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输入与演变 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73459
  • 页数:398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 选题价值和意义 1

二 研究综述 3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第一章 汉魏晋时期印度佛教的东传 18

第一节 汉魏晋时期北印度佛教的发展 18

一 贵霜王朝说一切有部的发展 18

二 罽宾地区说一切有部的兴盛 22

三 大月氏大乘佛教的兴起 27

四 中观学说的形成与北传 31

第二节 印度佛教向西域的传播 37

一 说一切有部在龟兹的传播 37

二 大乘佛教向西域的传播 43

三 西域南北两道佛教传播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49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西域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55

一 西域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55

二 印度佛教早期输入内地方式的变化 58

三 西域对内地的佛教输入及其影响 61

第二章 鸠摩罗什的佛学历程 66

第一节 鸠摩罗什对说一切有部的学习 66

一 对印度说一切有部经典的学习 66

二 鸠摩罗什接触的印度说一切有部思想 68

第二节 大乘佛学的接收和信仰转变 69

一 鸠摩罗什大乘转变的时间 69

二 鸠摩罗什对中观学说的接受 71

三 鸠摩罗什所接触的大乘经典 72

第三节 个人信仰品质的树立 75

一 鸠摩罗什对大小乘佛教的认识 75

二 鸠摩罗什大乘信仰的成熟 80

三 龟兹国王的宗教变革与鸠摩罗什大乘弘法 84

第三章 中国内地佛教的早期发展与困惑 88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早期东传与内地佛教发展 88

一 大月氏大乘佛教的早期东传 88

二 早期中国的大小乘佛教发展 94

第二节 内地佛教发展中的困惑与变革需求 97

一 汉魏西晋般若学的发展 97

二 魏晋时期的西行求法 101

三 道安对中国佛教的疑惑 103

第三节 鸠摩罗什长安弘法前的环境因素 106

一 前后秦政权的崇佛与稳定的政治环境 106

二 道安时代的长安佛学和优秀僧人团基础 109

三 吕光西征与鸠摩罗什东来的历史原因再探 111

四 鸠摩罗什优秀的综合素质 117

第四章 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的个性品质及文化碰撞 124

第一节 鸠摩罗什与姚兴政权的关系 124

一 鸠摩罗什早年的政教关系 124

二 姚兴政权对鸠摩罗什及其弟子的政治利用 125

三 鸠摩罗什对姚兴政权的态度 130

第二节 鸠摩罗什与长安僧团的关系 132

一 以鸠摩罗什为中心的长安僧团的建立 132

二 鸠摩罗什对僧官机构的制约 133

第三节 鸠摩罗什与西域僧人团的关系 134

一 鸠摩罗什与昙摩耶舍、弗若多罗和昙摩流支的关系 135

二 佛驮跋陀罗与鸠摩罗什僧团的关系 138

第四节 鸠摩罗什破戒的思想渊源与历史影响 146

一 鸠摩罗什破戒的思想渊源 147

二 破戒的历史影响 154

第五节 鸠摩罗什的道术利用 156

一 早期印度、西域传教者与神异道术 156

二 鸠摩罗什学习的神异道术 159

三 鸠摩罗什对神异道术的利用 163

第五章 中观学说的输入及其产生的文化冲击 166

第一节 中观理论和般若思想的输入 166

一 中观学派四论的翻译 166

二 般若类经典的重译和新译 168

三 鸠摩罗什的印度般若思想 170

第二节 鸠摩罗什与慧远的对话 172

一 鸠摩罗什与慧远思想的比较 173

二 两者思想差异的原因分析 178

第三节 僧叡对印度般若思想的辨疑 179

一 僧叡对印度般若学的学习 179

二 僧叡对印度般若学的疑问 181

第四节 《肇论》体现了中印佛教文化的糅合 183

一 《物不迁论》与中印思想的结合 184

二 《不真空论》体现的中印哲学思想 187

三 《般若无知论》对中印思想的糅合 189

四 《涅槃无名论》的哲学转向 190

五 僧肇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191

第五节 从般若“空”到涅槃“有”——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发生的重大转变 192

