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城市文化与文化基因 1
一、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 2
(一)城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2
(二)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3
(三)城市文化的特质与气质 5
二、“文化基因”及城市文化特质的影响因子 7
(一)“文化基因”的含义 7
(二)“文化基因”形成的影响因子 9
(三)“文化基因”的变异和动力因 11
三、城市文化特色及其属性 18
(一)可识别性 19
(二)可传承性 20
(三)文化认同性 21
(四)可“文化资本”性 22
第二章 基因:沪宁杭城市特质与个性溯源 25
一、原生态文化与“城市文化基因” 26
(一)新石器时代——文明的萌生 26
(二)良渚文化——文明的曙光 28
(三)吴越文化——城市文化的初现 29
二、城市文化特质与“城市文化基因符号”认知 31
(一)悲情古都:南京 32
(二)偏安得安:杭州 34
(三)“洋”场新城:上海 37
三、沪宁杭历史演进中的差异和影响因子 39
(一)“自然观”的差异 40
(二)“传统观”的差异 43
(三)“人口因素”的差异 45
(四)“开放度”的差异 46
第三章 变迁:沪宁杭城市文化变迁特点比较 50
一、城市文化结构与文化变迁特点 51
(一)人为创造性 53
(二)地域决定性 55
(三)物质先行性 56
(四)历史传承性 56
(五)互动变异性 58
二、沪宁杭城市文化变迁历程 59
(一)上海:从荒凉渔村到新潮时尚城 59
(二)南京:从悲情旧都到博爱包容城 61
(三)杭州:从浪漫湖山到闲适富足城 63
三、沪宁杭城市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 65
(一)消费关系与上海现代化的驱动 65
(二)地缘关系与南京文化包容性 67
(三)市民关系与杭州的社会发展 69
第四章 性格:沪宁杭城市性格文化特质差异 71
一、城市人的共性与个性 72
(一)理性的特征 73
(二)自由的特征 74
(三)包容的特征 76
(四)多维度的特征 76
二、城市性格成因理论分析 78
(一)地理环境与性格 79
(二)集体记忆与性格 82
(三)需求层次与性格 86
(四)群体互动与性格 88
三、沪宁杭城市性格与文化心理差异 90
(一)市民文化与市民行为 91
(二)市民时尚与市民性格 95
(三)市民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 98
第五章 形象:沪宁杭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 107
一、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行销 108
(一)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无形资产 108
(二)从城市经营到城市行销 110
(三)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是城市行销的关键 112
二、沪宁杭的城市形象认知比较 115
(一)“最”上海 116
(二)“文”南京 117
(三)“韵”杭州 118
(四)形象认知比较 119
三、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空间形态 120
(一)城市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 121
(二)城市空间景观:建筑与雕塑 123
(三)城市空间规划:结构与布局 124
四、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的理念系统 127
(一)城市形象文化系统分类 128
(二)沪宁杭城市精神比较 129
五、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的行为系统 131
(一)政府行为 132
(二)市民行为 133
六、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的视觉系统 134
(一)物化的视觉:形与色 134
(二)符号化的视觉:名称与记忆 136
第六章 定位:沪宁杭的城市功能定位与比较 139
一、城市文化功能与定位 140
(一)城市功能理论及其内容 140
(二)城市功能类型 142
(三)城市功能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51
二、城市功能定位类型、作用及途径 156
(一)城市功能定位的内涵及类型 156
(二)城市文化功能定位的作用 157
(三)城市文化功能定位的途径 159
三、沪宁杭城市文化与功能定位差异 161
(一)经济中心:上海 162
(二)文化名城:南京 163
(三)休闲之都:杭州 166
第七章 产业:沪宁杭城市文化产业与地域社会结构比较 168
一、城市文化产业结构、类型与状态 169
(一)城市与文化产业 169
(二)文化产业的结构和类型 173
(三)沪宁杭城市文化产业状态与发展趋势 175
二、城市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 178
(一)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179
(二)文化市场的功能和发展 180
(三)市场机制的利与弊 181
三、沪宁杭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异同 184
(一)相同点 185
(二)不同点 191
(三)比较认知 203
第八章 误区:特色文化城市发展创新与认知差异 205
一、文化误区产生的原因 206
(一)文化误区产生的外因 207
(二)文化误区产生的内因 208
二、文化误区的表现和对策 210
(一)重“表”轻“里” 210
(二)重“硬”轻“软” 211
(三)重“大”轻“小” 212
(四)重“新”轻“古” 214
(五)重“名”轻“实” 215
三、沪宁杭城市文化误区及对策 218
(一)上海:国际大都市还应注意“温情” 218
(二)南京:自我宣传时还应注意“提升” 220
(三)杭州:打造城市品牌时还应注意“特征” 223
认知与前瞻 227
参考文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