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概况 1
1.1.1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 1
1.1.2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 2
1.2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和工程建设特点 7
1.2.1 系统的特点 8
1.2.2 工程建设的特点 9
1.3 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管理概况 11
1.3.1 美国GPS 11
1.3.2 俄罗斯GLONASS 13
1.3.3 主要管理启示 14
1.4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管理面临的挑战 15
1.5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管理措施与成果 19
1.5.1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管理措施 19
1.5.2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管理成果 21
1.6 本书目标定位和篇章结构 24
第2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管理知识体系 27
2.1 卫星导航系统工程 27
2.1.1 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概念 27
2.1.2 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特点 28
2.1.3 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理论方法 30
2.2 卫星导航系统项目管理 40
2.2.1 卫星导航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40
2.2.2 卫星导航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43
2.3 卫星导航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 45
2.3.1 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45
2.3.2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48
第3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战略管理 54
3.1 战略管理概述 54
3.2 战略定位 56
3.2.1 战略环境分析 57
3.2.2 战略目标和总体思路 64
3.3 战略选择 64
3.3.1 战略选择的原则 65
3.3.2 分阶段发展战略 66
3.3.3 特色优势战略 66
3.3.4 自主创新战略 67
3.3.5 国际合作战略 67
3.3.6 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战略 68
3.4 战略实施 70
3.4.1 分阶段发展战略实施 70
3.4.2 特色优势战略实施 71
3.4.3 自主创新战略实施 73
3.4.4 国际合作战略实施 75
3.4.5 应用推广与产业化发展战略实施 78
3.5 战略调整 81
第4章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需求工程 83
4.1 需求工程概述 83
4.1.1 需求与需求工程 83
4.1.2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需求与需求工程 84
4.2 需求开发 86
4.2.1 业务领域分析 86
4.2.2 系统需求分析 90
4.2.3 技术需求分析 91
4.3 需求管理 92
4.3.1 系统的需求跟踪管理 93
4.3.2 系统的需求变更管理 94
4.3.3 系统的需求版本管理 95
4.3.4 系统的需求状态管理 96
4.4 需求工程实践经验总结 96
第5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组织管理 98
5.1 组织管理概述 98
5.1.1 组织管理的概念 98
5.1.2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程序 99
5.1.3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组织管理的特点 100
5.1.4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组织管理的流程 101
5.2 组织结构设计 101
5.2.1 国家层次的组织结构设计 102
5.2.2 大总体层次的组织结构设计 103
5.2.3 系统层次的组织结构设计——以卫星系统为例 105
5.3 制度设计 108
5.3.1 产权制度 108
5.3.2 管理制度 110
5.3.3 组织制度 112
5.4 组织文化 113
5.4.1 组织文化的产生 113
5.4.2 组织文化的构成 114
5.4.3 组织文化的渗透 118
5.5 组织管理创新与经验总结 120
5.5.1 组织管理创新 120
5.5.2 组织管理经验 121
第6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任务管理 123
6.1 任务管理概述 123
6.1.1 任务管理基本概念 123
6.1.2 建设任务及特点 124
6.1.3 以系统为核心的北斗二号卫星工程项目群任务管理 125
6.2 基于PWBS的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任务分解 127
6.2.1 工作分解结构概述 127
6.2.2 基于项目群全寿命周期的PWBS分解原则及流程 129
6.2.3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项目群工作分解结构 130
6.3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任务管理实践 132
6.3.1 工程大总体建设任务管理实践 132
