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 上 手绘插图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友兰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20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2

第一节 本来的历史和写的历史 2

第二节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

第三节 写的历史和史料 8

第四节 什么是哲学? 11

第五节 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 19

第六节 哲学与世界观 29

第七节 哲学中的主要派别 32

第八节 哲学和哲学史 37

第九节 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特殊任务 40

第十节 阶级观点和民族观点 44

第十一节 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51

第一册 70

绪论 70

第一章 商、周奴隶社会的兴盛与衰微——商代和西周时期(前16世纪至前8世纪)宗教天道观的变化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70

第一节 商代奴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科学知识和技术工艺的进步 70

第二节 商代的阶级对立及奴隶主阶级专政的精神工具——宗教 72

第三节 商末阶级斗争及商周民族斗争的激化 73

第四节 周公旦巩固奴隶制的措施 75

第五节 周公旦对于奴隶主的天命论的补充 79

第六节 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83

第七节 西周奴隶制的衰落及宗教神权的动摇 90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94

第一节 大转变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94

第二节 大转变时期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98

第三节 大转变时期——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和奴隶身份的解放 99

第四节 大转变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 102

第五节 春秋时期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 104

第六节 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活跃和思想战线上的“百家争鸣” 110

第三章 齐、晋两国的改革及齐桓、晋文的霸业 118

第一节 齐、晋两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118

第二节 齐桓公与管仲 119

第三节 管仲在齐国“相地衰征”的历史意义 123

第四节 管仲对于分封制的改革 125

第五节 管仲“尊贤育才”的政策 126

第六节 管仲对于旧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 128

第七节 管仲“富国强兵”的政策 129

第八节 管仲对诸侯国的关系的政策 132

第九节 晏婴的折中、调和论 133

第十节 晋国第一次封建化的改革——“郭偃之法” 138

第十一节 晋国的第二次变革——赵盾和“夷之蒐” 142

第四章 前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孔丘对于古代精神生活的反思 146

第一节 孔丘的阶级立场及其对于周制的态度 146

第二节 孔丘对于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关于“仁”的理论 152

第三节 孔丘对于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关于“礼”的理论 158

第四节 孔丘对于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论完全的人格 168

第五节 孔丘对于古代宗教生活的反思 175

第六节 孔丘对于古代文艺生活的反思 182

第七节 孔丘对于古代学术生活的反思 188

第八节 孔丘对于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的反思 192

第五章 邓析与子产的斗争,名家的起源 200

第一节 子产在郑国推行的改良路线 200

第二节 邓析反对子产的改良路线的斗争 206

第三节 关于伪《邓析子》 209

第六章 春秋末期军事思想和经济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14

第一节 春秋时期军事上的“礼”与“非礼” 214

第二节 孙武和《吴孙子》 216

第三节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孙武军事思想中的表现 217

第四节 辩证法思想在孙武军事思想中的表现 219

第五节 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在范蠡的政治策略中的表现 223

第六节 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在计然的经济政策中的表现 225

第七节 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在商人思想中的表现 229

第七章 墨翟和前期墨家的哲学思想 232

第一节 大转变时期独立手工业的兴起 232

第二节 《墨子》其书和墨翟其人 233

第三节 墨翟对于劳动和劳动成果的重视 235

