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未来研究趋势 13
第二节 城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14
一 城镇化的内涵 14
二 城镇化的特征 15
第三节 城镇化演变的历史方向 17
一 全球化 17
二信息化 18
三 市场化 19
四 大都市区化 20
五 城乡一体化 22
第四节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3
一 推进小康建设,加快现代化发展 23
二 承载新型工业化,加快社会转型 25
三 破解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 27
四 打破空间障碍,促进城乡融合 28
五 加强生态意识,改善发展环境 29
第五节 研究方法 30
第六节 框架结构 31
第二章 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 32
第一节 经典理论回顾 32
一 古典区位理论 32
二 空间开发模式 36
三 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43
四 城镇体系理论 48
五 城镇化道路理论 49
六 城市规划理论 53
七 城乡一体化理论 57
第二节 多维视野检讨 60
一 城镇化发展观的片面性 60
二 城镇化动力的缺失性 62
三 物质性规划主导的阻碍性 63
第三节 现代理论动向 64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64
二 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67
三 城市群理论 69
四 大都市区空间治理理念 71
五 精明增长理念 73
六 主体功能区划理念 74
七 参与式发展规划 76
八“反规划”途径 78
第四节 本章小结 79
第三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基础解析 80
第一节 区域概况 80
一 地理区位 80
二 资源文化 81
三 交通设施 82
四 技术条件 83
第二节 历史沿革 84
一 城镇化正常推进阶段 84
二 过度城镇化阶段 85
三 独特的逆城镇化阶段 85
四 持续快速城镇化阶段 86
第三节 空间格局 87
一 空间发展历史 87
二 人口城镇分布 90
三 发展阶段特征 91
四 空间发展障碍 93
第四节 产业发展 95
一 产业结构诊断 95
二 产业集群态势 107
三 产业空间布局 108
四 产业发展问题 108
第五节 社会现状 112
一 城乡收入差异明显,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112
二 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生活质量差异悬殊 114
三 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二元性显著 114
四 城乡公共服务事业差距 118
第六节 生态环境 123
一 生活模式传统,先天条件不足,城镇发展环境不佳 123
二 人口分布不均,生态消费过度,城镇体系发育不全 124
三 产业结构初级,生态压力加剧,城镇经济发展乏力 125
四 协调发展困难,“两型”社会难建,城镇整体质量不高 126
第七节 本章小结 127
第四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128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案例 128
一 伦敦 128
二 巴黎 130
三 纽约 134
四 东京 137
第二节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案例 140
一 北京 140
二 上海 144
三 四川 148
第三节 实践经验借鉴 153
一 经济健康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154
二 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55
三 发挥政府职能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 156
四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158
五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15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60
第五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速度研判 161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速度内涵 161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主要争议 162
一 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观点 162
二 城镇化发展速度并未过快观点 164
第三节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167
一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第一产业发展的关系 167
二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第二产业发展的关系 168
三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 170
第四节 陕西城镇化发展速度判断 171
一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判断 171
二 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判断 176
第五节 适度推进陕西城镇化发展速度 178
一 稳步推进市民化与户籍制度改革 179
二 实现城镇化与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180
三 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181
四 优化城镇化规模格局和空间形态 182
五 统筹城镇乡村及区域协调发展 184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87
第六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质量研判 188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 188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90
一 相关指标体系评介 190
二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95
三 指标体系内容描述 195
第三节 权重计算及成果合成方法 197
一 指标相对重要性等级 197
二 指标权重计算及评价 198
第四节 系统评价分析 203
一 数据推导 203
二 系统分析 20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05
第七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模式借鉴 206
第一节 城市一工业导向模式 206
一 模式简介 206
二 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206
第二节 小城镇发展模式 207
一 模式简介 207
二 发展小城镇缓解人口压力 208
第三节 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210
一 模式简介 210
二 加强新乡村建设 211
第四节 佩—布模式的城乡联系通道 219
一 模式简介 219
二 建立合理的城乡体系 219
第五节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226
一 模式简介 226
二 以城镇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26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28
第八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机制构建 229
第一节 机遇挑战分析 229
一 机遇 229
二 挑战 232
第二节 动力机制研判 236
一 经济发展 236
二 制度创新 237
三 技术创新 241
四 城乡规划 243
第三节 发展路径指引 244
一 生态管制 244
二 产业聚集 247
三 功能分区 252
四 空间优化 256
五 科技推进 257
六 政府主导 259
七 目标引领 261
第四节 农业生态补偿 262
一 政策内涵 262
二 典型案例 264
三 经验启示 268
第五节 城市规模均衡 271
一 城市规模经济 271
二 均衡作用机制 272
三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275
四 相关政策总结 279
第六节 统筹协调发展 279
一PRED协调发展 279
二 协调机制构建 283
三 主体功能引导 285
四 财政转移支付 286
第七节 本章小结 287
第九章 陕西城镇化发展制度创新 289
第一节 城乡公共物品供给 289
一 教育 290
二 就业 292
三 社会保障 294
第二节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296
一 行政管理制度 296
二 户籍制度 302
三 土地制度 306
第三节 软质文化传承植入 317
一 地域特色保护 317
二 社会网络进化 320
三 发展环境改善 322
四 生态发展规划 327
第四节 破解二元经济结构 330
一 重视农业基础地位 331
二 促进劳动力转移与就业 333
三 统筹城乡制度建设 334
四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334
第五节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 335
一 产业组织原则 335
二 推进新型工业化 336
三 发展循环经济 339
四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 340
五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348
六 产业空间布局 348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50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351
第一节 主要结论 351
一 城镇化意味着城乡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重新组合 351
二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城镇化发展质量 352
三 合理的城乡体系是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352
第二节 研究展望 353
一 智慧城市 353
二 生态城镇 355
三 人文城市 357
四“四化”同步发展 359
五“一带一路”建设 365
参考文献 373
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