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什么是批判理论 5
1.2 批判理论与卡尔·马克思 9
1.3 法兰克福学派 21
1.4 与法兰克福学派相联系的其他批判理论 25
1.5 法兰克福学派和海德格尔的哲学 30
1.6 本书的章节 38
2 作为交往学者的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文化和数字劳动 46
2.1 引言 46
2.2 工作和交往 51
2.3 劳动和意识形态 62
2.4 结论 67
3 阿多诺和知识批判理论 71
3.1 引言 71
3.2 阿多诺—媒体悲观主义者? 72
3.3 卢卡奇和阿多诺:艺术和知识的理论 79
3.4 知识的辩证法 88
3.5 结论 96
4 马尔库塞和社交媒体 101
4.1 引言 101
4.2 马尔库塞和电子计算机(the computer) 103
4.3 马尔库塞、黑格尔的辩证法和社交媒体 106
4.4 马尔库塞和社交媒体上的数字劳动 112
4.5 马尔库塞、意识形态和社交媒体 118
4.6 马尔库塞、本质逻辑和社交媒体 125
4.7 结论 131
5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霍耐特对卢卡奇的物化和异化理论的阐释 137
5.1 引言 137
5.2 卢卡奇的物化和异化理论 138
5.3 霍耐特在承认批判理论中对卢卡奇物化概念的解释 142
5.4 走向作为社会合作理论的道德唯物主义 147
5.5 媒体、异化和道德 152
5.6 结论 155
6 超越哈贝马斯:反思交往批判理论 158
6.1 引言 158
6.2 经济还原主义:索恩-雷特尔 159
6.3 文化还原主义:让·鲍德里亚 162
6.4 劳动/交往二元论:哈贝马斯 166
6.5 劳动和交往的辩证法:维果茨基、伏罗希洛夫、罗西-兰迪和威廉斯 170
6.6 走向辩证的交往批判理论 174
7 结论 185
7.1 起点:马克思 185
7.2 卢卡奇:目的论假设 186
7.3 阿多诺:知识辩证法 188
7.4 马尔库塞:元-辩证法和本质的辩证逻辑 189
7.5 霍耐特:承认批判理论、异化和物化 191
7.6 超越哈贝马斯的交往批判理论 192
7.7 走向辩证的交往批判理论 192
索引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