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谁是儿童 1
第二节 什么是哲学 3
第三节 对儿童学哲学的迷思与误解 7
第四节 本书的架构 11
第二章 儿童哲学的缘起、意涵与现状 13
第一节 儿童哲学的缘起与意涵 13
第二节 儿童哲学的目的 17
第三节 儿童哲学在美国 21
第四节 儿童哲学在欧洲——以丹麦为例 22
第五节 儿童哲学在中国大陆 26
第六节 儿童哲学在中国台湾地区 27
第三章 儿童哲学的理念与理论——理论与实践并重之课程设计 30
第一节 儿童哲学的理念 30
第二节 儿童哲学的预设 31
第三节 儿童哲学的思考 31
第四节 儿童哲学的教材 33
第五节 儿童哲学的教师 35
第六节 儿童哲学课程的设计与要求 36
第四章 儿童哲学与探究团体 39
第一节 探究团体是什么 39
第二节 儿童哲学探究团体中的师生 41
第三节 儿童哲学探究团体中的教室 42
第四节 儿童哲学探究团体中的语言习惯 43
第五章 儿童哲学与“苏格拉底对话” 46
第一节 “苏格拉底对话”的理念与背景 46
第二节 “苏格拉底对话”的理论根据 47
第三节 “苏格拉底对话”的程序 51
第四节 “苏格拉底对话”的特征 53
第五节 “苏格拉底对话”的规则 54
第六节 “苏格拉底对话”在儿童哲学可有的应用 55
第七节 “苏格拉底对话”的限制、意义与价值 58
第六章 儿童哲学的应用(一):伦理教育——以《偷·拿》一文为例 65
第一节 《偷·拿》一文的内容 65
第二节 流程 67
第三节 问题汇总 67
第四节 讨论记录示例 68
第七章 儿童哲学的应用(二):多元文化教育 74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社会 74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哲学基础 75
第三节 儿童哲学教材中的多元文化议题 77
第四节 以“尊重差异:颠覆传统之性别刻板印象”的课程为例的教材设计 78
第五节 多元社会中品德培育的展望 87
第八章 儿童哲学的应用(三):思考教育——以《谁大》一文为例 110
第一节 《谁大》一文的内容 110
第二节 问题讨论 112
第三节 学员反馈 115
第四节 活动检讨 116
第五节 同学反馈与感想 119
第九章 儿童哲学的实习:“儿童哲学营” 130
第一节 儿童哲学营的目的 130
第二节 儿童哲学营的对象 131
第三节 儿童哲学营的教材 132
第四节 儿童哲学营的教师 133
第五节 儿童哲学营的流程 133
第六节 儿童哲学营成果报告书范例 134
第十章 儿童哲学专题研究/小论文——《中外童书中的妈妈》 164
第一节 幼儿发展导论——妈妈与幼儿之关系 164
第二节 中外童书中妈妈的分类 168
第三节 东西方妈妈的影响 173
第四节 结论:妈妈的现代意义 185
附录一 儿童哲学推荐教材6篇 191
附录二 儿童哲学讨论记录5次 207
附录三 儿童哲学小说《灵灵》的主要人物侧写 233
附录四 儿童哲学小说《哲学教室》的主要人物侧写 243
参考书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