6.3.2 卫星系统建设任务管理实践 134
6.3.3 运载火箭系统建设任务管理实践 136
第7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进度管理 138
7.1 进度管理概述 138
7.1.1 项目进度管理概述 138
7.1.2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 140
7.2 进度计划体系 141
7.2.1 进度计划的分类 141
7.2.2 不同进度计划的关系 143
7.3 进度计划制定 145
7.3.1 工程大总体进度计划制定 145
7.3.2 卫星系统进度计划制定 148
7.3.3 运载火箭系统进度计划制定 151
7.4 进度控制 154
7.4.1 工程大总体进度控制 154
7.4.2 卫星系统进度计划控制 156
7.4.3 运载火箭系统进度计划控制 160
7.5 进度管理经验总结 167
第8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费用管理 170
8.1 费用管理概述 170
8.1.1 项目费用管理的基本概念 170
8.1.2 项目费用管理的方法 170
8.1.3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费用的特点 172
8.1.4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费用管理面临的问题 172
8.2 费用管理体系设计 172
8.2.1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费用管理的特点及基本思路 173
8.2.2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费用管理体系构建 174
8.3 费用管理实施方案 178
8.3.1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方案阶段的费用管理 178
8.3.2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研制阶段的费用管理 182
8.3.3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费用的决算与审计 186
第9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187
9.1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的基本理论 187
9.1.1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187
9.1.2 可靠性管理概述 189
9.2 工程质量管理 191
9.2.1 质量策划 191
9.2.2 质量控制 192
9.2.3 质量保证 194
9.2.4 质量改进 196
9.3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98
9.3.1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198
9.3.2 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200
9.4 系统可靠性管理 201
9.4.1 可靠性工程管理 201
9.4.2 PFMEA在导航批产卫星中的应用 205
9.5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经验总结 207
第10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风险管理 210
10.1 风险管理概述 210
10.1.1 风险的概念 210
10.1.2 风险管理过程模型 211
10.1.3 风险管理组织 215
10.2 风险管理规划 215
10.2.1 风险管理的目标 216
10.2.2 风险管理规划的依据 217
10.2.3 风险管理规划的工作内容 217
10.3 风险分析与应对 218
10.3.1 风险识别方法 218
10.3.2 风险评估方法 220
10.3.3 风险等级确定方法 222
10.3.4 风险应对方法 223
10.4 风险监控 224
10.4.1 风险监控依据 225
10.4.2 风险监控技术 225
10.4.3 风险监控过程 226
10.5 风险管理实践 227
10.5.1 基于风险事件工作包的风险管理规划 227
10.5.2 基于层次全息建模(HHM)的风险识别 228
10.5.3 运载火箭系统的风险预控与全过程风险管理 230
10.5.4 卫星发射“零窗口”风险管理 237
第11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 240
11.1 采购与合同管理概述 240
11.1.1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采购管理的特点 240
11.1.2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采购合同的特点 241
11.1.3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 242
11.2 采购管理 243
11.2.1 采购管理措施 243
11.2.2 采购程序 244
11.3 建设承制单位管理 248
11.3.1 建设承制单位筛选 248
11.3.2 建设承制单位信息管理 249
11.3.3 建设承制单位选择评价 251
11.4 合同管理 253
11.4.1 建设合同管理体制 254
11.4.2 合同类型及其选择 254
11.4.3 合同设计原则 256
11.4.4 合同监管 257
11.4.5 合同管理创新 259
第12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信息沟通管理 262
12.1 信息沟通管理概述 262
12.1.1 信息沟通含义和过程 262
12.1.2 信息沟通形式 263
12.1.3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信息沟通管理的流程 263
12.1.4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信息沟通管理的特点 264
12.2 信息沟通需求分析 265
12.3 信息沟通形式确定 267
12.4 信息沟通计划编制 273
12.5 信息沟通计划实施 276
