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储层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
1.1 地质层次律 1
1.1.1 宇宙与地球的层次性特征 1
1.1.2 地质系统层次性的哲学思考 4
1.1.3 地质层次的划分原则 5
1.1.4 地质层次律的规律 7
1.1.5 地质层次律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 9
1.2 储层层次分析法原理 10
1.2.1 层次表征与层次建模的理论依据 10
1.2.2 层次分析的目的 11
1.2.3 储层层次分析的基本思路 11
1.3 储层层次划分与对比方法 15
1.3.1 储层层次划分与对比的沉积学基础 15
1.3.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思路 16
1.3.3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17
1.4 坪北油田长4+5段—长6段油层组基准面旋回层次分析 22
1.4.1 基准面旋回的层次划分 22
1.4.2 长4+5段—长6段油层组的层次划分与对比 24
1.5 双河油田泥质隔层的层次分析 27
1.5.1 隔层层次分析的原理 27
1.5.2 隔层层次划分 28
1.5.3 隔层层次描述 28
1.5.4 隔层层次解释 31
1.5.5 隔层层次预测 32
1.6 马厂油田储层层次结构分析 34
1.6.1 马厂油田储层层次划分 34
1.6.2 层次实体分析 34
1.6.3 单砂体储层建筑结构模型 36
1.7 周清庄生物屑灰岩储层的定量层次分析 38
1.7.1 地质背景 38
1.7.2 储集体规模预测 38
1.7.3 储层非均质性层次分析 39
1.8 低效气藏成因层次剖析 43
1.8.1 第1层次:生产层面 43
1.8.2 第2层次:现今地质特征层面 44
1.8.3 第3层次:历史地质成因层面 46
1.8.4 第4层次:预测层面 47
参考文献 48
第2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52
2.1 基准面及基准面升降原理 53
2.1.1 基准面的概念及其沿革 53
2.1.2 基准面的影响因素 54
2.1.3 基准面的运动 63
2.1.4 基准面旋回与层因层序 66
2.2 坪北油田长6段油层组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67
2.2.1 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68
2.2.2 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与地层格架 70
2.3 钟市油田潜江组含盐层系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71
2.3.1 基准面旋回识别 72
2.3.2 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75
2.3.3 层序格架内砂体分布 76
2.4 基准面旋回层序内河道砂体形态特征分析 78
2.4.1 基准面旋回划分 79
2.4.2 河道砂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81
2.4.3 砂体几何形态及其变化规律 81
2.5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1~5砂组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84
2.5.1 水下扇储层基准面旋回识别 85
2.5.2 测井基准面旋回识别 89
2.5.3 层序对比及地层格架的建立 90
2.5.4 基准面旋回内砂体展布规律 90
2.6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6~10砂组基准面旋回内储层非均质性 92
2.6.1 储层层序地层格架 92
2.6.2 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特性 94
2.6.3 基准面旋回内原始储量分布特征 99
2.6.4 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砂体开发响应及剩余油分布 99
参考文献 102
第3章 现代沉积调查与沉积模拟 106
3.1 长江荆江段马羊洲现代沉积调查 106
3.1.1 马羊洲南缘沉积特征 107
3.1.2 马羊洲支汊河床沉积特征 109
3.1.3 层理特征及其成因 113
3.1.4 讨论 114
3.2 洞庭湖和鄱阳湖现代沉积调查 115
3.2.1 洞庭湖现代三角洲沉积 116
3.2.2 鄱阳湖现代三角洲沉积 119
3.2.3 浅水三角洲砂体形态成因探讨 123
3.3 物理沉积模拟实验 125
3.3.1 沉积模拟实验概况 125
3.3.2 沉积模拟实验装置 130
3.3.3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模拟实验模型 131
3.3.4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模拟实验 137
3.3.5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模拟结果分析 142
3.3.6 大面积砂岩形成控制因素和形成模式 149
3.4 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159
3.4.1 河口区水动力特征 160
3.4.2 水力学数值模拟方法 161
3.4.3 模型设置 163
3.4.4 模型计算结果 166
3.5 地层基准面旋回的一维定量模型 176
3.5.1 定量模型建立的依据和假设 176
3.5.2 定量模型的建立 177
3.5.3 模型分析 179
3.5.4 应用与讨论 181
参考文献 183
