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历史中的现在与编辑型思维方式 3
“名字”与“面貌”在世界上或隐或现 3
脸书与面具 5
影响历史的编辑型思维方式是什么? 9
昨天、刚才、明天 9
跨越历史,理解现在 13
运用“相互记谱式编辑术”解读历史 17
辗转变迁的“人工”国家南斯拉夫与近代 21
世界的野心因地缘政治而变化 26
战略抗衡的历史中的现在 30
日本应该如何编辑“日本”?——始于18岁的历史观 34
第2讲 “大家”、国家与资本主义 43
浓缩于一杯咖啡中的世界史 43
诞生于“聚会中心”的全球化元素——环游世界的红茶 46
矛盾和问题反映着“历史的现在” 49
“我”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世界体制的动向 52
没有钱就没有自由吗?——资本主义是什么? 56
情义、人情与金钱的人质——资本主义经济的成规 611
美好生活是听任市场就能获得的吗?——在国营与民营之间 63
服务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67
可以进行战争的“大家的国民国家”——国民国家是什么? 69
非国民国家的“国家” 73
技术催生欲望,欲望加速技术发展——技术社会 78
资本主义发达到渗入人“心” 82
第3讲 基督新教与利维坦 87
称霸世界的同龄人 87
用相互记谱的思维方式解读“英国之谜”——近现代史的原点 91
英国如何利用了基督教 94
国王的恋情激发了英国的民族主义 96
混入英国的“异质”——关键词是“流亡分子” 100
不断移居的流亡分子思想——理念上的移居时代 105
世界观的编辑方法——一神教与多神多佛的区别 107
新教伦理的过激改革 110
留居者们的清教徒革命 113
国家是“人造人”的集合体——解读《利维坦》 116
第4讲 华夷秩序中的将军之国 123
德川时代的日本如何看世界?——德川家康的五项处置 123
东印度公司与间谍行动——锁国与海禁的区别 126
萨摩芋与天主教——外在因素的流入改变了内部 129
严格的“身份”社会——德川统治 132
源于“禁止”的江户文化 137
中国封建王朝“明”,逐渐走向崩溃 140
日本的双重标准——和魂汉才 143
这里才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思想”——华夷秩序 146
德川幕府摆脱中国的脚本——日本学的诞生 150
日本与东亚的相互记谱——郑芝龙、郑成功、朱舜水 153
开国与强制通商——世界史中的德川时代 158
“英美纠纷”拉开了近现代史的序幕 161
第5讲 拿破仑、鸦片战争、国民国家 167
拿破仑帝国的影响力——拿破仑缔造国家(一) 167
解放与自由伴随战争而来——拿破仑缔造国家(二) 171
“维也纳体系”带来的五个变化——拿破仑缔造国家(三) 174
德国人的思考——观念哲学、浪漫主义 178
面影所唤起的“民族记忆” 182
追求富国强兵的列强 185
亚洲成为列强的饵食——鸦片战争 188
《南京条约》的屈辱 192
第6讲 列强为什么逼迫日本开国? 199
列强策划的全球性大工程和大赌博 199
铁血德国、陆军俄国——帝国的先发制人 203
美国追求开拓地——强迫日本开国的理由 207
没有战略的日本——佩里与不平等条约 211
意大利的“维新”与国家统一 217
密切相关且完全相反的关系——日韩、日朝的关系史 221
古代朝鲜的群雄割据 224
在朝鲜半岛的战败催生了“日本” 227
文化兴盛的李氏朝鲜时代 230
明治日本强迫朝鲜“开国” 234
第7讲 明治日本与瓜分非洲 239
石川啄木所处时代的闭塞与方向 239
“战争与文化”的明治——日本帝国未能重建“日本” 243
为什么日本垂涎朝鲜半岛? 248
朝鲜被炮舰打开了国门 251
甲午战争的原因A,B,C 254
脱亚入欧与集体自卫权 258
不得不参加的“瓜分世界的游戏” 262
“闵妃被害事件”所引发的意外结局 265
始于探险与发现的掠夺竞争——世界被瓜分 267
列强瓜分非洲的历史 272
英国史上最丑恶的侵略战争——布尔战争 275
瓜分非洲的疯狂——帝国主义的野心 279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281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获胜后,日本的战利品——吞并韩国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