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智能城市的背景与内涵 3
一、智能城市的背景 3
二、智能城市的内涵 4
三、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内涵 6
第2章 国内外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11
一、国外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1
(一)美国 11
(二)欧洲 16
(三)加拿大 21
(四)韩国 24
(五)日本 27
二、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30
(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及发展 30
(二)我国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发展 48
(三)我国环境信息化技术发展 62
三、重要启示 76
第3章 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建设需求分析与总体战略 81
一、我国城市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81
(一)总体环境形势 81
(二)城市环境现状 82
二、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分析 88
(一)环境管理水平提升的需求 88
(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需求 92
(三)新兴环保产业发展的需求 93
三、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建设能力分析 93
(一)全国环境监测网的信息采集能力 93
(二)泛在物联网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力 94
(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 96
四、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总体战略 97
(一)指导思想 97
(二)战略定位 98
(三)战略目标 98
(四)战略任务 99
五、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标准化战略 100
(一)建立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100
(二)建立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标准和指南 101
(三)建立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产业技术规范 101
第4章 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 105
一、环境信息的实时感知与监测系统 105
(一)基于物联网的污染源监控网络 105
(二)基于环境监测站点的环境质量信息感知网络 106
(三)基于遥感的环境信息感知网络 107
二、环境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 107
(一)智能城市环境信息云存储系统 108
(二)智能城市环境信息共享交换中心 109
(三)智能城市环境信息协同服务系统 110
三、环境信息的智能决策与服务系统 111
(一)智能城市环境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111
(二)智能城市环境信息应用与服务模块 113
(三)应用服务案例 114
四、重大工程 116
(一)智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 116
(二)国家级智能环境感知物理空间和管理赛博空间 117
五、创新点 118
(一)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智能调控机制 118
(二)智能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118
第5章 我国城市智能生态环境监测 121
一、背景 121
(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121
(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122
二、智能生态监测对象 123
(一)生态监测的对象及监测指标 123
(二)城市生态环境监测 125
(三)水资源生态环境监测 125
(四)生态环境灾害监测 125
(五)森林生态环境监测 126
(六)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127
(七)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127
(八)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127
三、智能生态监测数据采集技术 128
(一)射频识别技术 128
(二)视频感知技术 128
(三)传感器技术 129
(四)感应节点技术 132
(五)3S技术 133
四、智能生态数据处理技术 133
(一)协同处理技术 134
(二)可视化技术 134
(三)数据流计算技术 135
(四)云计算技术 135
(五)数据挖掘技术 136
(六)海量数据云存储技术 136
五、系统架构及开发 136
(一)碳排放监测监管系统 136
(二)遥感监测分析系统 138
(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业务化系统 141
(四)生态环境数据中心系统 142
六、系统应用及展望 151
第6章 我国智能城市环境建设示例 155
一、北京市环境遥感监测体系 155
(一)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55
(二)典型区选择与城市环境遥感监测指标体系 156
(三)北京市土地利用与格局变化遥感监测 157
(四)北京市水体污染遥感监测 162
(五)北京市大气污染遥感监测 164
二、三峡库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 171
(一)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特征分析 173
(二)三峡库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构建 181
(三)三峡库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应用效果 202
参考文献 203
索引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