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2
第一章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
第一节 灸法的起源 2
第二节 灸法的发展 3
第三节 灸法的现状 6
第二章 灸法的治疗机理 8
第一节 温热刺激作用 8
第二节 药物治疗作用 9
第三节 经络调节作用 10
第四节 综合治疗作用 11
一、温热刺激与药物作用 12
二、温热刺激与经络的调节作用 12
三、经络与药物的关系 12
第三章 灸法的特点与作用 13
第一节 灸法的特点 13
一、疗效确切,适应证广 13
二、简便节 约,方便及时 14
三、易学易用,便于推广 14
四、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14
第二节 灸法的作用 15
一、温经散寒,疏风解表 15
二、行气通络,温经逐痹 15
三、消瘀散结,祛痰除湿 16
四、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16
五、拔毒泄热,止痛生肌 16
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17
第四章 热证可灸刍议 18
一、皮肤之热,导而出之 18
二、经络之热,温而通之 18
三、脏腑之热,引而泄之 19
第五章 灸法的分类 21
一、艾灸法 21
二、非艾灸法 22
第六章 灸用材料与制作 23
第一节 施灸常用材料 23
一、艾的生长与形态 23
二、艾的功能与作用 24
三、艾的保管与存放 25
第二节 灸用材料的制作 26
一、艾绒的特点 26
二、艾绒的制备 26
三、艾炷和艾条的制备 28
四、部分灸法材料的制备 30
第七章 常用灸法 35
第一节 艾灸法 35
一、艾炷直接灸法 35
二、艾炷隔物灸法 38
三、艾条悬灸法 45
四、艾条隔物悬灸法 50
五、艾条压灸法 53
六、铺灸法 57
七、艾灸器灸法 60
八、温针灸法 65
第二节 非艾灸法 67
一、线灸法 67
二、条灸法 72
三、仪器灸法 75
四、药灸法 79
五、其他热灸法 82
六、天灸法 85
第八章 操作方法 90
第一节 灸前准备 90
一、灸治环境 90
二、心理准备 90
三、灸法的体位 91
四、灸法的选择 91
五、灸法的选穴与配穴 92
第二节 灸法操作 95
一、定穴 95
二、灸法的消毒 96
三、置炷 96
四、取火与点火 96
五、燃艾 98
六、穴位施灸顺序 98
七、灸感 99
八、灸法的补泻方法 100
九、炙治数量 103
十、治疗频率 105
十一、艾条灸灭火法 106
第九章 灸疗意外与灸后反应 108
第一节 灸疗意外 108
一、晕灸 108
二、灸疗过敏 109
三、灸疗中毒 110
第二节 灸后反应 110
一、灸疮 111
二、其他反应 112
第十章 灸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15
第一节 适应证 115
第二节 禁忌证 116
第三节 注意事项 117
第十一章 灸法常用腧穴 119
第一节 十四经常用腧穴 119
一、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 119
二、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 120
三、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 122
四、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 124
五、手少阴心经常用腧穴 126
六、手太阳小肠经常用腧穴 126
七、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 128
八、足少阴肾经常用腧穴 132
九、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 133
十、手少阳三焦经常用腧穴 134
十一、足少阳胆经常用腧穴 136
十二、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 138
十三、督脉常用腧穴 139
十四、任脉常用腧穴 141
第二节 经外奇穴 142
下篇 各论 148
第十二章 内科疾病 148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 148
一、流行性感冒 148
二、流行性腮腺炎 152
三、艾滋病 156
四、淋巴结核 159
五、肺结核 161
六、病毒性肝炎 165
附:乙型肝炎 168
七、流行性出血热 171
八、痢疾 174
九、艾滋病腹泻 177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179
一、支气管炎 179
二、支气管哮喘 183
三、发热 187
四、咳嗽 190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194
一、冠心病 194
二、心绞痛 197
三、心律失常 200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04
五、高血压 206
六、低血压 210
七、高脂血症 212
八、贫血 215
九、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18
十、白细胞减少症 222
十一、白血病 225
十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229
十三、大动脉炎 232
十四、雷诺氏病 235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239
一、膈肌痉挛 239
二、胃炎 242
三、消化性溃疡 245
四、胃下垂 248
五、胃痛 252
六、胃痉挛 254
七、胃肠神经官能症 257
八、呕吐 260
九、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263
十、脂肪肝 266
十一、肝硬化 269
十二、肝硬化腹水 272
十三、黄疸 275
十四、功能性消化不良 278
十五、胃肠炎 281
十六、肠易激综合征 284
十七、肠炎 287
十八、腹痛 290
十九、急性腹泻 294
二十、慢性腹泻 296
二十一、慢性结肠炎 300
二十二、溃疡性结肠炎 303
二十三、癌性腹水 307
二十四、腹胀 309
二十五、便秘 312
第五节 精神疾病 315
一、失眠 315
二、精神分裂症 319
三、癫痫 322
