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问题缘起 2
(一)基于对乡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
(二)基于对“乡土中国”特质的认知 3
(三)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照 3
(四)基于对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5
二、学术史梳理 6
(一)民国年间的相关研究 6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10
三、核心概念界定 16
(一)乡村 16
(二)乡村教育 17
四、研究方法及全书结构 19
(一)研究方法 19
(二)全书结构 20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变迁概观 23
一、乡村社会的政治背景 24
(一)新旧政权频繁交替的政治格局 24
(二)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26
二、乡村社会的经济变迁 27
(一)乡村经济的凋敝萧索 27
(二)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 30
三、乡村社会的文化状况 32
(一)传统乡村教育的危机 32
(二)乡土意识的禁锢 35
(三)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的助推 36
(四)新文化运动的鼓噪 37
四、乡村社会的教育基础 39
(一)清末教育的积淀 39
(二)西方教育文明的激荡 41
(三)教会教育的兴起 42
(四)乡村教育的经费体制 43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幼稚教育的发展 47
一、清末蒙养教育的积淀(1902—1911) 48
(一)蒙养教育制度的确立 49
(二)蒙养教材与教学方法 51
(三)蒙养师资的选拔与培养 52
二、北洋政府时期蒙养教育的发展(1912—1927) 54
(一)蒙养教育的新发展 54
(二)幼稚教育课程的逆流停滞 58
(三)幼稚师资的准备与培养 59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幼稚教育的发展(1927—1948) 60
(一)乡村幼稚教育机构的创建 62
(二)乡村幼稚教育的平民化 64
(三)乡村幼稚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69
(四)乡村幼稚师资的培养 72
四、个案考察: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74
(一)燕子矶幼稚园创办的缘由 74
(二)燕子矶幼稚园的办园方针 75
(三)燕子矶幼稚园的教学方法 76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的嬗变(上) 81
一、乡村教育行政体系的沿革 82
(一)劝学所的延续与废止 82
(二)学务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 83
(三)教育局的设置、裁撤与恢复 84
(四)视学与督导规程的完善 88
二、乡村基础教育规划的制定 91
(一)教育年限的要求 91
(二)学校及学级的设置 97
(三)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101
(四)推动进程的设计及调整 110
三、乡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 116
(一)经费筹集 116
(二)经费支配 125
四、乡村学校课程及教材的订定 128
(一)科目及教授时数设置 128
(二)教科书的审定 139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的嬗变(下) 145
一、乡村学校教职员与学生管理 146
(一)教师管理 146
(二)校长任用 162
(三)学生管理 166
二、乡村私塾的改造 173
(一)私塾改造的必要性 173
(二)私塾改造的过程 173
(三)私塾改造的内容 175
三、乡村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1937—1946) 179
(一)学校的发展 179
(二)教职员的发展 184
(三)学生的发展 187
四、个案考察:山西省的乡村基础教育 188
(一)积极宣传:扩大乡村义务教育影响力 189
(二)村制改革:大力推行义务教育普及 189
(三)村政建设:拓宽义务教育资金来源渠道 191
(四)教学改革: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192
(五)机构保障:完善乡村义务教育行政机构 193
(六)首屈一指: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发展盛况 194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变迁 197
一、乡村师范教育的产生 198
(一)乡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198
(二)改革师范教育的呼唤 201
(三)教育团体的推动 203
二、乡村师范教育变迁的历史轨迹 205
(一)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阶段(1912—1926) 205
(二)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阶段(1927—1930) 208
(三)乡村师范教育的高涨阶段(1931—1936) 211
(四)乡村师范教育的调整与衰落阶段(1937—1949) 215
三、乡村师范教育的实施 218
(一)师资培养机构 218
(二)招生与培养目标 222
(三)课程设置 226
(四)教学方法 240
(五)教育实习 243
(六)乡村师范教育实施的特点 246
四、个案考察: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栖霞乡村师范学校 248
(一)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249
(二)江苏省栖霞乡村师范学校 256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乡村职业教育的推进 261
一、乡村职业教育推进的制度基础 262
(一)“壬子—癸丑学制”中的乡村职业教育 262
(二)“壬戌学制”中体现的乡村职业教育 264
(三)“戊辰学制”中的乡村职业教育 266
(四)抗战及复原时期的乡村职业教育 268
二、乡村职业教育推进的历史轨迹 271
(一)民国初期的推进 271
(二)民国中期的推进 272
(三)民国后期的推进 274
三、乡村职业教育推进的实践探索 276
(一)课程教学 276
(二)经费筹措 281
(三)教师与学生 286
四、个案考察:江苏昆山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 289
(一)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缘起 290
(二)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具体内容 291
(三)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295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乡村民众(社会)教育的变革 297
一、乡村民众(社会)教育变革的历史轨迹 298
(一)民国初期 298
(二)民国中期 300
(三)民国后期 304
二、乡村民众(社会)教育变革的实践探索 307
(一)行政管理 307
(二)学习内容 313
(三)经费筹措 316
(四)教师与学生 318
三、个案考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中国社会教育社 321
(一)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321
(二)中国社会教育社 325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思潮(上) 329
一、乡村教育思潮的兴起、发展与主要流派 330
(一)乡村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330
(二)乡村教育思潮的主要流派 335
二、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 337
(一)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337
(二)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39
(三)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特征 356
三、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359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359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62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特点 366
(四)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影响及评价 368
四、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思想 369
(一)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370
(二)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371
(三)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79
(四)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381
五、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384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384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390
(三)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93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评价 400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思潮(下) 403
一、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 404
(一)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404
(二)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407
(三)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410
(四)黄炎培乡村职业教育思想的评价 414
二、黄质夫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415
(一)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416
(二)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418
(三)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评价 429
三、俞庆棠的民众教育思想 430
(一)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 431
(二)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的评价 443
四、金海观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447
(一)金海观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内涵 447
(二)金海观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457
五、王拱璧的乡村教育思想 458
(一)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459
(二)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461
(三)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的特点 470
(四)王拱璧乡村教育思想的影响及评价 472
结语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 477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主要特征 478
(一)空间特征——乡村场域 478
(二)主体特征——知识精英 483
(三)目的特征——着眼社会 489
二、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基本经验 493
(一)乡村教育的变革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493
(二)乡村教育的变革应依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 496
(三)应妥善处理乡村教育变革中的权力博弈 499
(四)乡村教育价值定位的思考——城本主义抑或农本主义 502
参考文献举要 508
索引 521
后记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