第四节 墨翟对于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方式的批判 237

第五节 墨翟关于“尚贤”“尚同”的思想 241

第六节 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和经验主义的真理论 244

第七节 “兼爱”“非攻”的阶级调和论 250

第八节 主张“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 254

第九节 前期墨家向后期墨家的转化 259

第八章 晋法家思想的发展 262

第一节 晋法家和齐法家 262

第二节 魏国进一步的改革——李悝“尽地力之教”和《法经》 263

第三节 韩国进一步的改革——申不害的“术” 268

第四节 赵国进一步的改革——赵武灵王“易胡服” 271

第九章 道家的发生与发展和前期道家 278

第一节 所谓“逸民” 278

第二节 杨朱的“为我”思想 282

第三节 《庄子·天下》篇论道家发展的阶段 287

第四节 《老子》《庄子》中的全生保真的思想 289

第二册 300

绪论 300

第十章 秦国进一步的改革——商鞅变法 300

第一节 商鞅在秦国同顽固派的大辩论 300

第二节 商鞅推广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措施 305

第三节 商鞅对于宗法的变革 310

第四节 商鞅对于富国强兵的理论和措施 312

第五节 商鞅的进步的历史哲学 317

第十一章 道家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322

第一节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322

第二节 《老子》哲学思想的阶级根源 330

第三节 《老子》对于地主阶级政权的攻击及其应付的策略 332

第四节 《老子》的兵法 336

第五节 《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338

第六节 《老子》中的宇宙观 343

第七节 《老子》论“为道”和“为学” 353

第八节 《老子》的历史哲学及其理想社会 360

第十二章 孟轲——儒家思想向唯心主义的发展 364

第一节 孟轲的时代及其对于当时政治的态度 364

第二节 孟轲的政治思想 367

第三节 孟轲论“君子”“小人” 371

第四节 孟轲论“王”“霸” 373

第五节 王道的物质条件——井田制 376

第六节 王道的精神条件——仁和忠恕之道 379

第七节 性善论和伦理学 382

第八节 孟轲的历史观及其对于道家墨家的斗争 390

第九节 孟轲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理解和体会 394

第十三章 墨家的支与流裔宋钘、尹文;农民的思想家许行 402

第一节 宋钘、尹文的政治、社会思想 402

第二节 许行的“神农之言” 409

第十四章 庄周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家哲学向唯心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 416

第一节 庄周其人和《庄子》其书 416

第二节 庄周论“齐物” 421

第三节 庄周论“逍遥” 430

第四节 《庄子》论道、有、无 436

第五节 庄周论自然和人为、必然和自由 443

第六节 倒退的社会观 447

第七节 庄周哲学是隐士思想的总结 452

第十五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后期名家的发展 458

第一节 关于名家这个称号 458

第二节 惠施的法家思想 461

第三节 惠施的“万物说” 463

第四节 惠施“历物之意”十事 465

第五节 惠施与庄周——辩证法与相对主义、怀疑论和诡辩 472

第六节 惠施的对立面——公孙龙 474

第七节 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的辩论 476

第八节 公孙龙关于“离坚白”的辩论 481

第九节 公孙龙关于“指”“物”的辩论 484

第十节 公孙龙关于“变”的辩论 489

第十一节 公孙龙关于“名”“实”的辩论 493

第十二节 战国时期其他辩者的辩论 495

第十三节 庄周及其一派对公孙龙的态度 501

第十六章 慎到和稷下黄老之学 506

第一节 战国中后期各家的分化 506

第二节 《庄子·天下》篇所说的慎到 509

第三节 《慎子》中的慎到思想 512

第四节 黄老之学的确切内容 517

第十七章 稷下黄老之学的精气说——道家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522

第一节 黄老之学的名称的由来及史料的根据 522

第二节 《管子》中的《水地》篇 524

第三节 黄老之学关于“精”“气”的思想 527

第四节 对于“精”“气”说的评价 536

第五节 黄老之学的法家统治术 540

第六节 黄老之学关于法的认识 545

第七节 黄老之学的认识论的含义 548

第八节 附录,齐法家的其他思想 550

第十八章 楚国的改革与屈原,稷下精气说的传播 564

第一节 楚国的封建化的改革 564

第二节 屈原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 565

第三节 屈原《天问》中的唯物主义的宇宙发生论 568

第四节 屈原《远游》《离骚》中的精、气说 571

第五节 古代医学中的精、气说 579

第十九章 墨辩——后期墨家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586

第一节 关于墨经 586

第二节 后期墨家思想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588

第三节 墨经中的科学知识 590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反映论的认识论 592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597

