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述 1
导言 14
第一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20
变异的原因 20
习性和器官的使用与不使用的效果;相关变异;遗传 24
家养变种的性状;种与变种区别的困难;家养变种从一种或多种起源 28
家鸽的品种,它们的差异和起源 33
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41
无意识的选择 45
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51
第二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56
个体差异 58
可疑种 60
分布广远的、分散的及常见的物种,变异最多 68
各地大属内的物种常较小属内的物种变异更频繁 69
大属内有许多物种和变种一样,彼此间有密切而不相等的关系,而且分布有限制 72
摘要 74
第三章 生存斗争 75
生存斗争这名词广义的使用 78
照几何比率的增加 79
抑制增加的因素的本质 82
在生存斗争中一切动植物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86
生存斗争以在同种个体间及变种间为最剧烈 91
第四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95
自然选择的力量 96
性的选择 104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的作用的事例 107
个体杂交 113
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类型的有利条件 118
自然选择引致灭绝 125
性状分歧 126
通过性状分歧和灭绝,自然选择对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可能发生的作用 131
生物体制倾向进步的程度 141
性状趋同 146
摘要 148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153
环境改变的影响 153
受自然选择所控制的器官增加使用和不使用的效果 156
风土驯化 161
相关变异 164
生长的补偿与节约 168
重复的、残留的及低等的构造易起变异 170
任何物种的异常发达的部分,比近似种内的同一部分有易于高度变异的倾向 171
物种的性状较属的性状更易变异 175
副性征易起变异 176
不同的种会呈现类似的变异,所以一个变种常会具有它的近缘种的性质,或者重现它祖先的若干性质 178
摘要 186
第六章 学说的疑难 189
过渡变种的缺乏或缺少 190
具有特殊习性与构造的生物之起源和过渡 196
极完备而复杂的器官 203
过渡的方式 207
自然选择学说的特殊难点 211
外表不很重要的器官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219
功利主义有多少真实性:美是怎样获得的 223
摘要:包括在自然选择学说内的体型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 230
第七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234
第八章 本能 281
在家养动物中习性或本能的遗传变化 286
特殊的本能 290
反对把自然选择学说应用在本能上的意见:中性或不育的昆虫 310
摘要 318
第九章 杂种性质 320
不育性的程度 321
支配初次杂交及杂种不育性的定律 329
初次杂交不育性及杂种不育性的起源和缘由 336
交互的两型性和三型性 343
变种杂交的能育性及其所产混种的能育性并非普遍 347
除能育性外杂种和混种的比较 352
摘要 355
第十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全 359
从沉积的速率和剥蚀的广度来推测时间的过程 362
古生物标本的贫乏 367
在任何一个地质层内许多中间变种的缺乏 373
整群近似种的突然出现 382
成群的近似物种在已知的最低化石层中之突然出现 387
第十一章 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 394
灭绝 398
生物类型在全球几乎同时发生变化 404
灭绝物种彼此之间以及与现存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409
古代类型的发展状况与现存类型的比较 415
在第三纪后期同一型式在同一地域内的演替 419
前章及本章摘要 422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 426
想象的创造之单一中心 431
传布的方法 434
冰期中的传布 443
南北冰期的交替 448
第十三章 地理分布(续前) 458
淡水生物的分布 458
海洋岛屿的生物 463
海洋岛屿上不存在两栖类及陆栖哺乳类 467
岛屿生物与最邻近大陆上生物的关系 471
前章及本章摘要 478
第十四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强化器官 482
分类 482
同功的类似 495
连接生物的亲缘关系的性质 500
形态学 505
发生及胚胎学 511
退化的、萎缩的和不发育的器官 523
摘要 530
第十五章 复述和总结 532
译名对照表(部分)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