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东坡 3
楔子一 3
楔子二 5
第一章 东坡的家庭 8
一 祖父与双亲 8
二 弟弟子由 11
三 妻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15
四 儿孙 19
五 亲戚 22
第二章 东坡的交游 24
一 前辈的忘年之交 24
二 推心置腹的知己 30
三 亲如手足的僚友 37
四 相濡以沫的患难之交 40
五 深明大义的谪地长官 50
六 善良质朴的平民朋友 53
第三章 东坡的弟子 58
一 黄庭坚 58
二 张耒 61
三 秦观 63
四 晁补之 65
五 陈师道 67
六 李廌 69
七 李之仪 72
八 李昭玘 74
九 李格非、廖正一、姜唐佐等 75
第四章 东坡的敌人 77
一 李定、舒亶、何正臣、张璪等 77
二 朱光庭、贾易、赵君锡等 79
三 吕惠卿、王珪、林希、沈括等 83
四 章惇 86
五 王安石 89
第五章 东坡在朝廷 93
一 东坡的政治思想 93
二 东坡与新法 99
三 面折廷争的诤臣 107
四 视富贵如浮云 111
第六章 东坡在地方官任上 115
一 发硎初试 116
二 徐州抗洪 120
三 杭州的水利 124
四 万家忧乐在心头 131
第七章 乌台诗案 137
一 阴谋的出笼 137
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 142
三 营救与出狱 150
四 乌台诗案的文本分析 154
第八章 东坡在黄州 162
一 “缥缈孤鸿影” 162
二 东坡居士 169
三 赤壁风月 176
四 “东坡五载黄州住” 183
第九章 东坡在惠州、儋州 191
一 南迁途中 192
二 “报道先生春睡美” 196
三 从惠州到儋州 201
四 “梦里似曾迁海外” 205
五 “细和渊明诗” 210
第十章 东坡与人生 219
一 立足于性情的道德观 220
二 重视实践的认识论 225
三 愉快的生活态度 231
四 平易近人的智者 239
五 东坡的精神家园 246
第十一章 东坡与文艺 254
一 融入生命的艺术气质 255
二 灵活通脱的文艺思想 262
三 灵动活泼、诗情浓郁的散文 272
四 清雄奔放、奇趣盎然的诗 284
五 以诗为词与逸怀浩气 297
六 别开生面的书画艺术 312
第十二章 永远的东坡 328
一 万众仰慕的一代文宗 328
二 “大苏死去忙不彻” 338
三 “东坡百世师” 346
四“年年腊月拜坡公” 357
跋一 368
跋二 371
文学史杂论 377
端正的学风是学术的生命 377
就文学史问题答《深圳商报》问 380
新旧方法之我见 392
诗歌不在远方 398
诗人不必专业 401
加强对大家的研究 405
陶渊明的无弦琴 408
桃花源与瓦尔登湖 411
人间要好诗——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三百周年 415
少陵诗里识秦州 423
“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字怎么读 428
羌村行 431
梅妻鹤子真隐士 435
死后是非谁管得 438
“粗服乱头”不是对李后主词的贬词 447
《宋诗精华》前言 449
关于近五十年中国宋诗研究的几点思考 463
“九僧”与“四灵” 474
经行东坡眠食地 478
初谒稼轩墓 482
黄庭坚评传 486
王令评传 509
陈师道评传 520
陈师道传笺 528
陆游诗中的自画像 540
《朱熹文学研究》韩文版序 546
简论文天祥的《集杜诗》 549
南宋末年的两个状元 558
也谈关于“台城之炬”的误解 561
关于《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问题的管见 562
台湾中文系掠影 565
台湾大学的学科评鉴 576
《神女之探寻》序(译文) 582
《神女之探寻》序 585
中国诗歌中的时间、空间和自我(译文) 588
后来者能居上吗:宋人与唐诗(译文) 604
法则和直觉:黄庭坚的诗论(译文)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