第六节 后期墨家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609

第七节 后期墨家的进步的社会政治思想 612

第八节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诡辩学说的批判 621

第九节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老、庄学说和其他各家的批判 631

第二十章 阴阳五行家的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世界图式 640

第一节 关于阴阳五行家 640

第二节 《洪范》以五行为基础的自然观 643

第三节 《月令》的世界图式 646

第四节 邹衍的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655

第五节 阴阳五行家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影响 659

第六节 对于阴阳五行家的估价和批判 662

第二十一章 易传的具有辩证法因素的世界图式 668

第一节 关于《易经》和易传 668

第二节 筮法和易传中的“数” 671

第三节 易传中的“象” 675

第四节 易传的宇宙发生论及世界图式 682

第五节 易传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687

第六节 易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691

第七节 易传哲学的阶级根源 700

第二十二章 荀况——儒家思想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708

第一节 荀况与《荀子》 708

第二节 荀况论“王”“霸” 709

第三节 “法先王”和“法后王” 714

第四节 礼和法 717

第五节 荀况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719

第六节 荀况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和思想方法 729

第七节 荀况的逻辑思想 742

第八节 荀况的社会思想 750

第九节 荀况关于“文”的理论 756

第十节 荀况的人性论 759

第十一节 荀况对于统一思想的主张 765

第二十三章 战国时期最后的理论家韩非的哲学思想 770

第一节 韩非的人口论的历史观 770

第二节 韩非论他所认为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质 774

第三节 韩非综合原来法家三派 778

第四节 韩非关于法的论述 781

第五节 韩非关于势的论述 785

第六节 韩非关于术的论述 788

第七节 韩非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790

第八节 韩非对《老子》的改造 794

第九节 韩非的政治、经济主张 809

第十节 韩非对于当时战争的矛盾立场 812

第二十四章 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终结 820

第一节 儒家所作的总结 820

第二节 道家所作的总结 826

第三节 法家所作的总结 829

第四节 杂家和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832

第五节 杂家的出现与先秦哲学的终结 837

第三册 842

绪论 842

第一节 “过秦” 842

第二节 “宣汉” 847

第二十五章 汉初黄老之学 854

第一节 曹参的黄老政治 854

第二节 汲黯的黄老政治 856

第三节 司马迁父子的黄老之言 857

第二十六章 汉初最大的政论家和哲学家——贾谊 866

第一节 陆贾的“逆取顺守”的策略 866

第二节 贾谊对于秦朝所以灭亡的分析及其对付农民的策略 867

第三节 贾谊对于地主阶级的忠告 869

第四节 贾谊恢复了关于“礼”“法”的争论 871

第五节 贾谊对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一些建议 873

第六节 贾谊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878

第二十七章 董仲舒公羊学和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 888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汉武帝和董仲舒 888

