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缘起 3
1.1.1 连贯关系研究 4
1.1.2 词汇语义关系研究与隐性连贯 5
1.2 研究对象和问题 8
1.3 研究方法 8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11
1.4.1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1
1.4.2 创新性 11
1.5 研究框架 11
2 文献综述 13
2.1 引言 15
2.2 连贯关系的相关研究 15
2.2.1 国外连贯关系研究 16
2.2.2 国内连贯关系研究 19
2.3 词汇语义关系的相关研究 21
2.3.1 国外词汇语义关系研究 22
2.3.2 国内词汇语义关系研究 33
2.4 本章小结 35
3 经典词汇语义关系与隐性连贯 37
3.1 同义关系 39
3.1.1 阐释关系 40
3.1.2 平行关系 41
3.2 反义关系 43
3.2.1 对应关系 44
3.2.2 承接关系 47
3.2.3 对比关系 48
3.2.4 转折关系 49
3.3 上下义关系与共同下义关系 50
3.3.1 上下义关系 50
3.3.2 共同下义关系 53
3.4 整体与部分关系和共同部分关系 55
3.4.1 非语境依存式整体与部分关系 56
3.4.2 语境依存式整体与部分关系 60
3.4.3 共同部分关系 61
3.5 本章小结 63
4 非经典词汇语义关系与隐性连贯 67
4.1 相关词汇(RTs)与隐性连贯 69
4.1.1 方式关系 70
4.1.2 详述关系 73
4.1.3 环境关系 77
4.1.4 结果关系 81
4.1.5 序列关系 83
4.1.6 纪效关系 86
4.1.7 释因关系 88
4.1.8 解答关系 90
4.1.9 目的关系 90
4.1.10 添补关系 91
4.2 格关系与隐性连贯 93
4.2.1 施事/行为 94
4.2.2 施事/工具 96
4.2.3 施事/客体 96
4.2.4 行为/受事 97
4.3 特设范畴与隐性连贯 98
4.3.1 不同事物 99
4.3.2 不同活动行为 100
4.4 本章小结 102
5 计算机识别隐性连贯实验 107
5.1 实验思路及方法 109
5.1.1 实验思路 109
5.1.2 实验方法 109
5.2 实验Ⅰ及结果分析 115
5.2.1 实验Ⅰ及统计结果 115
5.2.2 实验Ⅰ词汇语义关系及相关连贯关系分析 117
5.3 实验Ⅱ及结果分析 123
5.3.1 实验Ⅱ及统计结果 123
5.3.2 实验Ⅱ词汇语义关系及相关连贯关系分析 123
5.4 本章小结 129
6 结论与展望 131
6.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133
6.1.1 现代汉语叙事语篇中标记隐性连贯关系的词汇语义关系 133
6.1.2 现代汉语叙事语篇中词汇语义关系与隐性连贯关系 134
6.1.3 计算机对词汇语义关系与隐性连贯关系的识别 136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 137
6.2.1 语料规模的限制 137
6.2.2 词汇语义关系和隐性连贯关系判定的盖然性 137
6.2.3 计算应用的限制 137
6.3 研究展望 138
6.3.1 大规模词汇语义关系数据库的建设 138
6.3.2 隐性连贯关系的计算机识别 138
6.3.3 计算机深度学习的使用 138
6.4 结束语 138
参考文献 140
后记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