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近现代文化转型中书法背景探讨 2
第二节 新式学堂对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构建的影响与作用 6
第三节 现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的初成体系 17
第四节 现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的成熟体系 20
第五节 立体、多元、复合架构的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体系 24
上编 近现代高等书法教育 43
第一章 李瑞清 43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体系构建者 44
第二节 《玉梅花庵论篆》的学术史价值 47
第三节 “求篆于金,求石于分”对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创作学术史的重要作用 53
第四节 余论 58
第二章 蔡元培 73
第一节 美育学说奠基中国近代艺术美学史根基 74
第二节 教育学说在近代中国艺术美育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价值 76
第三节 “书法专科”教育思想对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史学科构建的引领 80
第四节 余论 83
第三章 胡小石 92
第一节 开创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体系课程新结构 93
第二节 独特书学思想在理论课程传授中的学术内涵 97
第三节 传承、创新创作思想在实践课程传授中的典范意义 106
第四节 余论 111
第四章 沈尹默 122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身体力行的活动家 123
第二节 “二王”帖学传承发展的大家 126
第三节 彰显帖学思想的书法艺术成就 130
第四节 余论 133
第五章 潘天寿 142
第一节 思想家的智慧与艺术家的韬略 143
第二节 花鸟画构图大美学 145
第三节 尚拙求变书法篆刻艺术成就 150
第四节 书法篆刻成就及理论研究 152
第五节 余论 157
下编 当代高等书法教育 165
第六章 陆维钊 16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为本的艺术教育思想 166
第二节 《书法述要》的道体观 171
第三节 “蜾扁体”书法创新性价值 174
第四节 书法艺术创作成就 177
第五节 余论 178
第七章 沙孟海 183
第一节 多元结构的书学理论 184
第二节 北碑南帖视野中的沙孟海书法成就 192
第三节 独立印学思想体系 194
第四节 风格独具的篆刻艺术成就 202
第五节 余论 213
第八章 诸乐三 228
第一节 见证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三次重大转折期 228
第二节 书法艺术创作成就 231
第三节 余论 232
第九章 徐无闻 237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学科体系学位教育的中坚 238
第二节 学术、艺术创作成就 241
第三节 余论 243
第十章 与高等书法教育有关联的艺术家 249
第一节 李健的书法教育活动及书法创作 249
第二节 吕凤子与高等书法教育 251
第三节 沈子善与高等书法教育 254
第四节 李叔同的书法教育活动及创作 256
第五节 祝嘉与高等书法教育 260
第十一章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书法教育 266
第一节 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教育 266
第二节 西南师范大学的书法教育 271
第三节 南京师范大学的书法教育 273
第四节 吉林大学的书法教育 276
第五节 上海的高等书法教育 277
第六节 台湾、香港、澳门的书法教育 280
第十二章 艺术关怀中的高等书法教育 283
第一节 中国美术学院的书法教育 283
第二节 南京艺术学院的书法教育 286
第三节 中央美术学院、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的书法教育 288
附编 290
二十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大事年表 291
参考书目 327
福祉代后记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