第4章 沉积储层露头调查 186
4.1 概述 186
4.1.1 露头研究的特点 186
4.1.2 露头的研究方法 187
4.1.3 露头调查的内容与实施 188
4.2 河南桐柏栗园扇三角洲露头调查及其对地下地质分析的启示 189
4.2.1 栗园扇三角洲露头沉积特征 189
4.2.2 沉积建筑结构特征 196
4.2.3 沉积机理与建筑结构要素叠置组合方式 199
4.2.4 对地下储层建筑结构分析的启示 200
4.3 青海油砂山油田第68层分流河道砂体解剖学 201
4.3.1 砂体沉积地质背景 201
4.3.2 岩石相类型及其组合 202
4.3.3 界面层次与建筑结构 203
4.3.4 储层地质模型比较 205
4.4 延河剖面的沉积特征 206
4.4.1 延河剖面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207
4.4.2 岩石相类型和成因相特征 211
4.5 延河谭家河剖面储层沉积学解剖 218
4.5.1 地层分层精细描述 218
4.5.2 分层沉积环境分析 221
4.5.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对比 224
4.5.4 成因砂体的连续性 227
4.5.5 谭家河剖面西段 231
4.5.6 谭家河东延河北岸河口坝体系精细解剖 231
4.6 延河朱家湾剖面储层沉积学解剖 232
4.6.1 沉积相分析 232
4.6.2 砂体连续性 235
4.6.3 层序地层学特征 236
4.6.4 朱家湾村北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体系中的侧积体 238
4.7 延河张家滩中学东剖面储层沉积学解剖 239
4.7.1 剖面描述 239
4.7.2 层序地层特征 242
4.8 延河剖面其他典型露头储层沉积学解剖 243
4.8.1 张家滩东剖面 243
4.8.2 枣林村剖面 246
4.8.3 芝王川剖面 248
4.9 露头信息对研究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的启示 248
4.9.1 来自露头的证据 249
4.9.2 来自地下的证据 250
4.9.3 席状砂的形成过程 250
4.9.4 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的建筑结构与非均质性 251
参考文献 252
第5章 高含水油田储层地质知识库研究 254
5.1 地质知识库的概念 254
5.1.1 地质知识库的基本概念 254
5.1.2 地质知识库的知识来源 255
5.1.3 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库步骤和基本内容 261
5.1.4 不同知识获取方法比较 262
5.2 基于露头测量获取三角洲砂体地质知识库 263
5.2.1 露头测量方法与内容 263
5.2.2 露头剖面岩石相知识 264
5.2.3 不同岩石相的孔隙度与渗透率 264
5.2.4 砂体构成及形态特征 265
5.2.5 砂体的宽厚比关系 267
5.2.6 砂体的孔渗特征 268
5.2.7 原型模型的构建 269
5.3 应用密井网地层对比获取扇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 270
5.3.1 建库流程 270
5.3.2 岩电关系知识 275
5.3.3 岩石相规模知识 286
5.3.4 单砂体规模 293
5.4 基于卫星遥感照片建立地质知识库 295
5.4.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沉积体几何形态参数测量 296
5.4.2 点坝砂体几何学参数 300
5.5 基于沉积模拟实验获取河口坝地质知识库 303
5.5.1 知识库参数及其获取方法 303
5.5.2 定量几何形态参数特征 304
5.6 Lidar技术在地质知识库建立中的应用 307
5.6.1 Lidar技术的研究进展 307
5.6.2 Lidar技术原理 308
5.6.3 Lidar技术特点 309
5.6.4 Lidar资料采集与处理 310
5.6.5 Lidar资料应用 311
5.7 虚拟地质露头——全新的地质知识库 312
5.7.1 虚拟地质露头原始信息获取 312
5.7.2 虚拟地质露头建立 312
5.7.3 虚拟地质露头的应用 313
5.8 服务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知识库软件平台 314
5.8.1 服务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新型地质知识库表现形式 314
5.8.2 地质知识库软件系统 317
参考文献 321
第6章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324
6.1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324
6.1.1 储层建筑结构 324
6.1.2 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 326
6.1.3 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法 332
6.2 现代河流江心洲的建筑结构分析 333
6.2.1 江心洲沉积的岩石相及其组合 334
6.2.2 江心洲沉积的上部层序 336
6.2.3 江心洲沉积的建筑结构要素 337
6.3 南襄盆地西大岗剖面砂体建筑结构特征 338
6.3.1 砂体沉积特征 338
6.3.2 沉积界面与沉积事件 339
6.3.3 砂体建筑结构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340
6.3.4 问题讨论 340
6.4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341
6.4.1 储层双河油田层次划分 341
6.4.2 岩石相与建筑结构要素的岩电特征 344
6.4.3 建筑结构要素预测模型的建立 353
