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1
1.1 选题的依据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3 结构脉络与研究框架 28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0
1.5 创新点及其拓荒意义 35
1.6 应用价值 38
2 概论 42
2.1 现象学 42
2.2 本论著从现象学界定的建筑 47
2.3 本论著从现象学界定的影像 58
2.4 互文性 63
2.5 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 69
3 文本间性——影像中的建筑 75
3.1 摄影中的建筑 75
3.2 电影中的建筑 97
3.3 电视中的建筑 129
4 主体间性——建筑中的影像 157
4.1 客厅里的影像及其禁忌——住宅作为电视接受的亲情空间与伦理家园 157
4.2 公共建筑内的影像展映及其作为媒介仪式的人类学意义 162
4.3 电影院——建筑作为现代人无意识底层性欲乃至原欲泊憩的港湾 168
4.4 美术馆里的另类影像——建筑对录像或视像艺术当代性与先锋性的形塑与重构 174
4.5 地下铁内的镜语与拟像——城市中产阶层迅疾旅途中驿动而羁泊的心境 179
4.6 大遗址乃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影像的介入及其尴尬窘境 184
4.7 园林中的“影”——蕴含丰约人文情愫的营造语汇及其华夏美学韵致 194
4.8 影像主题建筑“物化”的生活美学及其环境行为学“锚固” 198
4.9 会堂内“可见/在场”的影像与“不可见/不在场”的权力 205
4.10 因“土”而“乡”:“反规划”的乡土建筑与“文化寻根”热潮中的乡村影像 213
4.11 隐私被广播:从建筑乃至城市“电子眼”的广谱看远程监控影像的伦理悖谬 218
4.12 数字建筑中虚拟影像的“上手状态”与“苍莽之境” 224
4.13 建筑与电影的异质同构——从Montage源于Bauhaus说起 231
5 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 238
5.1 作为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艺术的影像之比较 238
5.2 作为文化的建筑与作为文化的影像之比较 241
5.3 影像创作充分彰显建筑能动性的策略与方法 243
5.4 建筑设计巧妙利用影像能动性的理念与通途 246
5.5 影像化或高度互文影像的建筑设计乃至工程施工总图 251
5.6 建筑与影像互文性的意向表征——文脉 256
5.7 前现象学时期学者对建筑与影像的关系之认识及其缺憾 259
5.8 现象学对建筑学理论的统摄与归集 264
5.9 建筑即影像,影像即建筑 267
6 定量研究 273
6.1 针对“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的调查与统计 273
6.2 基于“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问题”的数学建模 338
7 结语 356
7.1 初步结论 356
7.2 不足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359
7.3 后续研究展望 360
图表总释 363
参考文献 380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