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篇 保卫中国同盟时期(1938—1945) 3
第一章 保卫中国同盟的诞生 3
担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 3
应运而生的保卫中国同盟 6
奔忙在港穗间 13
立足香港奋力工作 16
第二章 冲破新闻封锁,传播真实情况 22
创办《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 22
生动翔实的信息传播世界各地 24
拯救生命的呼吁 26
国际友人的热情援助 29
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32
宋子文退出保盟 34
第三章 全力以赴支援人民抗战事业 39
国际和平医院的建立和发展 39
支援大江南北的新四军 45
支持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49
爱国华侨的赤子之心 52
救济工作的新观念 55
第四章 支持中国工业合作运动 59
工合和工合运动:无价之宝 59
工合国际委员会 62
开发后方工业支持抗战 66
一碗饭运动和嘉年华会 68
第五章 转移重庆继续战斗 74
在香港的最后时刻 74
在山城重建保盟 76
突破封锁,得道多助 79
坚持抗战,矢志不移 83
扩大救济视野,努力赈济灾民 89
汇入争取民主斗争的洪流 92
中篇 中国福利基金会时期(1946—1949) 99
第六章 站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最前列 99
谴责反动派发动内战 99
改名中国福利基金会 104
中国福利基金会的任务和工作重点 107
第七章 继续全力援助解放区 111
锲而不舍地援助国际和平医院 111
殷切关怀解放区儿童保育福利事业 120
多方帮助解放区人民克服困难 122
向联总争取救济物资 125
海外侨胞伸出援手 131
第八章 在上海开辟儿童工作 136
制定新的目标 136
蓬勃发展的儿童福利站 137
上海儿童有了自己的剧团 144
筹组儿童福利委员会 148
第九章 赈济灾民和孤儿 153
筹赈饥民平剧义演 153
团结侨胞踊跃救灾 154
战灾儿童义养会的中国代表 157
第十章 救助贫困作家艺术家 159
创设文化福利基金 159
音乐剧《孟姜女》义演成功 160
盛况空前的中秋游园会 162
向宋庆龄推诚致敬 165
第十一章 迎接上海解放 169
黎明前的重要抉择 169
国产名片精华舞台表演会 173
三毛乐园会和三毛原作展览 174
支持救济难民难童工作 176
中国福利呼吁会的成立 177
欢欣鼓舞庆祝解放 179
下篇 中国福利会时期(1950—1998) 187
第十二章 建国初期的中国福利会 187
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宋庆龄 187
以实验性示范性为指针的中国福利会 189
机构与布局 195
选聘培养优秀人才 204
第十三章 开创崭新的事业 208
面向劳动人民的妇幼工作 208
开拓校外教育新园地 210
色彩绚丽的儿童剧 214
百花园中的小红花 216
永远和党在一起 218
第十四章 通向五大洲的友谊桥梁 222
宋庆龄的声音与《中国建设》 222
展示新中国少年儿童形象的窗口 229
第十五章 长期存在的前提——科学研究 232
高瞻远瞩的构想 232
让嫩苗成长为大树 235
第十六章 十年浩劫历艰辛 239
宋庆龄在“文化大革命”中 239
事业横遭破坏摧残 242
尽力保护同志和朋友 245
深切怀念周恩来总理 248
第十七章 动乱后的新生 251
少年儿童的培养不可等待 251
为人民服务四十年 253
重放光彩的明珠 256
为了赢得更多的朋友 264
宋庆龄与世长辞 268
继承与发展宋庆龄的事业 272
第十八章 再创新的辉煌 285
寻求振兴中国福利会之路 285
以黄华为主席的第五届执行委员会 287
争取国际援助的重大项目 291
从广度和深度上贯彻实验性示范性方针 295
纪念宋庆龄百岁诞辰 300
打开国际儿童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306
宋庆龄樟树奖和宋庆龄奖学金 311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 314
面向老、少、边地区开展文化扶贫工作 320
结束语 325
附录 中国福利会大事年表(1938—1998) 331
后记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