第二节 董仲舒和公羊春秋 892

第三节 公羊春秋和汉朝的政策 896

第四节 董仲舒所讲的《春秋》的“微言大义” 899

第五节 董仲舒的政治纲领 901

第六节 董仲舒关于“天”的宗教化思想 903

第七节 董仲舒关于气和阴阳五行的学说 906

第八节 董仲舒的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论 917

第九节 董仲舒的人性论 924

第十节 董仲舒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和伦理思想 928

第十一节 董仲舒的历史观 936

第十二节 董仲舒的逻辑思想 939

第十三节 春秋公羊学和中国社会的两次大转变 942

第二十八章 《礼记》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946

第一节 《礼记》其书 946

第二节 关于冠礼和婚礼的“义” 947

第三节 关于丧、祭礼的“义” 952

第四节 关于孝的理论 958

第五节 礼是变动的 961

第六节 《乐记》 966

第七节 《中庸》 972

第八节 《大学》 984

第二十九章 董仲舒哲学体系的对立面——淮南王刘安的黄老之学 996

第一节 黄老之学与神仙家 996

第二节 刘安其人和《淮南子》其书 998

第三节 《淮南子》关于“气”的唯物主义的理论 1001

第四节 《淮南子》关于天人关系的反目的论的理论 1008

第五节 《淮南子》中的形、神二元论 1016

第六节 《淮南子》中反映论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1020

第七节 《淮南子》的人性论 1025

第八节 《淮南子》中主张“变”的社会、政治思想 1027

第三十章 《盐铁论》与“义利之辨” 1036

第一节 地主阶级打击商人的斗争 1036

第二节 《盐铁论》的主要内容 1042

第三节 “义利之辨” 1049

第四节 盐铁会议与《大学》 1052

第三十一章 纬书中的世界图式 1056

第一节 谶纬的社会根源 1056

第二节 《易纬》的宇宙形成论 1058

第三节 《洛书》 1063

第四节 “太一” 1066

第五节 八卦方位 1067

第六节 “卦气” 1069

第七节 纬书的世界图式与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比较 1076

第三十二章 古文经学的兴起及其哲学家——刘歆、扬雄、桓谭 1080

第一节 什么是古文经学 1080

第二节 石渠会议 1082

第三节 刘向、刘歆关于《洪范》五行的理论 1084

第四节 刘歆的“元气”说 1086

第五节 刘歆与《左传》 1089

第六节 刘向、刘歆的《七略》 1091

第七节 扬雄《太玄》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1094

第八节 扬雄的《法言》 1107

第九节 桓谭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见解及其反对神秘主义的斗争 1109

第十节 王充对刘、扬、桓的评价 1112

第三十三章 王充——两汉时代最大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哲学家 1114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反攻和白虎会议 1114

