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叶系统生态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顺高,梁凤铭编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58704659
  • 页数:43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绪论 3

第一章 生态学的诞生及学科地位 3

第一节 生态学的诞生及进展 3

一、生态学的诞生 3

二、生态学的定义 5

三、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与分支 6

第二节 生态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7

一、生态学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 7

二、生态与人类历史文明 8

三、生态学与经济发展 9

四、生态与社区发展 10

五、生态学与国家的科学技术、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 10

第三节 生态学的哲学地位 11

一、生态学的哲学地位 11

二、生态学是人类行为的共同规范 12

三、生态问题是全球性、全人类的课题 12

四、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及法律地位 13

第四节 生态学的发展 13

一、生态学的必然王国阶段 13

二、中国的先辈们对生态的认识 14

三、工业化、资源滥用使生态认识发展深化 18

四、生态认识的自由王国正在到来 19

第五节 研究生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生态的指导思想 21

二、一切服从人的功利需要,一切为了最大限度地拓宽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可持续性 21

三、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4

四、按生态规律、生态理论建立更多、更好的人工生态系统 25

五、逐步实行生态消费原则 26

第二章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概念 28

第一节 生态学的地理圈层 28

一、生态学中的环境概念 28

二、生态学中的地理圈层 28

第二节 生态系统 31

一、生态系统的涵义 31

二、生态系统的构成 32

三、生态系统中的种和个体 33

四、种群 37

五、群落 39

六、生态系统的范围与规模 45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46

一、物质循环 46

二、能量转换 53

三、信息传递 57

第四节 生态平衡 58

一、生态平衡含义 58

二、熵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9

三、生态系统的状态是一个不停的渐变系统 60

四、自校平衡与生态阈值 60

五、生态失衡的修复 61

六、人类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63

第三章 茶树生态学的范围、内容与任务 65

第一节 广义生态学的内容与任务 65

第二节 茶叶系统生态学的范围、内容 66

第三节 茶叶系统生态学的任务 66

第四节 云南茶界研究茶叶生态的特殊意义 67

第一篇参考书目及资料文献 68

第二篇 云南茶区生态环境 73

第四章 云南茶区地理概况 73

第一节 云南茶区的特殊地位 73

第二节 云南茶区的地形地貌 74

一、云南茶区的位置 74

二、云南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74

第三节 云南茶区分布 76

一、分布范围 76

二、分布特点与情况 77

第五章 云南茶区气候 79

第一节 云南茶区气候特点 79

一、地理特点对气候的影响 79

二、气候特点 80

第二节 云南茶区热量分布与气候划分 83

一、云南茶区热量分布 83

二、茶区水平气候带 84

第三节 云南茶区的水分 87

一、云南茶区降水特点 87

二、云南主要产茶县水分情况 88

第六章 茶树太阳光能生态 94

第一节 太阳光的生态学意义与太阳辐射的概念 94

一、太阳光的生态意义 94

二、太阳辐射的定义 94

三、太阳辐射的特征 95

四、太阳辐射的划分 96

第二节 日照 96

一、日照的定义 96

二、茶区日照分布情况 96

第三节 云南茶区太阳辐射的一般情况 97

第四节 澜沧江流域茶区的太阳光谱研究 100

一、研究的缘由和目的 100

二、考察研究的方法与经过 101

三、研究结果 102

四、小结 112

第五节 云南茶区一般作物的平均光合作用潜力 114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114

