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2
第一节 农业发展现状与阶段特征 2
一、农业发展现状 2
二、农业现代化新阶段特征 6
第二节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重大进展 10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10
二、农业科技重大进展 17
第三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分析 28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28
二、从科技进步贡献率角度看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潜力 32
第四节 主要技术领域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34
一、基于学术论文产出的比较分析 34
二、基于专利产出的比较分析 38
三、基于农业研究前沿的比较分析 42
四、主要技术领域发展水平的判断 44
第二章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需求与预测 49
第一节 农业发展趋势与情景展望 49
一、2030年我国农业发展趋势 49
二、2030年我国农业发展情景展望 52
三、基于发展情景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56
第二节 重大发展问题辨识与科技需求预测 61
一、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 61
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提高营养健康水平 62
三、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确保生态安全 63
四、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 65
五、拓展农业多功能,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66
第三节 颠覆性与重大前沿技术预测 67
一、农业合成生物学技术 67
二、基于多组学大数据的功能基因挖掘与辅助育种技术 67
三、C3作物的C4化遗传改造技术 68
四、农业生物固氮技术 68
五、作物3D动态数字化技术 69
六、作物智能雄性不育技术 69
七、农业动物生殖细胞和干细胞调控技术 69
八、基于畜禽动态营养需求的精准营养饲养技术 70
九、动植物天然免疫技术 70
十、农业药物新靶点挖掘与设计技术 71
十一、纤维素生物裂解技术 71
十二、基于北斗导航的智能化农机作业管理技术 72
十三、垂直智慧植物工厂技术 72
十四、智能农业传感器技术 72
十五、农业纳米新材料与功能产品制造技术 73
十六、基于营养组学的功能农产品靶向设计技术 73
十七、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73
十八、农业3D打印技术 74
第四节 农业科技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75
一、我国科技发展机遇 75
二、农业科技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 76
三、农业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79
第三章 农业科技中长期发展总体战略 85
第一节 总体思路 85
第二节 战略目标 87
一、总体目标 87
二、具体目标 90
第三节 发展路径 93
一、面向未来,突出原始创新 93
二、集聚优势,引领跨越发展 93
三、需求导向,强化协同集成 94
四、战略部署,发挥后发优势 95
五、强化基础,整体提质跃升 95
第四章 农业科技中长期发展布局 99
第一节 科技创新体系布局 99
一、总体布局 99
二、科技创新研究体系 101
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03
四、平台基地支撑体系 105
第二节 重大科技平台与基地布局 107
一、作物与园艺科学领域 107
二、农业生物安全领域 107
三、动物科学领域 108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科学领域 108
五、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 109
六、农业工程与机械装备领域 109
七、农业信息与经济领域 110
第三节 国家农业科学中心与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111
一、国家农业科学中心建设 111
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117
第四节 重点领域任务布局 124
一、作物科学 124
二、园艺科学 124
三、植物保护 125
四、动物科学 125
五、兽医科学 125
六、农业资源与环境 126
七、农业微生物 126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 126
九、农产品加工与食品科学 127
十、农业工程与装备 127
十一、农业信息 127
十二、农业经济与政策 129
第五章 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与科技工程 132
第一节 基础前沿领域重点任务 132
一、农业生物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解析 132
二、C3作物的C4化光合途径与高光效机理 133
三、农业固氮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研究 134
四、作物多倍体化过程基因组演变规律 134
五、农业动植物有害生物为害机制 135
六、农业生物天然免疫机制 136
七、农业动物高效繁殖精准调控 137
八、农业动物营养代谢及调控机制 137
九、作物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机理 138
十、农田污染与防控机制 139
十一、食物营养组学与加工调控基础 140
第二节 产业核心关键技术重点任务 141
一、主要作物与农业动物全基因组分子设计育种 141
二、新型农业药物和生物制剂创制 142
三、高级别农业生物安全防控 142
四、新型高效肥料创制 143
五、生物质高效转化 144
六、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系统构建 144
七、纳米农业功能产品创制 145
八、基于北斗的智能化农机作业系统研制 146
九、现代设施农业 147
十、农业机器人研制 147
十一、农产品资源梯次加工与利用 148
十二、个性化营养功能性食品制造 149
第三节 区域农业发展重点科技任务 150
一、东北粮仓绿色增效 150
二、中部地区粮食大面积稳产 151
三、西北旱作区可持续农牧业 151
四、沙漠绿洲农业 152
五、山地立体农业 153
六、南方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控 154
七、主要城市群鲜活农产品可持续生产 154
八、华北(黄淮)麦区控水提效与生态系统修复 155
九、热带亚热带果蔬精深加工 156
十、海洋牧场高效构建 156
第四节 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 158
一、农业生物资源领域 158
二、农业生产要素领域 160
三、农业灾害领域 161
四、农业生态环境领域 163
五、农业信息与经济领域 165
第五节 重大科技工程 166
一、主要农作物现代生物种业 166
二、粮食丰产增效 167
三、作物生物强化 167
四、畜禽水产良种繁育 168
五、畜禽水产品安全无抗生产 169
六、草牧业提质增效 170
七、农药化肥减施增效 170
八、循环农业 171
九、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 172
十、清洁流域生态化重构 172
十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 173
十二、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174
第六章 现代院所建设与机制创新 177
第一节 世界一流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 177
一、世界一流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特征 177
二、总体建设思路 181
三、主要建设内容 182
第二节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 187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187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189
三、布局与建设任务 190
四、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192
第七章 政策建议 196
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治理机制 196
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197
三、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198
四、健全农业科技评价与激励机制 199
五、增强科研院所自主权 201
后记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