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基础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景熙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1 电子政务概述 1

1.1 电子政务概念 1

1.2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2

1.3 电子政务的特点 3

1.4 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因 4

1.5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5

1.5.1 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般历程 5

1.5.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6

1.5.3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 9

1.5.4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10

1.6 我国新时期的电子政务发展 11

1.6.1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11

1.6.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12

1.6.3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 13

1.7 电子政务的主要形式 13

思考题 15

2 电子政务技术基础 16

2.1 网络基础知识 16

2.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 16

2.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7

2.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9

2.1.4 网络协议 20

2.1.5 计算机网络软件 21

2.2 互联网简介 21

2.2.1 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22

2.2.2 互联网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3

2.2.3 IP地址 24

2.2.4 域名系统 25

2.2.5 互联网接入方式 27

2.2.6 内联网和外联网 28

2.3 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 29

2.3.1 无线网络 29

2.3.2 移动通信 30

2.4 网络服务及常用工具 31

2.4.1 万维网服务 31

2.4.2 电子邮件服务 31

2.4.3 文件传输服务 32

2.4.4 远程登录服务 32

2.4.5 网络常用工具 33

2.4.6 EDI技术 34

2.5 电子政务中网络与信息安全 36

思考题 38

3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架构 39

3.1 电子政务系统概念 39

3.2 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 39

3.2.1 电子政务系统简述 39

3.2.2 电子政务系统的特征 41

3.4 电子政务系统的概念框架 45

3.4.1 系统概念框架简介 45

3.4.2 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架构 45

3.5 电子政务系统接口 47

3.5.1 政务系统公众接口的特征 47

3.5.2 业务应用层的关联模型 48

3.6 政务系统信息资源架构 49

3.6.1 统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 50

3.6.2 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与集成 51

3.7 政务服务的相关技术 51

3.7.1 门户(Portal)技术 51

3.7.2 Web服务(Web Services) 51

3.7.3 目录服务 52

3.8 电子政务系统服务模型 52

3.8.1 电子政务系统服务流程 52

3.8.2 电子政务行政层级模型 53

3.8.3 政务平台的构建模式 54

3.9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总体架构 55

3.10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架构 56

3.10.1 政务数据共享流程 56

3.10.2 电子政务应用集成模式 57

3.11 政务服务的网上支付体系架构 58

3.12 电子政务系统架构设计的一般要求 59

思考题 59

4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60

4.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概述 60

4.2 电子政务标准化概述 60

4.2.1 标准化的定义 60

4.2.2 标准化的原理与方法 60

4.2.3 标准化的层级范围 61

4.2.4 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的目的 61

4.2.5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 62

4.3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框架 63

4.3.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63

4.3.2 电子政务标准化内容 64

4.4 电子政府数据资源标准 65

4.4.1 电子政务数据资源的特殊性 65

4.4.2 电子政务数据资源标准化体系 65

4.5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 67

4.5.1 电子政务标准化过程的特点 67

4.5.2 电子政务标准化过程体系 67

4.6 ISO/IEC 20000在电子政务标准化中的应用 69

4.6.1 ISO/IEC 20000简介 69

4.6.2 ISO/IEC 20000的作用 69

4.6.3 ISO/IEC 20000的内容 70

4.6.4 ISO/IEC 20000的实施 72

4.7 其他相关政务标准体系 74

4.7.1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74

4.7.2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75

思考题 75

5 政务信息资源的形态、加工和语义处理 76

5.1 概述 76

5.2 数据、信息与知识 76

5.2.1 政务系统中的资源形态 76

5.2.2 数据、信息与知识模型 76

5.3 电子政务基础数据资源与标准化 79

5.3.1 政务术语与概念标准化 79

5.3.2 基础数据标准化 80

5.3.3 基于概念的资源描述 80

5.4 语义计算 81

5.4.1 基于自然语言的资源处理技术 81

5.4.2 汉语分词与专业语料库 82

5.4.3 语义计算的应用 82

5.5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 86

5.5.1 传统三层架构系统模型的缺陷 86

5.5.2 智能数据操作层架构 87

5.6 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功能 90

