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漫漫求学路 1
殷殷期盼 3
家乡启蒙 11
战乱求学 16
长沙苦读 26
被拉凑数 34
大义灭亲 36
偶遇恩师 38
留学苏联 40
第二章 初露才华 57
工艺组长 59
新中国首批飞机部件设计师 64
研制发动机机匣模锻件 68
为第一批导弹研制材料 71
攻克“锻件之王” 74
为第一批氢弹穿上“内衣” 77
创造“高温多次分部模锻”法 81
U-2飞机的掘墓人 85
光荣入党 102
第三章 支援“三线” 105
沉睡的土地 107
神秘的大湾 110
特殊的斗争 113
水压机情结 116
第四章 战鹰的脊梁 125
急切的呼唤 127
挡路的“穿流” 128
踢开拦路虎 131
标志性意义 132
终身遗憾 137
第五章 “三没”难题 145
急需填补的空白 147
累遭失败终结硕果 151
核心技术的应用前景 157
第六章 攻克高温合金 161
航空发动机——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技术集成 163
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 165
包套模锻——重大需求的呼唤 167
意外发现——为解决锻造难题提供了思路 169
复合包套模锻工艺——对付高温合金的妙法 170
优晶理论——攻克高温合金堡垒的指导思想 173
强大的“法”力——复合包套模锻工艺的应用 176
第七章 亚洲第一环 181
关键的一环 183
举棋不定 185
举重若轻 186
艰难探索 188
总体方案 192
攻克第一“高” 193
首创新工艺 195
大胆的创举 196
超越时代的技术眼光 204
火箭推动的,不仅仅是卫星 208
第八章 波音授牌 213
“试水”西雅图 215
历史性机遇 221
耐心的考验 224
考察波音公司 227
独特的设计 230
“突袭”波音公司 234
转化规范 237
模具攻坚 242
老总“神”了 247
终身烙印 249
急中生智 250
爆炸性新闻 253
东方魔术 256
院士答疑 262
第九章 系列新工艺 265
“联合加工”新工艺 267
“异形环特种成形”新工艺 273
“四锥两特”新工艺 278
10号模锻新工艺 283
“一纯三高”新工艺 285
“双级除氢过滤”新工艺 289
×××铝合金特种热处理工艺研究 290
用30000吨水压机干成需10万吨设备能力的产品 291
第十章 曾氏原创理论 297
向世界级难题挑战 299
不断拓展的模锻技术理论 304
多因素相关强化新技术 312
多次固溶的作用 313
多因素强化固溶公式与理论 314
优晶理论和性能同步提高理论 320
第十一章 学术传承 353
中南大学博导与西南师大材料学院首任院长 355
桃李芬芳 360
特例 365
世界级成果 373
进军复合材料领域 379
铝代铜的技术革命 383
学术思想和治学风格 386
第十二章 生活与家庭 393
清水一样平淡,车轮一样忙碌 395
无暇顾及 400
三世同堂 402
第十三章 深深的足迹 崇高的敬意 405
曾苏民大事年表 417
曾苏民主要论著 425
参考文献 426
后记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