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 1
一、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1
二、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内涵 4
三、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生成 5
四、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限度 7
第一章 “客观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 9
第一节 作为假说的科学 9
一、知识是猜想 10
二、逼真的知识 12
三、可证伪的知识 14
第二节 个体性的知识 18
一、个体因素:科学知识的组分 18
二、求知热情:科学发现的推手 20
三、个体判断:知识生成的依据 22
四、寄托纲领:知识确证的前提 23
第三节 社会性的知识 26
一、外部因素的影响 27
二、科学家的社会性 29
三、科学知识的社会性 30
四、理论选择的社会性 32
第四节 权力—知识 34
一、知识的生产:话语实践 35
二、学科的形成:权力对知识的挑选 38
三、权力与知识的“勾结” 40
第五节 建构的科学 42
一、知识的前提:信念 42
二、科学研究:知识成为事实 44
三、科学争论:不对称的遮蔽 47
第二章 “普适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 50
第一节 发生于宗教的科学 51
一、科学发展的空间 51
二、科学发展的动力 54
三、科学与宗教的同构性 56
第二节 作为文化的科学 59
一、无基础的认识 59
二、真理是一种信念 62
三、科学是一种文化 64
第三节 异质性的科学 67
一、两种类型的知识 68
二、宏大叙事的失效 69
三、游戏性质的改变 72
四、“误构”的科学 75
第三章 科学技术作为生活意识形态的批判 79
第一节 理性的褪变 79
一、价值理性没落 80
二、客观理性消退 83
三、批判理性消失 86
第二节 人性的危机 88
一、片面的科学 88
二、理性的科学 91
三、生活世界的科学 94
第三节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96
一、系统和生活世界 97
二、入侵生活世界 99
三、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101
第四节 启蒙的悖论 102
一、前见的舍弃 102
二、局限的加剧 104
三、文明的危机 107
四、第三次启蒙 108
第四章 科学技术作为解放意识形态的批判 112
第一节 解放旨趣的消解 112
一、遮蔽的危机 112
二、隐形的控制 114
三、强化的统治 116
第二节 社会自由的丧失 118
一、自由的难题 118
二、实践的淡出 120
三、民主的难产 122
四、转化的阻碍 125
第三节 微观霸权的形成 128
一、次级工具化缺失 128
二、技术代码扭曲 131
三、重新情境化 134
第四节 本质力量的异化 138
一、本质力量的彰显 138
二、自由时间的增加 141
三、解放力量的异化 142
第五章 科学技术作为生存意识形态的批判 145
第一节 存在的遗忘 145
一、表象性认识 145
二、作为研究的科学 147
三、图像的世界 150
第二节 人的持存 153
一、解蔽方式 153
二、集置的技术 155
三、订造的人 157
第三节 主体的危机 159
一、主体性形而上学 159
二、主体性悖论 161
三、存在的守护 162
第四节 自然的反抗 164
一、控制的观念 164
二、控制的机理 166
三、自然的解放 169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中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172
第一节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观的影响 172
一、顺应自然 173
二、伦理导向 175
三、经世致用 177
四、当代影响 179
第二节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观的转变 181
一、技术器物的向往 181
二、科学制度的追求 182
三、精神信仰的萌发 184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生成 188
一、生产力的核心 188
二、社会进步的动力 190
三、思想认识的指导 192
第四节 中国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冲突中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195
一、近代启蒙语境中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195
二、现代性诉求中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197
三、面对后现代挑战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198
参考文献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