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翻译的界定 4
二、文化选择中的主体建构 11
三、研究现状 22
四、文学史视野中的翻译动机:对象、视角、方法与论题 31
上篇 41
第一章 从“律德来久”到“文学”:新文学观念的形成 41
第一节 “literature”的移用与文学革命的发动 42
第二节 文学革命思路的调整 46
第三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 49
第四节 新文学建设方案中的翻译 62
第二章 由白话而欧化:翻译与新文学的语言方案 68
第一节 文学变革与语言变革的合流 69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化与“欧化”的提出 93
第三节 新文学的欧化语实验 115
第三章 翻译与新文体的创造 128
第一节 多重翻译策略中的诗体探索 129
第二节 “Poem”与“Poem in Prose”之辨析 156
第三节 “Short story”及其不满 167
第四节 “Essay”与传统资源之消长 179
第五节 “易卜生热”之后戏剧的困境 187
下篇 199
第四章 再造文明:社会改良中的文学改良 199
第一节 真国民:社会改良的精神基础 200
第二节 新文体:社会改良的交流机制 206
第三节 实验主义:再造文明的理论依据 211
第四节 “好政府主义”:再造文明的制度保障 217
第五章 文化比较中的历史危机与救赎 223
第一节 作为新伦理的科学 224
第二节 “比较既周,爰生自觉”:比较文化视野与翻译的使命 227
第三节 “内曜”与“心里的烦闷” 232
第四节 “反诸己”与世界主义 247
第六章 从“人的文学”到“为人生”的文学 261
第一节 “新民”思潮下的早期翻译 263
第二节 “移情”与文学的“趣味” 275
第三节 善种学与“人的文学” 282
第四节 “为人生”与翻译的使命 293
第七章 “红男绿女之小说”中的“文学” 307
第一节 滑稽消遣中的人生警示 309
第二节 以正面形象“作个人之志气” 323
第三节 以负面形象“输荡新机” 329
第四节 以“正轨”“救说部之流弊” 337
第五节 以“意识情感怀抱”藏纳于文 342
第八章 世界文学版图中的艺术与理想 349
第一节 培育“社会种子” 349
第二节 知识与价值:多重空间之间的纠葛 358
第三节 主潮之外的世界文学版图 373
第四节 描写方法的模范:自然主义 395
第五节 使人不失望:从表象主义到新浪漫主义 403
第九章 “风韵译”与新文学的身份 421
第一节 “风韵译”的诗学阐释 421
第二节 “风韵译”的主体策略及其论争 433
第三节 翻译主体与新文学的身份想象 444
结语 455
参考文献 459
后记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