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69岁,再次披挂上阵 1
久违23年的最高营业额 5
袭击日立的金融危机浪潮 9
“川村隆,回到日立公司吧!” 12
庄山和川村隆,不同的性格 15
直言不讳的第二个人 19
六人决策小组形成 21
支撑川村隆的“寅次郎”信念 24
第二章 “不沉之舰”的黄昏 27
失去竞争力的日本联合大企业 31
“不幸运”的社长——古川一夫 37
被质疑的新生日立 40
“替换产业”的难题 43
汽车事业部赤字过大 47
第三章 白手起家的管理层 53
阻碍100%子公司化的“日立时间” 57
来自子公司的抱怨 60
寻求公司成长的原型 64
横向联合,实现节能50% 67
最大的难关——改革效率低下的营业部门 69
接下来的难题是财政急速恶化 73
每股230日元的股价实在是太低了 76
在投资人一片责难声中改变的管理层 82
第四章 “三大家”的脱胎换骨 85
自主权迥异的公司内部等级制 92
合作公司社长们的改变 95
提出自主独立想法的“三大家” 98
致力于吞并日立金属的川村隆 102
“希望可以成为公司的副社长” 105
日立金属和日立电线,因缘际会的邂逅 109
第五章 铁腕中西宏明的凯旋 113
一度想退出社长的比赛 117
持续赤字的北美HDD事业 120
“我是迈拓公司最讨人嫌的家伙” 123
日立GST获1900亿日元的销售利润 126
第六章 基础设施出口的领军者 131
老朽化的英国铁路 136
在英国车辆订单上惨败 139
英国海军出身的日立英国雇员 142
来自英国首相的赞赏 145
二·二六事件 149
“通过日本制造” 152
第七章 全球化从网罗人才开始 155
最先进的管理体制 159
破例的“女性录用承诺” 167
畅所欲言的董事会 170
转型成功的日立数据系统 174
开拓新兴国家的先头部队——日立建机 178
构建二十五万人的集团数据库 183
第八章 日立下一代接班人 187
东原敏昭带领下的日立工业设备技术公司 192
马尔代夫的海洋深层水 196
尾声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