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艺术思想史的七个维度 3
1.作为语言史的艺术史 3
2.作为时间史的艺术史 7
3.作为自我史的艺术史 11
4.作为自然史的艺术史 17
5.作为社会史的艺术史 19
6.作为文化史的艺术史 23
7.作为灵性史的艺术史 29
第一章 艺术史写作的两种范式 38
第二章 先锋艺术的定义 42
1.什么是当代艺术? 42
2.先锋艺术的内涵 45
3.关系美学视野下的先锋艺术 50
4.事件美学视野下的先锋艺术 55
第三章 先锋艺术中人与语言的关系:人言向度 70
梁绍基的蚕丝艺术 70
戴光郁的“破山水” 78
王燮达的抽象雕塑 83
关系美学中的反具象与超具象:刘可 92
人言关系中的人神关系:朵夫的十字重叠交错图 99
第四章 先锋艺术中人与时间的关系:人时向度 113
时间的存在性:隋建国 113
时间的虚无性:宋冬 122
时间的绵延性:何云昌 128
第五章 先锋艺术中人与自我的关系:人我向度 137
人与我的对立关系:廖真武的碎裂自我 137
人与我的并立关系 137
人与我的合一关系 137
“人啊,你在哪里?”:朱发东 146
第六章 先锋艺术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物向度 155
人物关系中的生死哀婉:邬一名 155
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和丽斌 161
人化的自然风景:张杰 165
人史关系中的自然景观:尚杨 172
人物关系中的奥秘:苍鑫 174
虚拟事件中的“烟煴图”:杨方伟 183
“虚拟人文”绘画:熊宇 189
第七章 先锋艺术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人向度 194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伦理:陈文令、王庆松、王劲松 194
肉身乐感文化中的情欲:邓箭今 211
人与人的合一关系:毛旭辉、唐志冈 224
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俸正杰的色彩分层 230
当代艺术中的都市化 240
都市幽情中的哀婉美学:杨国辛 240
偶在生存中的必然之道:钟飙 246
都市沉沦中的盼望:李占洋 251
“死亡之城”与“城市之死”:罗发辉 258
社会转型中的标本物件:刘建华 263
混现代中人的迷失追寻:金江波、焦兴涛 269
混现代中人的异化偶像:江衡、熊莉钧 275
“混现代”的异乡:刘芯涛 284
从女性的艺术到女人的艺术:陈羚羊、奉家丽、何成瑶、刘虹 290
当代艺术的社会性呈现:刘丽芬 311
第八章 先锋艺术中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史向度 319
人与史的对立关系:张大力的“第二历史” 319
人与史的对立关系:王波的微传统 324
人与史的对立关系:朱成的“断史建筑” 330
人与史的并立关系:罗奇的历史之道 342
人与史的合一关系 347
人的历史化:张念 347
历史的人化:高尔泰 359
当代艺术的历史性呈现 367
社会史与生活史的表达:李邦耀、张晓刚 367
人史关系中的隐喻生存:何工 371
第九章 先锋艺术中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神向度 377
人与神的对立关系:旺忘望 377
人神对立关系中的自我救赎:孟岩 384
人与神的并立关系:岛子、高氏兄弟、丁方 390
人与神的合一关系:钱筑生、朱久洋 405
人神合一关系中的诗性解脱:韩建刚 418
当代艺术的神圣性呈现:姬子、叶强 423
此岸中的彼岸:刘亚明 431
第十章 关系美学的批评实践 435
关系中的身体之道:周斌 435
关系美学中的云南当代艺术:薛滔、雷燕、罗菲 445
艺术作品索引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