一 佛教思潮从般若“空”到涅槃“有”的重大转变 193

二 转变原因的考察 196

第六节 三论学的兴衰 206

一 南北朝时期三论学的兴盛 206

二 吉藏对中观理论的发展 209

三 三论宗在唐代初期的衰落 214

第六章 经典译本的中国流传与演变 227

第一节 《金刚经》的译传及其在中国的命运演变 227

一 《金刚经》在印度的产生和流传 228

二 鸠摩罗什版本的流传 230

三 禅宗对《金刚经》的选择和改造 232

四 《金刚经》在唐代的流行 238

第二节 《成实论》的传入与成实学派的兴衰 242

一 《成实论》的传入 243

二 《成实论》在中国的流传 245

三 南北朝《成实论》兴盛的原因分析 249

四 唐初成实学派的衰微 255

第三节 《法华经》的流传及其对天台宗的影响 256

一 《法华经》的印度产生和影响 257

二 《法华经》在南北朝时期的流传 260

三 天台宗对《法华经》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268

四 隋唐时期《法华经》的流传 272

第四节 从《维摩诘经》看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276

一 《维摩诘经》在印度形成 277

二 鸠摩罗什译本的流行 279

三 南北朝时期的维摩信仰和形象改造 280

四 唐宋士大夫与维摩信仰 285

第五节 鸠摩罗什所传禅法戒律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290

一 鸠摩罗什传授的禅经及其影响 290

二 鸠摩罗什与《十诵律》的传承 292

第七章 超人间信仰的译传及其与中国文化的适应、融合 295

第一节 印度观音信仰的输入、传播及其创新 295

一 印度观音信仰的渊源和输入 295

二 观音信仰的早期传播 298

三 齐梁时期的观音信仰 301

四 北朝时期的观音信仰 306

五 观音信仰类疑伪经的形成 312

六 观音性别的演变和香山大悲菩萨的出现 315

第二节 阿弥陀经向中国的输入与演变 319

一 《阿弥陀经》的域外渊源 319

二 鸠摩罗什与《阿弥陀经》的中国译传 321

三 从无量寿到阿弥陀称号的转变 323

四 隋唐时代的阿弥陀信仰 325

第三节 弥勒信仰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异 329

一 印度、中亚的弥勒信仰和下生经的形成 330

二 南北朝时期的弥勒下生信仰 333

三 弥勒信仰衰落与中国民众的反叛运动 337

四 武则天对弥勒下生信仰的利用 339

五 宋代布袋和尚与大肚弥勒形象的出现 340

第八章 从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看印度佛教向中国输入的特性 342

第一节 从需求碰撞到吸收改造——印度佛教输入中国的基本法则 342

一 需要与契机——文化输入的前提 343

二 碰撞与吸收 346

三 文化的改造与融合 348

第二节 媒介、环境与方法——印度佛教输入中国的因子 350

一 高僧在中印佛教文化交往中的媒介作用 350

二 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内地的社会历史环境 352

三 印度佛教输入中国内地的方法 353

第三节 印度佛教输入的持续性、时代性和整体性 359

一 印度佛教向中国输入的持续性特征 359

二 中国佛教发展的时代性和整体性特征 361

第四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原则 363

一 中华主体文化的稳定性 364

二 对印度佛教的选择和改造 365

三 中国主流文化人文精神的保持 367

四 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368

五 关于文明交往中的不平衡性法则 369

第九章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371

第一节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371

一 开创新纪元的译经大师 371

二 鸠摩罗什的般若思想对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影响 372

三 国家译场的建立和僧官制度的形成 375

四 促进了大乘佛教的发展 377

五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佛学人才 378

六 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 379

第二节 对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379

参考文献 383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