5.6.1 自动相关链接 90

5.6.2 形成自动摘要 91

5.6.3 内容匹配 92

5.6.4 信息获取和检索 92

5.6.5 自动内容综合与精练 93

5.6.6 自动语言探测 93

思考题 94

6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95

6.1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概述 95

6.1.1 分类简述 95

6.1.2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95

6.2 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原理 95

6.2.1 信息资源的基本分类原理 95

6.2.2 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原则 97

6.3 政务信息分类系统 97

6.3.1 政务信息分类技术架构 97

6.3.2 四种政务资源分类和编码结构 98

6.3.3 面向资源共享的政务信息分类体系 101

6.4 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102

6.4.1 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架构 102

6.4.2 分类层级与结构 103

6.4.3 主题分类 104

6.4.4 其他主题政务分类标准 107

6.5 信息资源的自动分类 109

6.5.1 信息资源自动分类概述 109

6.5.2 自动分类技术的需求背景 110

6.5.3 自动分类算法简介 110

6.5.4 自动分类技术的特点 115

6.5.5 自动分类法在政务资源分类应用中的特点 116

6.5.6 人工分类与自动分类的比较 116

思考题 117

7 政务信息资源编目与目录体系 118

7.1 政务信息资源编目 118

7.1.1 政务信息资源编目概述 118

7.1.2 政务信息资源编目内容 118

7.1.3 政务信息资源编目流程 119

7.2 政务信息资源调查内容 122

7.2.1 政务信息资源调查模板 122

7.2.2 政务信息资源编目 123

7.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124

7.3.1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概述 124

7.3.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内容 124

7.3.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供需构成 125

7.4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功能 126

7.4.1 信息资源的组织 127

7.4.2 信息资源目录的接口 127

7.4.3 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 127

7.4.4 信息资源的发现与定位 127

7.4.5 信息资源的集成 127

7.4.6 政务协同的实现 127

7.4.7 专题化与个性化资源定制 128

7.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管理 128

7.5.1 编目管理 128

7.5.2 注册管理 128

7.5.3 要素与过程管理 128

7.6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工作流程 130

7.6.1 常规作业流程 130

7.6.2 共享交换作业流程 130

7.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 131

7.7.1 一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 131

7.7.2 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架构 132

7.7.3 分级管理内容 133

7.7.4 政务资源目录体系技术管理要求 133

7.7.5 目录体系的编制与扩充 135

思考题 136

8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137

8.1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概述 137

8.2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资源架构 137

8.2.1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基础 137

8.2.2 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条件 138

8.3 参与整合共享的数据类型 138

8.3.1 元数据 138

8.3.2 数据元 146

8.3.3 主数据和参考数据 147

8.3.4 业务数据 155

8.3.5 指标数据 156

8.4 共享政府数据词典 156

8.4.1 电子政务数据字典 156

8.4.2 数据字典的内容 156

8.4.3 电子政务数据字典的分类 157

8.5 共享数据分类与编码 158

8.5.1 共享编码的数据分类 158

8.5.2 数据编码 158

8.6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共享交换 159

8.6.1 面向共享交换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概念 159

8.6.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交换体系 159

思考题 161

9 政务数据质量管理 162

9.1 政务数据质量管理概述 162

9.2 政务数据质量管理概念 162

9.2.1 政务数据质量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162

9.2.2 政务数据质量管理方法 163

9.2.3 政务数据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目标 164

9.3 政务数据质量管理内容 164

9.3.1 数据质量管理活动框架 164

9.3.2 政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象、参与者、工具与测量体系 165

9.3.3 数据质量的供给、输入与成果 166

9.4 政务数据质量体系 166

9.4.1 质量体系概述 166

9.4.2 政务数据质量指标 166

9.4.3 元数据质量管理 172

9.5 政务数据质量治理 173

9.5.1 数据质量治理概述 173

9.5.2 政务数据质量治理的流程 174

9.5.3 政务系统内外部的数据质量治理 174

9.6 政务大数据质量管理简述 176

9.6.1 传统环境与大数据环境的需求差异 176

9.6.2 大数据导致的数据质量管理变化 177

9.6.3 大数据分析的质量管理需求 178

思考题 178

10 聚类分析 180

10.1 聚类分析概述 180

10.2 政务数据聚类分析 181

10.2.1 政务领域的聚类分析需求 181

10.2.2 聚类分析的优点 181

10.2.3 聚类分析的一般方法 182

10.2.4 聚类分析方法的特征 186

10.2.4 聚类分析的性能 186

10.2.5 聚类分析的形式 187

10.3 聚类可视化 188

10.3.1 聚类可视化的需求 188

10.3.2 二维政务信息聚类分析 189

10.3.3 三维政务信息聚类分析 191

10.4 聚类分析的综合应用 192

10.4.1 聚类分析嵌入个人作业平台 192

10.4.2 聚类与分类结合 193