二、茶树的光合作用 115

三、云南主要产茶县的一般作物的平均光合潜力 115

第六节 澜沧江流域茶区茶树光合作用研究 117

一、概述 117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18

三、结果与讨论 118

四、茶叶地理产量潜力分级及对大叶茶的高产区划意见 123

第七章 云南茶区的地质背景生态 126

第一节 地质背景的茶树生态学意义 126

第二节 云南茶区地史时期地壳变动与水陆变迁 126

一、云南地史时期的地壳变动与水陆变迁 126

二、构造运动与云南地貌、地势造就 127

第三节 云南茶区三大岩类的形成分布与特点 128

一、云南茶区构造岩浆岩带的分布 129

二、岩浆岩的分类与主要花岗岩的特征 129

三、云南茶区变质岩的分布及其岩石特征 131

四、云南茶区沉积岩分布及其岩石特征 132

五、不同岩石类型化学元素的分布 132

第四节 土壤母质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 134

一、母质的形成 134

二、母质的类型 135

三、云南茶区表生地球化学环境 136

四、矿物颗粒大小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136

五、土壤母质是植物无机养分的库和源 137

第八章 云南茶区土壤生态 139

第一节 土壤对茶树的生态学意义 139

第二节 茶叶高产对土壤的生态要求 139

一、物理特性 139

二、化学特性 139

三、其他土壤生态 140

四、矿物营养丰富与均衡供给 140

第三节 茶树对土壤矿物元素的吸收与矿物元素的生理功能 141

一、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与吸收率 141

二、必要的矿物元素对茶树的生理作用 141

三、主要元素缺乏症 142

第四节 土壤pH值对茶树的重大生态意义 143

一、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强烈敏感 143

二、土壤pH值的起因 144

三、pH与养分的有效性 145

四、pH与土壤生物活性 147

第九章 云南典型茶区土壤生态 150

第一节 云南茶区的成土条件 150

第二节 云南茶区土壤的种类与分布 150

一、茶区土类 150

二、茶区各土类基本特征及种茶评价 150

三、云南茶区土类分布 151

第三节 云南典型茶区土壤生态 152

一、古普洱茶区 152

二、传统名茶区 154

三、现代及新兴名茶区 160

四、特殊土壤茶区 161

五、江城等地特殊气候茶区 163

六、著名古茶树与野生茶自然群落土壤生态 164

第十章 澜沧江流域茶区土壤生态研究 170

第一节 澜沧江流域茶区的地质演变、岩石分类分布 170

一、澜沧江流域茶区的代表性 170

二、被考察茶区所处的地质构造带及母岩的一般地球化学特征 170

三、四座茶山的地学特点 171

第二节 各考察点的土壤基本情况 172

一、南糯茶山 172

二、勐库茶山 176

三、凤山茶山 179

四、苍山茶山 182

第三节 澜沧江流域茶区不同纬度土壤的理化和肥力状况 183

一、土壤与生态环境 183

二、土壤化学性质的水平差异 184

三、土壤物理性质的水平差异 184

四、土壤肥力 185

五、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185

第四节 澜沧江流域茶区四个纬度茶山土壤生态垂直变化 186

一、物理性方面 187

二、化学性方面 187

三、土壤肥力 187

四、大量元素 188

五、微量元素 188

六、澜沧江流域茶区各海拔土壤肥力的评价 188

第五节 澜沧江流域茶区土壤生态的综合评价 188

第六节 茶园优质高产的土壤分级与优质茶地理区划 191

第十一章 云南茶区的生物背景 193

第一节 云南茶区的陆生生物概况 193

第二节 云南茶区陆生生态系统的类型与植物 194

一、高黎贡山 194

二、哀牢山系 195

三、怒山余脉与无量山脉 195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与茶的关系 196

第二篇参考书目及资料文献 196

第三篇 茶树生态学 201

第十二章 茶树起源生态 201

第一节 茶树起源研究与现状 201

第二节 茶树起源的古生态环境基础 203

第三节 中国古地理、古气候与茶树起源 203

一、中国侏罗纪至晚第三纪的古地理演变 204

二、中国晚侏罗纪—晚白垩纪古气候演变与茶树起源 205

三、山茶植物原始起源中心的猜测 205

第四节 中国第三纪以后的古气候与茶树生态区的水平、垂直位移与种族的扩大 218

一、早第三纪 218

二、晚第三纪 219

三、第四纪 219

四、原始起源中心地带的特点 219

第五节 茶树起源地的实证 221

一、茶树自然扇形分布是以三江地带为扇柄,以金沙江—长江—福建、台湾;南盘江—红水河—珠江—海南岛;礼社江—红河—越南;川河—把边江—李仙江—越南;澜沧江—湄公河—老挝、缅甸;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龙川江)—伊洛瓦底江等扇骨的扇形分布 221

