导论 1
一 学界关于社会和谐建构路径的探讨 2
二 关于“人的尊严”问题的理论研究的兴起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13
三 本书的研究任务、篇章结构安排和创新性 14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16
第一节 何谓人的尊严 16
一 人的尊严的基本内涵 17
二 尊严、尊重的类别、尊严观及其基本范式 39
第二节 何谓有尊严的生活 45
一 有尊严的生活与物质财富拥有量之间的关系 45
二 有尊严的生活与体面生活的联系与区别 48
三 有尊严的生活的基本要求 49
小结 54
第三节 何谓社会和谐 55
一 “社会和谐”的基本界定 56
二 社会和谐的基本维度 61
第四节 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 67
一 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 67
二 社会和谐的终极价值取向 82
第二章 个人尊严对社会和谐的意义 84
第一节 “人的尊严”构成社会和谐的内在目标 84
一 人的发展与尊严构成社会发展的目的 84
二 “以人为本”内涵“以人的尊严”为本 86
三 “人的尊严”构成社会和谐三大基本维度的基本价值取向 88
第二节 当今中国个人对尊严需求的普遍性、必然性 90
一 人对尊严的普遍需求论证 90
二 当今中国民众对尊严需求的必然性论证 92
三 个人尊严诉求对社会和谐的双重影响 94
第三节 个人的尊严诉求及其实现对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 95
一 个人尊严诉求对社会和谐的促动作用 95
二 个人尊严的正当维护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 99
第四节 个人尊严诉求及其失败对社会和谐的破坏性作用 109
一 个人尊严诉求与社会冲突之间联系的理论分析 109
二 人的尊严诉求及其失败与社会冲突的密切联系的案例分析 116
小结 122
第三章 社会和谐对个人尊严的重要作用 124
第一节 社会和谐对个人尊严实现的奠基作用 126
一 社会安定有序对个人尊严的奠基作用 126
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个人尊严的奠基作用 129
第二节 社会和谐对个人尊严的保障作用 133
一 社会民主法治对个人尊严的保障作用 133
二 社会公平正义对个人尊严的保障作用 139
第三节 社会和谐对个人尊严的促进作用 148
一 社会诚信友爱对个人尊严的促进作用 148
二 社会充满活力对个人尊严的促进作用 155
小结 158
第四章 以人的尊严为立足点社会和谐的构建路径 160
第一节 加强合理尊严观建设以夯实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160
一 合理尊严观的培育是夯实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161
二 中国流行的几种错误尊严观 163
三 以和谐为取向的尊严观建设路径 168
第二节 以人的尊严的正当维护为重要途径来推进社会和谐 178
一 确立人的尊严的界限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78
二 以相互尊重为立足点来维护人际和谐 185
三 以“自尊”为立足点来保障个人内心和谐与人际和谐 190
小结 195
第五章 以社会和谐构建为基础的个人尊严实现路径 196
第一节 增强社会活力以奠定保障个人尊严的平台基础 196
一 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以构建保障普通民众尊严的物质性平台 197
二 增强社会流动性以构建提升普通民众尊严的机会平台 202
第二节 加强公平正义与民主法治制度建设以奠定个人尊严的政治基础 204
一 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正义 205
二 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的制度改革 207
三 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用人选拔中的公平竞争机制 210
四 凸显人的尊严在法治建设中的地位 215
第三节 加强诚信友爱建设以奠定保障个人尊严的伦理基础 219
一 以个人尊严为目的加强诚信建设的基本路径 219
二 以个人尊严为目的加强友爱规范建设与美德培育的基本路径 223
第四节 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以奠定保障个人尊严的秩序基础 225
一 我国当前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问题 225
二 以个人的尊严为目的构建安定有序社会的基本思路 232
小结 234
附录 社会若干阶层尊严现状调研 237
导言 237
一 调研背景及意义 237
二 调研的主要内容 238
第一节 社会若干阶层的尊严观现状 239
一 社会若干阶层对人的尊严内涵的认识 240
二 社会若干阶层对如何捍卫人的尊严的认识 251
第二节 社会若干阶层尊严感现状 261
一 社会若干阶层的尊严意识 261
二 社会若干阶层的尊严感 263
第三节 社会若干阶层所面临的尊严危机及其化解途径 276
一 社会若干阶层所面临的尊严危机 276
二 尊严危机给社会若干阶层带来的影响 282
三 社会若干阶层化解自我尊严危机的措施 283
第四节 调研结论及启示 286
一 调研结论 286
二 调研启示 289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