第二节 王充的家世和著作 1115

第三节 王充的天文学 1119

第四节 王充关于“气”的思想 1122

第五节 王充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 1126

第六节 王充对于“天人感应”的批判 1129

第七节 王充关于形、神关系的理论 1137

第八节 王充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1145

第九节 王充关于性、命的理论 1156

第十节 王充的历史观 1167

第十一节 王充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1171

第三十四章 东汉末无神论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1176

第一节 张衡反对谶纬的理论 1176

第二节 张衡的天文学和宇宙形成论 1178

第三节 王符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1183

第四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和进步的历史观 1190

第五节 何休关于“太平”的思想 1196

第三十五章 东汉末农民大起义和《太平经》 1200

第一节 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起义 1200

第二节 《太平经》其书 1203

第三节 《太平经》中的“太平”思想 1205

第四节 《太平经》的“天地周期”论 1211

第五节 农民起义的优点和缺点、进步性和局限性 1213

第四册 1222

自序 1222

绪论 1222

第一节 门阀士族的形成与发展 1222

第二节 门阀士族为什么叫士族 1225

第三节 东汉末伦理教条的没落 1229

第四节 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统一 1232

第三十六章 玄学的先河——刘劭的《人物志》和钟会的《四本论》 1236

第一节 汉魏之际的名实问题 1236

第二节 刘劭的《人物志》 1238

第三节 钟会的《四本论》 1247

第四节 从名实到名理 1251

第三十七章 通论玄学 1256

第一节 玄学的主题 1256

第二节 玄学的方法 1260

第三节 玄学中的派别和发展阶段 1267

第四节 玄学与抽象思维 1270

第三十八章 王弼、何晏的贵无论——玄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第一阶段 1274

第一节 王弼、何晏的生平与著作 1274

第二节 何晏的《道论》 1277

第三节 王弼、何晏关于“无名”的辩论 1281

第四节 王弼关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的几种说法 1284

第五节 王弼关于“一”和“多”的理论 1286

第六节 王弼关于常、变、动、静的理论 1291

第七节 王弼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理论 1298

第八节 王弼、何晏关于“圣人”有情、无情的辩论 1302

第三十九章 嵇康、阮籍及其他“竹林名士” 1308

第一节 从黄老到老庄 1308

第二节 嵇康论精神境界的第一层次——“越名教而任自然” 1310

第三节 嵇康论精神境界的第二层次——“心不违乎道” 1315

第四节 嵇康论音乐 1320

第五节 嵇康对于当时社会迷信的态度 1328

第六节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1335

第七节 阮籍的《达庄论》 1340

第八节 “达”与“作达” 1344

第四十章 裴颜的崇有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1348

第一节 裴頠和他的《崇有论》 1348

第二节 裴頠全部哲学思想的自述 1350

第三节 裴頠所提出的贵无论的社会根源 1353

第四节 裴頠所说的贵无论的社会影响 1354

第五节 裴頠总论有无 1356

第六节 所谓“言意之辩” 1359

第七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1361

第八节 从王弼到郭象 1365

第四十一章 郭象的“无无论”——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1370

第一节 向秀的《庄子注》和郭象的《庄子注》的关系 1370

第二节 郭象关于“有”和“无”的理论 1377

第三节 郭象关于“性”和“命”的理论 1385

第四节 郭象关于动、静和生、死的理论 1391

第五节 郭象关于“无对”和“有对”的理论 1395

第六节 郭象关于“有言”和“无言”的理论 1403

第七节 郭象关于“无心”、“无为”及“无待”的理论 1407

第八节 郭象关于“圣人”的理论 1415

第九节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1422

第十节 郭象的《庄子序》和《庄子注序》 1427

第四十二章 魏晋之际玄学以外的唯物主义和进步的社会思想 1434

第一节 曹植的唯物主义思想 1434

第二节 杨泉的《物理论》 1437

第三节 鲍敬言的“无君论” 1440

第四十三章 玄学的尾声及其历史的功过 1448

第一节 《列子》和《列子注》 1448

第二节 玄学与孔丘 1452

第三节 玄学历史功过的哲学根源 1456

第四十四章 通论佛学 1462

第一节 所谓儒、释、道三教 1462

第二节 佛教和佛学的主题——神不灭论 1464

第三节 佛学的方法 1467

第四节 中国佛教和佛学发展的阶段 1468

第五节 一个辩论,一个问题 1470

第四十五章 佛学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格义” 1474

第一节 僧肇及其著作 1474

第二节 慧远的“神不灭论”及其他 1482

第三节 道生的诸“义” 1489

第四节 谢灵运的《辩宗论》 1495

第四十六章 中国佛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教门” 1498

第一节 三论宗 1498

第二节 《大乘起信论》 1505

第三节 玄奘的《成唯识论》 1509

第四节 华严宗的三个“义” 1512

第四十七章 中国佛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宗门” 1520

第一节 禅宗出现的历史意义 1520

第二节 慧能和神秀——禅宗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1522

第三节 禅宗的“不道之道” 1526

第四节 禅宗的“无修之修” 1529

第五节 禅宗中的派别 1538

第四十八章 隋唐佛学向宋明道学的过渡 1542

第一节 所谓“三教合流” 1542

第二节 韩愈、李翱在过渡时期的贡献 1549

第三节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迷信的斗争 1566

第四节 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法制思想 1594

第五册 1614

自序 1614

绪论 1614

第一节 从地主阶级贵族到“四民之首” 1614

第二节 士与知识分子阶层 1619

第三节 士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1620

第四十九章 通论道学 1624