四、癔病 326
五、焦虑症 329
六、抑郁症 332
第六节 神经疾病 336
一、面神经麻痹 336
二、面肌痉挛 339
三、头痛 343
四、偏头痛 348
五、三叉神经痛 351
六、眩晕 354
七、中风后遗症 357
八、痴呆 363
九、帕金森病 366
十、眼睑下垂 369
十一、枕神经痛 372
十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75
十三、末梢神经炎 378
十四、桡神经麻痹 382
十五、坐骨神经痛 385
十六、腓总神经麻痹 388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91
一、慢性肾炎 391
二、肾病综合征 394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 397
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400
五、尿频 403
六、尿失禁 406
七、尿潴留 410
八、老年夜尿症 413
九、遗尿 416
十、尿道综合征 419
十一、尿路感染 422
十二、阳痿 425
十三、附睾炎 429
十四、阴缩症 432
十五、精液异常症 434
十六、男性不育 438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441
一、糖尿病 441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446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 450
四、甲状腺炎 453
五、甲状腺良性肿瘤 456
六、肥胖症 458
第九节 其他疾病 462
一、疲劳综合征 462
二、重症肌无力 466
三、出汗异常 470
四、输液反应 473
五、腓肠肌痉挛 475
六、不宁腿综合征 478
第十三章 外科疾病 482
第一节 骨科疾病 482
一、落枕 482
二、颈椎病 485
三、颈性眩晕 490
四、颈性头痛 492
五、肩周炎 496
六、肱骨外上髁炎 498
七、腕管综合征 501
八、腱鞘炎 504
九、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 506
十、强直性脊柱炎 508
十一、风湿性关节炎 512
十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516
十三、肌筋膜炎 521
十四、腱鞘囊肿 524
十五、骨质疏松 526
十六、腰肌劳损 529
十七、急性腰扭伤 532
十八、腰痛 535
十九、腰椎间盘突出症 540
二十、隐性脊柱裂 544
二十一、腰腿痛 546
二十二、臀上皮神经综合征 550
二十三、尾骨疼痛 552
二十四、腰椎骨质增生症 554
二十五、梨状肌综合征 557
二十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561
二十七、股外侧皮神经炎 564
二十八、髌骨软化症 567
二十九、髌下脂肪垫炎 570
三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73
三十一、膝关节滑膜炎 576
三十二、踝关节扭伤 579
三十三、痹证 582
三十四、骨折 588
三十五、软组织损伤 590
三十六、痛风性关节炎 595
三十七、足跟痛 598
第二节 普通外科疾病 602
一、胆石症 602
二、术后腹胀 605
三、肠麻痹 607
四、肠梗阻 610
五、肛肠术后疼痛 612
六、痉挛性斜颈 614
七、截瘫 617
八、痔疮 620
九、直肠脱垂 623
十、外伤感染 626
十一、疮疡 629
十二、窦道 631
十三、蝮蛇咬伤 633
十四、褥疮 635
十五、瘢痕疙瘩 638
十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639
十七、输液性静脉炎 643
十八、肌注硬结 645
十九、慢性下肢溃疡 647
二十、冻疮 648
第三节 泌尿外科疾病 651
一、术后尿潴留 651
二、慢性前列腺炎 654
三、前列腺增生症 657
第十四章 妇科疾病 661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 661
二、痛经 664
三、月经不调 667
四、慢性盆腔炎 670
五、急性乳腺炎 673
六、乳腺增生 675
七、更年期综合征 678
八、妊娠呕吐 680
九、胎位不正 683
十、乳汁缺乏 685
十一、带下 688
十二、慢性附件炎 690
十三、不孕症 693
十四、卵巢囊肿 696
十五、子宫脱垂 698
十六、子宫内膜异位症 701
十七、女阴白色病变 704
十八、习惯性流产 707
第十五章 儿科疾病 710
一、小儿扁桃体炎 710
二、小儿支气管炎 712
三、小儿哮喘 715
四、小儿咳嗽 718
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720
六、小儿发热 723
七、小儿厌食症 725
八、小儿肠炎 728
九、小儿消化不良 730
十、婴幼儿腹泻 733
十一、小儿脑瘫 736
十二、小儿脑积水 739
十三、小儿遗尿 741
十四、小儿神经性尿频 744
十五、小儿脱肛 746
十六、小、儿疝气 749
十七、小儿汗症 752
第十六章 皮肤科疾病 755
一、痤疮 755
二、黄褐斑 758
三、斑秃 760
四、银屑病 763
五、汗疱疹 765
六、荨麻疹 767
七、硬皮病 770
八、癣症 772
九、单纯疱疹 774
十、皮肤瘙痒病 776
十一、湿疹 779
十二、神经性皮炎 781
十三、白癜风 784
十四、带状疱疹 787
十五、扁平疣 790
十六、寻常疣 792
十七、尖锐湿疣 794
十八、传染性软疣 797
十九、跖疣 799
二十、鸡眼 801
第十七章 五官科疾病 804
第一节 眼科疾病 804
一、麦粒肿 804
二、近视 807
三、弱视 809
四、青光眼 811
五、白内障 814
六、眼睑下垂 816
第二节 耳鼻喉科疾病 819
一、耳鸣 819
二、突发性耳聋 821
三、化脓性中耳炎 823
四、慢性鼻炎 825
五、过敏性鼻炎 828
六、鼻出血 831
七、慢性咽炎 834
八、慢性咽喉炎 836
九、咽部异感症 838
十、梅尼埃病 840
第三节 口腔科疾病 844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 844
二、牙痛 847
三、颞颌关节炎 849
主要参考书目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