6.4.4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建筑结构特征 359
6.5 大庆油田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366
6.5.1 大庆长垣PI3小层辫状河储层沉积机理 366
6.5.2 建筑结构要素识别 370
6.5.3 建筑结构要素的内部构成分析 376
6.6 大庆油田高弯曲流河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380
6.6.1 高弯曲流河的沉积机理 380
6.6.2 单一河道的建筑结构解剖 384
6.6.3 点坝的建筑结构解剖 390
6.7 大庆油田低弯曲流河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395
6.7.1 低弯曲流河的沉积机理 395
6.7.2 河道带建筑结构解剖 396
6.7.3 单期河道砂体建筑结构解剖 398
6.7.4 河道及砂体的接触关系 403
参考文献 404
第7章 储层相模式研究 407
7.1 渤海湾盆地浊积岩特征及其沉积模式 407
7.1.1 沾化凹陷渤南-区沟道化浊积岩沉积模式 407
7.1.2 东营凹陷河135及河110井区滑塌浊积岩沉积模式 411
7.2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水下扇沉积模式 412
7.2.1 岩石学特征 412
7.2.2 沉积特征 414
7.2.3 沉积模式 417
7.3 赵凹油田安棚深层系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417
7.3.1 相标志 418
7.3.2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420
7.4 泌阳凹陷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422
7.4.1 吉尔伯特模式遇到的挑战 423
7.4.2 沉积构造及其动力学解释 424
7.4.3 沉积层序特征 425
7.4.4 沉积机理 427
7.4.5 垂向层序的形成机理与模式 429
7.4.6 讨论 431
7.5 钟市油田潜江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432
7.5.1 岩石相 432
7.5.2 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433
7.5.3 沉积相模式 434
7.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434
7.6.1 浅水三角洲沉积亚相类型及特征 435
7.6.2 浅水型三角洲沉积模式 438
7.7 分流河道型和分流沙坝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439
7.7.1 河口区沉积特征 440
7.7.2 浅水三角洲的识别与砂体形态追踪 442
7.7.3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443
7.7.4 讨论 446
7.8 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447
7.8.1 叠覆式三角洲发育过程 448
7.8.2 叠覆式三角洲沉积模式 450
7.8.3 讨论 453
参考文献 457
第8章 储层成岩作用和质量评价 461
8.1 王官屯油田孔店组一段碎屑岩储层特征 461
8.1.1 储层 461
8.1.2 孔隙结构模式 465
8.2 南堡凹陷下第三系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66
8.2.1 岩矿特征 467
8.2.2 物性特征 467
8.2.3 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469
8.3 牛心坨油田牛心坨油层储集条件研究 471
8.3.1 砂体物性特征 472
8.3.2 砂岩孔隙结构特征 472
8.3.3 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474
8.4 赵凹油田安棚区深层系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475
8.4.1 孔隙结构特征 476
8.4.2 影响因素 478
8.4.3 储层综合评价 481
8.5 鄂尔多斯盆地葫芦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485
8.5.1 岩石学特征 486
8.5.2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86
8.5.3 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488
8.5.4 储层分类及评价 489
8.5.5 低渗储层成因分析 491
8.6 高含水期储层物性变化特征 492
8.6.1 岩石骨架结构变化 492
8.6.2 填隙物变化 492
8.6.3 孔喉网络变化 494
8.6.4 孔隙度、渗透率变化 494
8.6.5 润湿性变化 496
参考文献 496
第9章 储层隔夹层预测 498
9.1 隔夹层的概念 498
9.1.1 储层隔夹层的概念 498
9.1.2 储层隔夹层分类、特征及识别方法 499
9.1.3 储层隔夹层预测方法 501
9.2 基于砂泥岩剖面细分的隔层预测方法 501
9.2.1 基于砂泥岩剖面细分的隔层预测方法 501
9.2.2 实例研究 502
9.3 基于镶嵌技术的夹层预测方法 505
9.3.1 区域概况 505
9.3.2 储层结构解剖及夹层统计特征 505
9.3.3 夹层预测 507
9.4 曲流河点坝侧积层预测方法 510
9.4.1 曲流河点坝及其内部侧积层形成机理 510
9.4.2 曲流河点坝侧积层建立方法 511
9.4.3 曲流河点坝侧积层三维预测 514
9.5 辫状河心滩落淤层预测方法 515