第一节 什么是道学 1624

第二节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看道学的特点 1627

第三节 道学的目的和方法 1632

第四节 道学的发展阶段 1635

第五节 道学的名称 1636

第六节 道学的历史作用 1640

第五十章 道学出现的政治条件——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1644

第一节 军阀和士的联合专政 1644

第二节 当时变革的必要 1646

第三节 庆历新政和范仲淹的改革“十事” 1648

第四节 庆历新政和李觏的《周礼致太平论》 1650

第五节 “熙宁变法”和王安石的“新政” 1659

第六节 道学的兴起 1667

第五十一章 道学的前驱——周敦颐和邵雍 1670

第一节 谁是道学的创立者? 1670

第二节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1672

第三节 周敦颐的《通书》 1681

第四节 周敦颐论“孔颜乐处” 1686

第五节 邵雍的“先天学” 1688

第六节 邵雍的世界年谱 1694

第七节 《皇极经世》的《观物内外篇》 1699

第八节 对于周敦颐和邵雍的图象的两种了解 1705

第五十二章 道学的奠基者——二程 1712

第一节 二程的家世和经历 1712

第二节 二程对于王安石新法的态度 1715

第三节 天理或理 1726

第四节 气、心、性、情 1733

第五节 程颢的《识仁篇》和《定性书》 1737

第六节 程颐的《易传·序》 1746

第七节 二程的“气象”和“孔颜乐处” 1749

第五十三章 道学的奠基者——张载 1754

第一节 张载的生平及其著作 1754

第二节 发挥唯物主义的“有无混一”论 1755

第三节 发挥辩证法的“二端”论 1760

第四节 张载的《西铭》与人的精神境界 1766

第五节 《正蒙》的《大心篇》与为学之方 1769

第六节 《正蒙》的《诚明篇》与为学之方 1773

第七节 张载的政治社会思想 1780

余论 1785

第五十四章 朱熹 1788

第一节 北宋道学所引起的哲学问题 1788

第二节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作 1790

第三节 理、太极 1793

第四节 气 1799

第五节 朱熹的宇宙形成论 1803

第六节 性、心、情、才 1808

第七节 修养方法 1813

第八节 “王霸之辩” 1820

第九节 朱熹易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1823

第十节 前期道学的高峰 1834

第五十五章 陆、王心学的兴起 1838

第一节 陆九渊对于“无极而太极”的批评 1838

第二节 陆九渊的宇宙观和修养方法 1842

第三节 鹅湖之会和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1846

第四节 王守仁的《大学问》 1849

第五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1856

第六节 “良知”与“爱有差等” 1860

第七节 “良知”与“动静合一” 1863

第八节 从哲学上看理学和心学的异同 1865

第五十六章 道学外的思想家——陈亮和叶适 1872

第一节 陈亮的政治态度 1872

第二节 陈亮的社会思想 1873

第三节 陈亮对于程、朱“形上”和“形下”的批评 1875

第四节 陈亮和朱熹关于“王霸”问题的辩论 1880

第五节 叶适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思想 1883

第六节 叶适的哲学思想 1885

第七节 陈亮和叶适重商思想的社会根源 1891

第五十七章 气学的复兴和理学的自我修正及革新 1894

第一节 王廷相对于道学的态度 1894

第二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895

第三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899

第四节 王廷相对于心学的批评 1901

第五节 罗钦顺对于心学的批评 1902

第六节 罗钦顺对于理学的修正革新 1904

第七节 王廷相和罗钦顺在后期道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908

第五十八章 心学的发展 1910

第一节 杨简的《己易》 1910

第二节 王畿的“四无”说 1912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 1916

第五十九章 后期道学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学体系 1926

第一节 论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1926

第二节 关于“有”、“无”问题 1927

第三节 关于“动”、“静”问题 1930

第四节 关于“形上”、“形下”问题 1931

第五节 关于“理”及其各项对立面 1932

第六节 王夫之的认识论及其对心学的批判 1937

第七节 关于知行问题 1939

第八节 关于“性”和“命”问题 1942

第九节 王夫之的历史观 1944

第十节 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 1946

第十一节 王夫之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1950

第十二节 王夫之的著作的幸与不幸 1953

第六册 1972

自序 1972

绪论 1972

第六十章 中国历史第二次大转变时期思想界中的先行者——黄宗羲 1972

第一节 《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 1972

第二节 对于罗钦顺的评论 1974

第三节 对于心学的修正 1980

第四节 《明夷待访录》所画的蓝图 1983

第六十一章 颜元对于道学的批判 1990

第一节 颜元的《四存编》 1990

第二节 颜元对于“格物致知”的新解释 1994

第三节 颜元对于“格物致知”新解释的历史意义 1996

附记 1998

第六十二章 戴震反道学的斗争 2000

第一节 戴震论“道” 2000

第二节 戴震论“形上”、“形下” 2002

第三节 戴震论“理” 2003

第四节 戴震论“性”、“气” 2004

第五节 戴震论“欲”、“情”、“知” 2007

第六节 戴震对于道学的政治的批判 2011

第六十三章 魏源应付大转变的新形势的总对策及其哲学思想 2014

第一节 魏源的总对策 2014

第二节 魏源的“经世”精神 2017

第三节 魏源的哲学思想 2020

第四节 魏源“以夷为师”思想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2023

第六十四章 农民大起义和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 2026

第一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情况 2026

第二节 洪秀全传略 2028

第三节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 2029

第四节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 2032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2036

