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统一的一般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春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305072532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系统科学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艾根的超循环理论、美国圣菲研究所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托姆的突变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在某一方面对系统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分析,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本书试图提出一种新的系统理论,以期能在更广泛的范围解释系统问题,从物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首先在哲学上分析了系统问题的本质,提出了一种系统本体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系统认识论,对系统的组织、演化规律进行的分析总结,然后将这些系统规律应用于对各种现实系统的分析之中,包括生命系统、意识系统、社会系统和物理系统,获得了一些较为合理的结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目前的系统科学理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第一部分 客观世界的本体论 3

第1章 相互作用的本质 3

1.1 现代科学的困境及其出路 3

1.2 对物质与相互作用之间关系的考察 5

1.2.1 物质与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和相互依赖的 5

1.2.2 物质对象之间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 6

1.2.3 什么是整体性 8

1.3 信息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9

1.3.1 信息的本质 9

1.3.2 新信息概念与经典信息概念之间的比较 12

1.4 相互作用的分类 14

1.4.1 恒在相互作用 14

1.4.2 暂存相互作用 15

1.5 关于客观世界本体论的几个核心命题 15

1.5.1 命题一:存在是相对的 16

1.5.2 命题二:系统、对象、相互作用和信息是同一的 16

1.5.3 命题三:相互作用是间接的与开放的 17

1.5.4 命题四:系统、对象、相互作用和信息是无穷的和恒新的 18

1.6 各种关于世界的本体论观点的比较与分析 19

第二部分 系统认识论 23

第2章 “阴阳对”理论——纵向二元相互作用关系的描述方法 23

2.1 前言 23

2.2 阴阳对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3

2.2.1 阴阳对的定义 23

2.2.2 阴阳对及其相互作用的表示方法 23

2.3 阴阳对及相关对象的命名 25

2.3.1 对象的命名 25

2.3.2 阴阳对的分类 28

2.4 阴阳对的性质 30

2.4.1 信阻与阴阳性的概念 30

2.4.2 影响信阻的因素 31

2.5 阴阳对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 32

2.5.1 阴阳对链的基本链关系 32

2.5.2 链的基本性质 35

2.5.3 链的形式——开链和闭合的链 37

2.5.4 单通单子阴阳对链的拓扑性质 44

2.5.5 由单通道多子阴阳对参与形成的链的关系简述 47

2.5.6 由多通道阴阳对参与形成的链关系简述 51

2.5.7 阴阳对网络简述 51

2.6 阴阳对及其相互作用的其他描述方法 52

2.6.1 阴阳对相互作用的逻辑表示法 52

2.6.2 用逻辑图进行计算机模拟时的主要问题 53

第3章 简并——系统认识论基础 55

3.1 主观对客观系统的认知 55

3.2 认知的具体实现方式 56

3.2.1 系统、对象是如何与相互作用发生分离的 56

3.2.2 对象与相互作用是如何走向闭合的 57

3.2.3 对象简并是如何导致阴阳对相互作用关系改变的 59

3.3 对一些常见的系统观点的简析 62

3.3.1 系统的有序性 62

3.3.2 系统的开放性与闭合性 66

3.3.3 可逆与平衡 67

3.3.4 复杂性与涌现 67

第4章 系统的组织 68

4.1 前言 68

4.2 系统的组织及其分类 68

4.2.1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概念 68

4.2.2 组织类型与相互作用类型之间的关系 69

4.2.3 组织类型与有序性之间的关系 70

4.3 系统的复制及其类型 70

4.4 系统的代谢 73

4.5 系统的控制 73

4.5.1 开链中的非反馈控制 73

4.5.2 环与反馈 74

4.5.3 控制的动力学因素简述 75

第5章 系统的生存博弈 77

5.1 前言 77

5.2 利益关系 77

5.3 系统博弈 80

5.3.1 两方博弈 80

5.3.2 多方博弈 87

5.4 博弈中的反馈 89

5.5 博弈对系统演化的意义 91

第6章 系统演化的规律——整体演化的目的和动力 92

6.1 前言 92

6.2 系统演化的基本原理 95

6.2.1 系统演化的目的性或趋向性:“闭合者生存”原理 96

6.2.2 系统演化的动力:系统的变异原理 99

6.2.3 系统的进化原理 100

6.3 小结 106

第三部分 自然系统 113

第7章 生命系统 113

7.1 生命是什么——生命与非生命概论 113

7.1.1 复制方式 114

7.1.2 连续存在与不连续存在 115

7.1.3 开放与闭合 116

7.1.4 变异 117

7.1.5 对生命的初步诠释 117

7.2 生命系统中的对象与相互作用 117

7.2.1 生命系统对象 117

7.2.2 生命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117

7.3 生命系统的基本原理 120

7.3.1 生命系统的启动原理(遗传原理) 120

7.3.2 对象组合原理 123

7.3.3 组合对象的共轭原理 128

7.3.4 生命系统的变异原理 134

7.3.5 生命的进化原理——生命系统中的博弈 138

7.4 生命起源探索 150

7.4.1 环的形成以及环内保持对象的出现 150

7.4.2 通道窄化 151

7.4.3 通过强化系统内部合作增加闭合度,减小对环境的依赖 152

7.5 对生命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简介 152

第8章 意识系统 158

8.1 导论:意识及其产生的源头 158

8.2 人类意识系统总论 163

8.2.1 为什么说个体意识是不能脱离群体意识系统的个体意识 163

8.2.2 人类群体意识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164

8.2.3 人类个体意识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 167

8.2.4 意识与对称性的关系 171

8.3 人类意识系统演化的基本原理 174

8.3.1 遗传原理 175

8.3.2 闭合及有序趋向性原理 177

8.3.3 过程的开放性原理——自由意志的本质及意识系统的变异 179

8.3.4 进化原理 181

8.4 意识系统的典型子系统简析 184

8.4.1 科学系统 184

8.4.2 语言系统 192

8.4.3 个体意识系统中的情感 198

第9章 社会系统 201

9.1 导言 201

9.2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的进化 202

9.2.1 人类社会初期存在的合作 202

9.2.2 人类社会中期合作的发展 209

9.2.3 人类社会近期合作的发展 210

9.2.4 人类社会未来合作的发展预测 213

第10章 系统学视野中的物理学 220

10.1 电子有生存问题吗——物理学要不要引入演化 220

10.2 物理学中的物质对象:费米子和玻色子 222

10.2.1 玻色子与费米子的区别 222

10.2.2 费米子是否是玻色子的组合对象 222

10.2.3 玻色子的边际对象推测 223

10.3 对物理学中相互作用的推测:力和非力相互作用 223

10.3.1 费米子之间的竞争与相互作用力的产生 223

10.3.2 玻色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24

10.4 从存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考察时空问题 224

10.5 量子论中的存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226

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