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编 19
第一章 北大荒诗歌论 19
第一节 公共写作:北大荒诗歌的时代印痕 21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牧歌:新乡土诗歌 28
第三节 昨日故旧:记忆中的北大荒 36
第二章 以边缘的名义,彰显诗歌的贵族气质——黑龙江汉语新诗民刊概观 39
第一节 《剃须刀》 40
第二节 《东北亚》 44
第三节 其他诗歌民刊 47
第三章 新世纪新诗中的哈尔滨书写 49
第一节 宏大乐观叙事:哈尔滨的一个历史面孔 50
第二节 漂泊的灵魂:哈尔滨的历史深度 57
第三节 消失的记忆:该怎么思考未来 67
第四章 哈尔滨写作与汉语新诗 70
第一节 都市诗:哈尔滨写作的意义 70
第二节 现代叙事:城市诗的哈尔滨面影 71
第三节 复杂而综合:哈尔滨新诗的写作 75
第四节 结语 79
第二编 85
第五章 论李琦的诗 85
第一节 家庭抒写:伦理亲情的温柔抚摸 86
第二节 阳光书写:女性诗的另一副面孔 91
第三节 地域书写:塞外风情的着力者 96
第六章 静默地谛视世界——论张曙光的诗 100
第一节 90年代的诗歌选择 100
第二节 一个人的诗学世界 102
第三节 超越个人化写作的诗学 110
第七章 论桑克的诗 115
第一节 叙事:有节制的抒情 115
第二节 亲缘叙述:品味周围的诗歌 120
第三节 温婉笔墨:沉思人生的书写 122
第八章 论马永波的诗 129
第一节 自我指涉:新诗的一种叙述样式 131
第二节 元诗歌:一种深入的诗歌计划 135
第三节 结语 138
第九章 沉入雪夜的静思——论朱永良的诗 139
第一节 书斋里的诗意谱写 140
第二节 从爱情的青春到沉思的中年:叙述风格的转变 143
第三节 光阴如绵:超越时间的意义 146
第四节 学者诗:北方冬夜的思索者 149
第十章 读札两则:冯晏诗集《镜像》与包临轩的《高纬度的雪》 152
第一节 “智性写作”的新景象——冯晏诗集《镜像》读札 152
第二节 假寐中的城市想象——包临轩《高纬度的雪》阅读札记 160
第十章 杨勇诗歌印象 167
第一节 回望故乡:羁旅的意义 168
第二节 古意今释:汉语新诗的一种可能性写作 171
第三节 超越性写作:关注日常的意义和方法 173
第三编 181
第十二章 我们都是现代诗的拓荒者——对话桑克 181
第十三章 认知新诗的一种方法——对话张曙光 195
第十四章 边地的诗意徜徉——对话李琦 204
第十五章 夜空下闪烁的忧郁月光——对话冯晏 211
第十六章 冬天,来自雪国的诗讯——对话潘红莉 225
第十七章 诗歌的塞外行者——访诗人庞壮国 233
第十八章 诗歌家园守望者——对话潘永翔 240
第十九章 书斋里的思想者——访诗人朱永良 247
第二十章 绿皮火车上的雪与月亮——杨河山访谈录 256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