12.5.1 信息加工与传递 276
12.5.2 信息分发 278
12.6 文档管理 279
12.6.1 文档管理组织 280
12.6.2 归档及规范要求 280
12.6.3 文档的借阅、利用和销毁 281
12.7 信息沟通管理创新与经验总结 282
12.7.1 信息沟通管理创新 282
12.7.2 信息沟通管理经验 282
第13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技术状态管理 284
13.1 技术状态管理概述 284
13.1.1 基本概念 284
13.1.2 技术状态的类型 285
13.1.3 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活动 286
13.1.4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状态的层次体系 288
13.1.5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状态管理的特点 289
13.2 工程总体技术状态管理 290
13.2.1 工程总体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 290
13.2.2 工程总体技术状态管理活动 290
13.3 系统技术状态管理 291
13.3.1 系统技术状态管理概述 291
13.3.2 卫星系统技术状态管理体系 291
13.4 分系统技术状态管理 293
13.4.1 分系统技术状态管理概述 293
13.4.2 运载火箭系统一、二级发动机分系统地面试验项目技术状态管理体系 294
13.5 技术状态管理经验总结 300
第14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试验与评价管理 302
14.1 试验与评价管理概述 302
14.1.1 试验与评价管理的相关概念 302
14.1.2 试验与评价的地位与作用 305
14.1.3 试验与评价的原则 307
14.1.4 导航系统试验与评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311
14.2 试验的分类管理 316
14.2.1 根据试验考核目标分类 317
14.2.2 根据试验考核对象分类 318
14.2.3 根据性能指标分析分类 319
14.2.4 导航系统的矩阵式试验管理 321
14.3 试验与评价流程管理 323
14.3.1 试验任务计划阶段 323
14.3.2 试验任务准备阶段 325
14.3.3 试验任务实施阶段 327
14.3.4 数据处理阶段 328
14.3.5 总结评估阶段 330
14.3.6 导航系统试验大纲的主要内容 331
14.4 试验与评价管理经验总结 334
第15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产品成熟度管理 338
15.1 产品成熟度管理概述 338
15.1.1 产品成熟度的概念 338
15.1.2 产品成熟度进阶模型 339
15.1.3 产品成熟度评价的作用 342
15.2 产品成熟度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343
15.2.1 产品成熟度评价的目标 343
15.2.2 产品成熟度评价的原则 344
15.3 产品成熟度评价要素与准则 345
15.3.1 产品成熟度评价要素 345
15.3.2 产品成熟度评价准则矩阵 346
15.4 产品成熟度管理实践 348
15.4.1 产品成熟度分级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 348
15.4.2 产品成熟度评价工作流程 350
15.4.3 产品成熟度评价实施 351
15.4.4 产品成熟度持续改进 355
第16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综合集成管理 356
16.1 综合集成管理概述 356
16.1.1 综合集成管理的基本概念 356
16.1.2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综合集成管理的特点 359
16.2 综合集成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360
16.2.1 综合集成管理的内容 360
16.2.2 工程大总体综合集成管理模式 362
16.3 基于接口控制的多系统集成管理 363
16.3.1 接口关系分析与设计 364
16.3.2 接口控制文件 364
16.3.3 接口验证 364
16.4 基于性能评估的多阶段集成管理 366
16.4.1 监测评估系统建设 367
16.4.2 工程论证、工程研制、组网运行阶段之间的衔接 367
16.4.3 研制尽快向应用推广转换 368
16.4.4 北斗一号向北斗二号的过渡 369
16.5 基于综合权衡的多要素集成管理 369
16.5.1 综合权衡决策的一般步骤 370
16.5.2 基于综合权衡的一箭双星发射流程优化决策 370
16.6 综合集成管理创新与经验总结 373
16.6.1 综合集成管理创新 373
16.6.2 综合集成管理经验 374
第17章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科技创新管理 377
17.1 科技创新管理概述 377
17.1.1 科技创新管理的内涵 377
17.1.2 科技创新管理的模式 378
17.1.3 科技创新管理的方法 379
17.2 科技创新战略 380
17.2.1 融合创新战略 380
17.2.2 集成创新战略 381
17.2.3 自主创新战略 382
17.2.4 二次创新战略 382
17.2.5 持续创新战略 383
17.3 科技创新人才管理 383
17.3.1 教育培训体制 384
17.3.2 人员激励制度 385
17.3.3 绩效考核制度 386
17.3.4 创新团队建设 388
17.4 科技创新文化管理 391
17.4.1 创新文化管理内涵 391
17.4.2 创新文化管理过程 392
17.4.3 北斗创新文化设计 394
17.5 科技创新知识管理 395
17.5.1 合作研发知识创新管理机理 396
17.5.2 知识创新管理的实施 397
17.6 科技创新管理机制设计和经验总结 398
17.6.1 科技创新管理组织体制设计 398
17.6.2 科技创新竞争机制设计 399
17.6.3 科技创新管理经验总结 399
附录 缩略语 401
参考文献 405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