9.5.1 预测原理 515
9.5.2 层次预测 516
9.6 油砂山泥岩隔层的分形分布特征 520
9.6.1 地质背景 520
9.6.2 资料采集 521
9.6.3 资料处理结果 521
9.6.4 泥岩层段的厚度分布 523
9.6.5 泥岩含量与自相似性 524
9.7 濮城油田隔夹层预测 525
9.7.1 油田概况 525
9.7.2 夹层特征 526
9.7.3 隔层分布特征 527
参考文献 528
第10章 储层沉积建模 530
10.1 基于两点统计的模拟方法 530
10.1.1 线性规划法变差函数拟合方法的改进 530
10.1.2 多物源条件下的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534
10.1.3 利用伪随机路径提高建模精度 537
10.1.4 基于信息度的储层建模后处理方法 540
10.2 基于目标的模拟方法 546
10.2.1 布尔模拟的几种改进 547
10.2.2 多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基于目标模拟方法 553
10.3 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方法 558
10.3.1 综合随机游走过程与多点统计模拟 558
10.3.2 多点地质统计算法Filtersim应用 562
10.4 基于过程的模拟方法 566
10.4.1 Alluvsim原理 566
10.4.2 Alluvsim应用 572
10.5 混合建模方法 575
10.5.1 建模思路及步骤 576
10.5.2 研究实例 576
参考文献 579
第11章 储层流动单元 583
11.1 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583
11.1.1 流动单元的基本概念 585
11.1.2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方法 589
11.1.3 流动单元研究的最新进展 594
11.2 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和对比 594
11.2.1 流动单元划分依据 594
11.2.2 流动单元划分原则 596
11.2.3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596
11.3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储层流动单元 599
11.3.1 理论依据 599
11.3.2 基本思路 601
11.3.3 濮53块沙二上2+3流动单元划分与对比 602
11.4 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储层流动单元的参数解释 608
11.4.1 测井曲线的区域化校正 608
11.4.2 解释对象的分类 609
11.4.3 解释方法 611
11.4.4 物性解释与结果对比 612
11.5 储层流动单元的分类 612
11.5.1 依据FZI进行流动单元分类 612
11.5.2 依据聚类分析进行流动单元分类 613
11.5.3 流动单元的综合分类 614
11.5.4 流动单元与储层沉积相的关系研究 615
11.6 双河油田储层流动单元分析 616
11.6.1 流动单元分析流程 616
11.6.2 储层物性特征 617
11.6.3 流动单元类型及其特征 618
11.6.4 未取心井流动单元识别 621
11.6.5 流动单元分布预测 621
11.6.6 流动单元模型 624
11.7 基于储层流动单元对濮53块沙二上2+3油组进行油层评价 625
11.7.1 流动单元分类 625
11.7.2 流动单元的预测 626
11.7.3 流动单元评价 629
11.8 基于GIS的流动单元研究 630
11.8.1 GIS辅助流动单元划分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631
11.8.2 WZ油田流动单元平面研究 632
参考文献 635
第12章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预测 638
12.1 剩余油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638
12.1.1 剩余油的概念 638
12.1.2 剩余油形成的控制因素 640
12.1.3 剩余油分类 641
12.1.4 剩余油研究方法 652
12.2 杏六中区不同时期测井剩余油分布分析 655
12.2.1 基础井网井水淹层解释分析 656
12.2.2 一次加密井网井水淹层解释分析 658
12.2.3 二次加密井网井水淹层解释分析 660
12.2.4 三次加密井网井水淹层解释分析 661
12.2.5 不同时期井网水淹情况变化分析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663
12.3 用数值模拟验证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666
12.3.1 模拟初始条件设定 667
12.3.2 平面概念模拟 667
12.3.3 剖面概念模拟 670
12.4 跃进Ⅱ号油田典型单元剩余油快速评价 673
12.4.1 评价方法 673
12.4.2 合采井单层产出和合注井单层注入量的计算 675
12.4.3 单一流动单元的潜力评价 678
12.5 杏六中区剩余油平面分布快速评价 680
12.5.1 剩余油平面分布快速评价原理 680
12.5.2 剩余油平面分布快速评价流程 681
12.5.3 杏六中剩余油平面分布研究 684
12.6 双河油田剩余油地质综合分析与挖潜 691
12.6.1 利用地质综合法分析剩余油的步骤 691
12.6.2 结构要素的开发特征 692
12.6.3 结构要素的井网完善性 700
12.6.4 潜力分析 705
12.6.5 挖潜措施 707
参考文献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