第六节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2038

第七节 总论洪秀全和太平天国 2040

第六十五章 所谓“同治中兴”和“同治维新”的中心人物——曾国藩 2046

第一节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斗争的历史意义 2046

第二节 曾国藩的哲学思想 2049

第三节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 2054

第四节 曾国藩的洋务措施和洋务派思想 2059

第五节 曾国藩与满汉斗争 2065

第六十六章 戊戌变法(所谓“光绪维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康有为 2072

第一节 康有为的生平和著作 2072

第二节 康有为早期变法思想 2073

第三节 康有为所领导的“公车上书” 2074

第四节 康有为的《统筹全局折》 2076

第五节 康有为所理解的君主立宪制 2078

第六节 康有为的重商思想 2082

第七节 康有为的《官制议》 2085

第八节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2087

第九节 康有为与孔教 2092

第十节 康有为的《大同书》和他的哲学思想 2097

第十一节 近代维新时期的“格义” 2103

第六十七章 戊戌维新运动的激进理论家和哲学家——谭嗣同 2107

第一节 谭嗣同对于封建制度和道德的批判 2107

第二节 谭嗣同论“仁”和“以太” 2110

第三节 谭嗣同对于事物发展的了解和认识过程的分析 2119

第四节 谭嗣同的道器说和三世说 2124

第五节 谭嗣同对戊戌变法的说明和辩解 2128

第六十八章 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严复 2135

第一节 严复对于当时所谓中学和西学的“格义” 2135

第二节 严复对于当时中国的问题的看法 2139

第三节 严复所介绍的《天演论》 2145

第四节 严复论“自由” 2150

第五节 严复与逻辑学 2152

第六节 严复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154

第七节 严复的哲学思想 2157

第六十九章 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王国维 2163

第一节 王国维对于康德的推祟 2163

第二节 王国维的《论性》 2165

第三节 王国维的《释理》 2167

第四节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2169

第五节 王国维的《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 2175

第六节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2177

附记 2186

第七十章 关于中学、西学斗争的官方结论 2200

第七册 2200

自序 2200

绪论 2200

第一节 中国现代革命时期的阶级分析 2200

第二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 2201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2204

第四节 “以夷为师”(向西方学习) 2207

第七十一章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宣传斗争与章炳麟 2210

第一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斗争的要点 2210

第二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的驳斥 2212

第三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评论 2215

第四节 章炳麟所理解的社会革命 2218

第七十二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孙中山 2220

第一节 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活动的发展 2220

第二节 孙中山追随维新派时期的半封建思想 2223

第三节 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资产阶级思想——建国方略 2225

第四节 孙中山在国共合作中的半社会主义思想 2229

第七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教育家、哲学家——蔡元培 2239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2239

第二节 蔡元培论世界观与人生观 2241

第三节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2244

第四节 蔡元培的哲学观 2248

第五节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 2251

第七十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右翼——胡适、梁漱溟 2256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内部的派别 2256

第二节 胡适引进美国哲学——实验主义 2257

第三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应用 2264

第四节 梁漱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2269

第五节 梁漱溟对于孔丘的新估价及其对于儒家的新解释 2272

第六节 梁漱溟的文化论 2276

第七十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左翼——陈独秀、李大钊 2283

第一节 陈独秀论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2283

第二节 陈独秀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根源和奋斗目标 2285

第三节 陈独秀对于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289

第四节 陈独秀论国民革命后中国的前途 2294

第五节 李大钊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2296

第六节 李大钊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 2299

第七十六章 20世纪20至40年代之间的三大论战 2304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2304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对于“论战”的总结 2308

第三节 关于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性质的论战 2311

第四节 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的论战 2315

第七十七章 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 232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阶段 2320

第二节 毛泽东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 2324

第三节 《实践论》 2327

第四节 《矛盾论》 2331

第五节 《矛盾论》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335

第七十八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上)——金岳霖的哲学体系 2341

第一节 道、式、能 2341

第二节 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 2347

第三节 性与尽性 2350

第四节 理与命 2351

第五节 无极而太极 2353

第六节 现代化与民族化 2358

第七十九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冯友兰的哲学体系 2364

第一节 “接着讲”与“照着讲” 2364

第二节 理,太极 2365

第三节 气 2369

第四节 政治、社会思想 2375

第五节 精神境界 2376

第六节 “新理学”的理论矛盾 2378

第八十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熊十力的哲学体系 2380

第一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发展的过程 2380

第二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 2383

第三节 熊十力的宇宙论 2387

第四节 熊十力的心学思想 2391

第八十一章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