二、原始野生茶群落和古茶树,普遍存在于三江等扇骨流域两岸的横断山区 221

三、种质资源学的成果 224

第六节 茶在植物进化系统中的地位 225

一、山茶植物在植物进化中的地位 225

二、山茶植物在被子植物系统中的地位 225

三、山茶植物在山茶属分类系统中的位置 228

第十三章 茶树多样性的生态 230

第一节 云南茶树多样性的地位 230

第二节 茶树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231

一、茶树多样性的层次 231

二、茶树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231

第三节 茶树多样性形成的生态与过程 232

一、第三纪茶树自然传播与喜山升高产生了茶树的基础多样性 232

二、第四纪冰川与茶树多样性飞跃 233

第四节 茶树多样性的丧失 234

第五节 茶树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234

一、茶树多样性价值与多样性丧失的特点 234

二、茶树多样性保护的目标 235

三、保护方针 235

四、保护的基本方法 235

五、保护现状 235

六、茶树多样性保护行动 236

七、保护教育是当前第一要紧的行动 237

八、法治保护 237

第十四章 茶树驯化(野生变栽培)生态 239

第一节 驯化的生态原理 239

一、驯化的定义 239

二、人类史前文明发展与人茶相遇 239

三、野生茶与驯化茶的定义与二者特性区别 240

四、驯化的生态基础 240

第二节 驯化的方式与过程 241

一、采集——选择——迁移 241

二、人工环境制造 241

三、娇养、锻炼与选择 242

第三节 茶树驯化的时空与驯化人 242

一、古传说、古文献的证实 242

二、考古的发现与证明 243

三、自然的存在——邦崴过渡型古茶树、茶树驯化过程的活标本 244

四、茶树的二次驯化与灌木中小叶茶的产生 246

五、民族茶图腾 247

第十五章 茶树栽培生态 249

第一节 茶树系统发育的亚热带森林生态轮廓 249

一、森林的热量 249

二、水分 249

三、光 250

四、土壤 250

五、生物 250

第二节 茶树个体生态 251

一、茶树个体发育对热量的需求 251

二、茶树个体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251

三、茶树个体发育对土壤的需求 252

四、茶树个体发育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252

五、森林环境对茶树个体发育的影响 252

第三节 茶树群体生态与丰产 253

一、群体生态的含意 253

二、茶树丰产群体的定义与个体量 253

三、茶树丰产群体的同化面积与品种着叶角度 254

四、茶树丰产群体的吸收面积——须根表面积 255

五、茶树丰产群体配置的理论依据 256

六、茶树丰产群体的自为丰产生态 257

第四节 创造茶树丰产生态、抵抗环境压力的农业生态方法 257

一、生态茶园建立方法 258

二、改善土壤生态方法 258

三、水调节方法 258

四、营养补充法 258

第五节 茶树生物群落 258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258

二、陆生自然植物群落的种类 259

三、人工植物群落的定义、特点及与自然群落的区别 259

四、茶树生物群落 259

第六节 茶园生态系统 260

一、茶园生态系统的内涵 260

二、茶园人工生态系统与茶园经济生态系统的关系 261

第十六章 生态茶园 263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茶园 263

一、五种茶园模式与五种茶叶农艺 263

二、农业现代化概念的演变与生态农业 265

三、生态茶园的概念 266

第二节 生态茶园的设计与建设 268

一、设计原则 268

二、生态茶园的计划 269

三、生态茶园的建设 269

四、生态茶园的实践 270

第三节 生态茶园的技术评价与推广中的注意点 270

一、评价 270

二、推广生态茶园的注意点 271

第四节 有机茶园及其评价 272

一、有机茶的缘起与意义 272

二、有机茶园、有机茶与生态茶园、生态茶的比较 272

三、在大力发展生态茶园的同时,当前应充分发挥云南有机茶的优势 275

四、用生态茶园与有机茶园的循环转换改造“有机茶园” 275

第五节 茶叶经济生态园 276

一、茶叶经济生态园的概念 276

二、茶叶经济生态园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 277

三、茶叶经济生态园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277

四、茶叶经济生态园的实践 278