思考题 194

11 政务信息代理服务 195

11.1 政务信息代理概述 195

11.2 政务信息代理功能 195

11.2.1 信息代理概述 195

11.2.2 信息代理的框架与流程 196

11.2.3 信息代理的特点 197

11.3 代理机制的建立 198

11.3.1 电子政务的代理需求 198

11.3.2 代理机功能实例 199

11.4 代理服务简介 200

11.5 专家聚集 203

11.6 信息代理的发展 204

思考题 205

12 电子政务网站建设 206

12.1 电子政务网站概述 206

12.2 政府网站的一般要求 206

12.3 政府网站建设要点 206

12.3.1 设计原则 206

12.3.2 职责分工 207

12.3.3 政府网站的开设与整合 208

12.4 政府网站的基本功能与要求 208

12.4.1 栏目与频道设置 208

12.4.2 解读与回应要求 210

12.4.3 办事服务 210

12.4.4 公众互动交流 211

12.4.5 集约共享 211

12.4.6 共享共用信息资源 212

12.4.7 政务服务创新 212

12.4.8 多渠道拓展 213

12.4.9 安全要求 213

12.4.10 机制保障 214

12.5 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215

12.5.1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 215

12.5.2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栏目设置 216

12.6 在线服务 217

12.6.1 在线服务的要求 217

12.6.2 在线服务的构成和实现方式 217

12.6.3 在线服务的内容组织 218

12.7 公众参与 218

12.7.1 公众参与栏目的要求 218

12.7.2 公众参与栏目的建设 218

12.8 网站页面设计 219

12.9 政府网站技术性能 219

12.10 政府网站安全 220

12.10.1 政府网站的物理安全 220

12.10.2 政府网站的网络安全 220

12.10.3 政府网站的系统安全 220

12.10.4 政府网站的应用安全 220

12.10.5 政府网站的数据安全 221

12.11 政府网站管理制度 221

12.11.1 政府网站组织管理制度 221

12.11.2 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制度 221

12.11.3 政府网站公众参与制度 221

12.11.4 政府网站技术运维管理制度 221

12.11.5 政府网站安全管理制度 222

12.11.6 其他相关制度 222

思考题 222

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223

13.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 223

13.1.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定义 223

13.1.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涵 224

13.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 224

13.2 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基本框架 225

13.2.1 国外相关绩效评估框架 225

13.2.2 国内部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 226

13.2.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类型 226

13.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228

13.3.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与流程 228

13.3.2 评估方法、报告与成果 229

13.3.3 评估基准 229

13.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230

13.4.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简介 230

13.4.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230

13.4.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31

13.4.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232

13.4.5 部委、省、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 236

13.4.6 质量-效益型(质效型)电子政务运维管理指标体系 236

思考题 238

14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 239

14.1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简介 239

14.2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基本内容 239

14.2.1 体系目标 239

14.2.2 重点任务 240

14.2.3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 241

14.2.4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用户的注册和认证体系 242

14.3 政务服务信息的汇聚、发布与提供 244

14.3.1 需求侧(面向社会) 244

14.3.2 供给侧(面向政府) 245

14.3.3 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办理 248

思考题 263

15 政务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与整合 264

15.1 政务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与整合概述 264

15.2 政务数据资源互联互通 264

15.2.1 统一数据交换 265

15.2.2 平台架构及功能 269

15.3 备份机制及运行保障 270

15.4 各地区现有政务服务相关业务办理系统对接 270

15.4.1 分类、分层级对接 270

15.4.2 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对接 270

15.4.3 数据交换内容 271

15.5 省级平台与国务院部门相关系统数据对接 272

15.6 基础资源库共享共用 273

15.6.1 共享共用模式 273

15.6.2 访问方式和访问流程 274

15.6.3 基础资源目录管理 275

15.7 建立数据共享利用的管理机制 276

15.8 关键保障技术 276

15.8.1 平台支撑技术 276

15.8.2 平台保障技术 280

15.9 网上政务服务的监督考核 281

思考题 282

附录一 2017年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部委) 283

附录二 2017年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省级) 285

附录三 2017年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市级) 287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