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4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主要观点和基本思路 5
一 研究视角 5
二 主要观点 9
三 研究基本思路 13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 14
一 研究方法 14
二 基本理论 16
三 田野点的选择 27
四 访谈对象编号说明 29
第二章 民族村落文化变迁 30
第一节 传统村落及复兴 30
一 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根基 30
二 传统村落走向何方 36
三 旅游:传统村落的复兴 41
第二节 民族村落及旅游发展 45
一 民族村落: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生存空间 45
二 民族村落保护的政策支持 46
三 民族村落旅游发展历程 51
四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 56
第三章 畲族文化和畲族村落特征 62
第一节 畲族发展历史 62
一 畲族——我国东南沿海的山居民族 62
二 族称及来源 64
三 族源和迁徙 65
第二节 畲族主要文化事项 70
一 畲族民间音乐 70
二 畲族舞蹈 74
三 畲族服饰 77
四 畲族婚俗 80
五 畲族节庆文化 83
六 畲族工艺文化 84
七 畲族饮食文化 87
八 畲族医药文化 92
九 畲族传统体育 94
十 畲族语言 94
第三节 畲族村落特点 97
一 依山就势的村落布局 97
二 天人合一的环境营造 99
三 村落形态影响家族文化 101
第四章 民族自治县畲族村落文化变迁 103
第一节 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发展 103
一 景宁畲族自治县概况 103
二 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历程 105
第二节 畲族文化展示窗口——“中国畲乡之窗”景区 115
一 中国畲乡之窗景区概况 115
二 中国畲乡之窗景区的经典项目——畲族婚俗表演 116
三 中国畲乡之窗景区发展及社区参与 119
第三节 “中国畲乡之窗”景区里的两个核心村 122
一 大均村及旅游发展 122
二 世外桃源泉坑村 125
三 旅游影响下大均村和泉坑村的变迁 129
第五章 民族自治县外畲族村落文化变迁 145
第一节 “竹柳新桥”和“风情东西” 145
一 “竹柳新桥”唱新声 145
二 莲都区和风情东西景区 148
三 “风情东西”景区发展历程 149
第二节 “风情东西”山脚的两个畲族村落 156
一 案例区概况 156
二 从民族文化中心到被边缘化的上塘畈村 159
三 因旅游而兴的沙溪村 162
第三节 上塘畈村和沙溪村的差异化变迁 164
一 生计方式变迁 164
二 建筑景观变迁 168
三 精神文化和观念意识变迁的差异 172
第四节 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177
一 观念意识的差异 177
二 族群认同的差异 180
三 政府政策的“马太效应” 181
四 社区精英影响 183
第六章 浙西南畲族村落文化变迁的特征 190
第一节 非自然变迁是主要路径 190
一 自然变迁和非自然变迁 190
二 政治权力的宏观调控 191
三 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 200
四 畲族传统文化变迁的精英导向 205
第二节 文化重构是变迁的主要形式 213
一 文化重构及类型 213
二 畲族文化空间重构 215
三 畲族文化元素重构 220
第三节 创新是畲族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 228
一 畲族文化功能创新 228
二 畲族文化发明创新 230
第四节 文化变迁的区域差异 236
一 浙西南畲族村落之间文化变迁差异 236
二 浙西南畲族村落与中西部地区文化变迁的差异 243
第七章 畲族村落旅游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248
第一节 开发利用是畲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最好方式 248
一 民族文化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48
二 开发利用改变民族文化主体观念意识 253
三 文化主体是保护、利用和受益的主体 257
四 多样化的保护方式 259
第二节 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畲族文化保护机制 262
一 畲族文化旅游的利益主体分析 262
二 建立政府引导的畲族文化保护机制 264
三 建立旅游企业合作的共享机制 269
四 建立学者指导的援助机制 270
五 畲民文化主体的保护利用和传承 271
第三节 系统化保护畲族文化 275
一 文化碎片化 275
二 畲族文化的碎片化 277
三 畲族文化整体性保护措施 279
主要参考文献 282
附录1 《畲族村寨村民文化变迁感知和民族文化态度》调查问卷 286
附录2 畲族旅游村寨调研提纲 290
附录3 畲族非旅游村寨调研提纲 292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