第十七章 茶叶生态分区 279

第一节 世界茶树分布区生态 279

一、茶树自然分布 279

二、世界茶树栽培分布 279

三、世界茶树栽培分区 280

四、世界主要产茶国(地区)的茶区生态 281

第二节 中国茶区概况与中国茶叶生态区划 285

一、中国茶区概况 285

二、中国茶叶生态区划 285

第三节 云南茶区分布及区划 287

一、云南现有的茶叶区划及评价 287

二、云南茶叶生态分区的依据 290

三、生态分区的系统层次 291

四、作者对云南茶区的生态划分 291

第四节 云南茶区生态分级 293

第十八章 名优茶生态 294

第一节 名优茶概念与形成的生态因素 294

一、名优茶概念 294

二、优质茶形成的生态因素 294

三、云南名优茶概况 295

第二节 云南名优茶的现状与特点 296

一、云南名优茶 296

二、云南名茶优茶的现状与特点 299

三、云南名优茶的生态潜力 299

四、云南名茶的资源潜力 300

第三节 名优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300

第三篇参考书目及资料文献 303

第四篇 茶叶后生态学 307

第十九章 茶叶后生态学引论 307

第一节 化学死态学的缘起 307

一、化学死态学新概念缘起 307

二、生态学的完整概念 308

第二节 死态化学在茶学中的研究内容 308

一、化学死态学的定义 308

二、化学死态学在茶学中研究的内容 308

第三节 茶叶的人体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309

一、茶的人体健康生态 309

二、茶的社会文化生态 309

茶叶后生态学(上)——茶叶加工化学质变拟生态学 315

第二十章 茶鲜叶死亡及其有机物化学成分的质变 315

第一节 茶鲜叶刚死亡的化学成分 315

一、茶鲜叶中的化学元素 315

二、茶鲜叶主体化学物质大类 315

三、化学成分 315

第二节 茶鲜叶死亡、变质的环境因素、变质机理 317

一、离体茶鲜叶死亡、化学质变的环境因素 317

二、各种茶类鲜叶致死与主导质变及其机理 318

第三节 茶叶加工品质形成及其产品化学质变分类 320

一、茶叶加工分类现状 320

二、加工新分类依据 321

三、具体分类 321

第二十一章 茶叶加工及产品分类各论 324

第一节 酶灭活、酶封堵不发酵茶茶叶死态化学质变结果与掌控 324

一、绿茶 324

二、白茶 326

第二节 热湿催化自动氧化茶类化学质变与质变生态因素掌控 328

一、黄茶 328

二、黑茶 331

第三节 以酶促反应为主导的化学质变茶类的质变结果与掌控 334

一、青茶 335

二、红茶 337

第二十二章 以微生物主导的茶叶化学质变的结果与掌控 344

第一节 普洱茶概述 344

一、定义 344

二、简史 344

三、普洱茶分类与概况 345

四、发酵微生物群落 346

第二节 普洱茶毛茶 346

一、普洱茶毛茶工艺与质变 346

二、晒青 347

第三节 普洱茶生茶 348

一、香气 348

二、普洱生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 349

第四节 普洱茶熟茶 349

一、工艺 349

二、普洱熟茶起源时间之谜 350

三、普洱熟茶发酵机理 350

四、普洱茶发酵微生物 350

五、普洱茶熟茶渥堆发酵生物化学质变的结果 352

第五节 普洱茶陈茶 355

一、陈茶的涵义 355

二、历史记载 356

三、普洱茶陈化——化学质变 356

四、普洱茶生态仓贮陈化的创新 357

第六节 普洱茶物理化学质变、生物化学质变的生态调控 358

一、普洱茶毛茶 358

二、普洱茶生茶物理化学环境条件调控 358

三、普洱熟茶工艺中生物化学生态环境的调控 359

四、普洱茶陈茶陈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生态环境的调控 360

第七节 茯砖茶、六堡茶 361

一、茯砖茶 361

二、六堡茶 363

附:腌酸茶 364

第四篇(上)参考书目及资料文献 364

茶叶后生态学(中)——茶叶人体生态学篇 369

第二十三章 茶对人延缓衰老畅通循环系统的生态功能 369

第一节 茶对人体抗氧化、抗衰老、防治老年痴呆的生态功能 369

一、各种实验与研究 369

二、抗氧化抗衰老的机理 371

第二节 茶对人体循环系统消堵畅流的生态功能 372

一、抗AS、抗血凝、抗血稠 372

二、茶叶抗AS、抗血凝的机理 373

第二十四章 茶对人体抗畸变、抗癌的生态功能 375

第一节 茶对抵抗环境化学物致癌的生态功能 375

第二节 茶对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抗癌生态功能 376

一、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研究 376

