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乡村政治 1
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逻辑 3
基层干部为什么“不作为”? 15
我国农村村干部腐败问题亟需解决 20
农民如何监督村干部腐败 24
遏制村支书权力腐败的策略 28
乡村选举中的参选人及其目的 32
落实村民自治咋就那么难呢? 37
云南郑庄的“零上访”及其反思 40
底层知识分子在农民上访中的角色与行为分析 43
制度性迁就:农民上访的规范性政治与意愿选择 51
村妇之死:从一个抗税事件来观察农村问题 55
麻城T村:农民权益抗争中的困惑 59
乡村精英在底层抗争中的多维互动 66
新乡贤在乡村政治中的作用 71
村庄政治问题真的“无解”吗? 75
底层沟通:陶村钉子户问题的应对策略 79
底层抗争:微博反腐两个困境 83
农民网络抗争的类型与化解路径 86
论农民的“网络政治” 88
农民抗争原理、“危害”与反思 96
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张村的故事 101
暴力下的“弱者的武器”为何是失效的 105
农民上访与选择性治理 111
第二章 乡村社会 115
当前中国农村的几个主要问题 117
反思农村家庭暴力的观念因素 123
论农村空心化 127
农村老人自杀的社会病理透视 130
农村的“癌症伦理”:自杀比不自杀好 134
庙会的逻辑及其背后的“共谋” 140
南方农民的时间及分析 147
“墙头上的玻璃”:“城中村”农户家庭的安全防御 152
城中村里儿童的成长困境 157
移民家庭的留守儿童之困 160
村庄内亲兄弟的“反兄弟行为” 166
农村生态安全:原生水质危机与农民的疾病 170
一个中国村庄变迁的侧影与思考 175
农民与乡村债务的僵局 184
杨氏之“癫”:一段关于乡村养老的故事 186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婚姻问题与社会危机 190
农村适婚男孩为何结婚这么难 195
农村“彩礼”水涨船高的背后透视 199
农民的“奇特婚姻”及其被隐蔽的理性 201
乡村社会中的婚姻波乱与观念调和 204
农村不该被污名化 208
巨变城乡中的“卖砖女”现象及其背后省思 211
嫉妒的农民女 220
农民之所以是农民 224
第三章 乡村发展 227
农民为什么“死守”着农村不放 229
“逆城镇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33
转变“老农民”的生活观念以助推新型城镇化 238
城镇化与老农民的“空虚” 241
城镇化一定要彻底消灭农村吗 244
生存压力和生活观念困扰着农民进城 249
农民为什么不想在城里买房? 252
“城市的来访者”与“被上楼”的农民 256
新型城镇化: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分类进行 259
“逆城镇化”的原因与对策 263
电商与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 267
“互联网+农业”的方法应该慎用 270
精准扶贫搞不得“一刀切” 275
精准扶贫怎么就越扶越贫? 278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一点思考 281
再议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85
扶贫中的“数字作假”与“羞辱贫困” 293
扶贫中遇到“老赖”该怎么办? 297
农民的心态与土地的流转 299
休闲农业中的四个问题 302
知识分子与乡村建设 306
乡村正在迈向“原子化社会” 310
被扯动的农村:桂林市B村的调研 313
第四章 乡村治理 317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319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 322
网络时代大学生村官与乡村治理 326
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 330
“互联网+”视域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335
目标型治理:内涵、特点与困境 339
附 341
为什么要纪念杜润生? 341
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出路 345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