二、不同茶叶及制品的抗癌生态功能 376

第三节 茶叶抗消化系统肿瘤 380

第四节 茶抗癌的生理生化机理 381

第二十五章 普洱茶对人体三降(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生态功能 384

第一节 茶的减肥、瘦身、降脂生态功能 384

一、历史文献记述与消费者口碑 384

二、降脂、降血脂的动物试验、临床研究 384

三、降胆固醇、降脂减肥、降血脂的机理 385

第二节 茶对降血压的生态功能 386

第三节 普洱茶对维护血糖稳定、防治糖尿病的生态功能 387

一、茶多糖降血糖 387

二、茶褐素降血糖 388

三、茶多酚降血糖 389

四、儿茶素降血糖 389

第二十六章 茶叶抗菌、抗病毒的人体生态功能 390

第一节 茶的抗菌、抗龋的生态功能 390

一、茶的抗菌功能 390

二、茶的抗龋功能 390

第二节 茶、普洱茶抗病毒的人体生态功能 391

一、流感病毒 391

二、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症HIV(AIDIS)病毒 391

第二十七章 茶对人体提高免疫力、抗辐射、保护脏器、改善肠道微生态的生态功能 394

第一节 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辐射的作用 394

第二节 茶对肝、肾、大脑等器官的保护功能 394

第三节 茶对改善消化系统微生态的功能 395

第四篇(中)参考书目及资料文献 396

茶叶后生态学(下)——茶叶社会文化生态学篇 401

第二十八章 当代中国文化生态 401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化生态面临的挑战 401

一、文化生态的严峻形势 401

二、中外文化分析 401

三、应对文化生态的紧迫性 402

第二节 当代中华文化应对挑战的抉择 402

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02

二、选择汲取世界优秀文化 403

三、在中国筑起一道文化防卫长城,意义绝不亚于军事的钢铁长城 404

四、创立全新的生态文化 404

第三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建设思想的伟大转折与飞跃 406

一、中国人民最大的幸福存在于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406

二、伟大的转折与飞跃 406

第二十九章 茶叶文化生态 408

第一节 茶文化的概念 408

一、茶文化的定义 408

二、茶文化的内容 408

三、茶文化的相关概念 409

四、茶文化的基本特性 410

五、发展茶文化必须发展茶叶物质基础 411

六、充分发展茶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411

七、茶文化的功能 411

第二节 茶文化生态 413

一、茶文化发展的宏观生态环境 413

二、中国迎来了文化、茶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 413

第三十章 创新茶文化的生态理论 414

第一节 茶文化的哲学指导 414

一、茶文化呼唤科学的哲学指导 414

二、继承中国先哲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414

三、与时俱进,弘扬当代哲学——生态哲学 415

四、哲学《道德经》中主要相关内容 415

五、如何修道修德 417

六、继承《道德经》的哲理与弘扬生态哲学相结合是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419

第二节 茶文化场 420

一、概念 420

二、茶文化场的构成 420

三、茶文化场的时空范围与空间分布格局 421

四、茶文化场的功能 421

五、茶文化场的建设 422

第三节 中国普洱茶道 424

一、中国普洱茶道义理的自然存在 424

二、普洱茶的自然特征特性 424

三、中国普洱茶道的义理:元、真、和、寿 425

第三十一章 茶与人类社会生态 430

第一节 社会、社会生态 430

第二节 茶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 430

第三节 茶的基本特征特性与社会生态系统的优良环境因素相一致 431

一、自然特性 431

二、人工特性 431

三、茶的特性向生态文化的转化 431

四、茶的自然特性、人工特性、茶的生态文化的社会化 432

五、茶的基本特性与社会生态系统的优良环境因素相一致 433

第四篇(下)参考书目及资料文献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