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驱动的区域同城化与城市空间重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兴平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4171780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高速铁路作为一种迅速兴起和快速普及的新型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在中国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建设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正在逐步向世界推广和扩散。在高铁带动下,区域和城市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和居民的空间出行、产业的空间联系与集聚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诱发的空间转型与拓展正在形成新的区域与城市空间重组规律和模式,是城乡规划学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中国特色当代城乡空间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本书在大量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和借鉴相关学术成果、规划成果、政策文件等的基础上,立足长三角、沪宁走廊、宁镇扬地区和京沪高铁沿线等中国高铁网络建设的先行地区,对高铁影响下区域与城市空间重组的基本模式、区域就业通勤方式、基于高铁的区域同城化发展和高铁站点地区空间利用等进行了基于实证的系统调研、分析和提炼总结,提出了高铁三角、高铁走廊等概念,并结合具体区域对高铁促进的区域同城化发展进行了具体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高铁时代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的空白。本书可供城乡规划、经济贸易、地理学、交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行政管理和高等教育等专业人员和高校学生参考,也可供相关经济管理、交通管理、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管

1 总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4

1.2 研究概念与范围 5

1.2.1 相关概念 5

1.2.2 研究对象及其概况 7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1.3.1 高铁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研究 14

1.3.2 区域同城化相关研究 16

1.3.3 相关研究述评 17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8

1.4.1 研究方法 18

1.4.2 数据来源 19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21

1.5.1 研究内容 21

1.5.2 研究框架 22

2 流动空间视角下高铁走廊空间重组与同城化模式 26

2.1 流动空间视角的高铁走廊空间体系 26

2.1.1 流动空间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6

2.1.2 流动空间对区域空间的重构 27

2.1.3 基于高速交通的流动空间结构体系 27

2.2 高铁走廊空间重组的主要特征 28

2.2.1 扩大的区域通勤圈:居民区域出行的常态化 28

2.2.2 流动化的跨城就业:区域空间联系的重组 30

2.2.3 高速的区域通勤网:催生新的区域职住组合模式 31

2.3 高速走廊三种典型的区域化职住组合模式 34

2.3.1 大都市区尺度的“中心城—郊区”职住模式 34

2.3.2 都市圈尺度的“中心城市—卫星城市”职住模式 36

2.3.3 巨型城市区域尺度的“城市—区域”职住模式 41

2.4 中国区域同城化的实践发展 45

2.4.1 不同地区同城化的比较 45

2.4.2 各类同城化的普遍特征 47

3 长三角区域交通与空间演化的历史分析 51

3.1 长三角区域交通网络的历史演变 51

3.1.1 古代道路交通发展 51

3.1.2 近代道路交通发展 56

3.1.3 现代道路交通发展 58

3.2 高速交通与长三角空间发展 59

3.2.1 高速交通驱动时空距离重塑 59

3.2.2 高速交通驱动空间结构重构 64

3.2.3 高速交通驱动要素流动重组 67

4 长三角职住空间关系重组的实证研究 94

4.1 长三角就业空间的特征概述 94

4.1.1 主要特征分析 94

4.1.2 就业空间格局 98

4.2 长三角就业空间重组的实证分析 101

4.2.1 抽样调查概况 101

4.2.2 社会属性特征 102

5 沪宁高铁走廊同城化现状与评价 113

5.1 沪宁高铁走廊同城化的区域背景 113

5.1.1 大交通网络体系加速沪宁高铁走廊时空压缩 113

5.1.2 经济全球化驱动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 114

5.1.3 区域科学布局和协同发展规划逐步确立 114

5.1.4 区域内自发性的城市合作机制日益成熟 115

5.2 沪宁高铁走廊同城化的历程回顾 115

5.2.1 启动期(1982—1987年) 115

5.2.2 停滞期(1988—1989年) 116

5.2.3 重启期(1990—1999年) 116

5.2.4 加速期(2000年至今) 116

5.3 沪宁高铁走廊同城化的现状评估 117

5.3.1 时间距离测度 117

5.3.2 空间联系测度 121

5.3.3 社会联系测度 122

5.3.4 同城化效应测度 124

5.4 沪宁高铁走廊地区同城化效应的基本判断 126

5.4.1 沪宁高铁走廊地区同城化的主要特征 126

5.4.2 沪宁高铁走廊地区同城化的主要障碍 129

5.4.3 沪宁高铁走廊同城化的动力机制 131

6 沪宁高铁走廊的空间重组与同城化策略研究 135

6.1 沪宁高铁走廊的发展定位与总体目标 135

6.2 沪宁高铁走廊的产业重组 135

6.2.1 垂直型产业分工及其影响 135

6.2.2 同城化下的多样化产业分工 136

6.2.3 沪宁高铁走廊的产业分工重组 137

6.3 沪宁高铁走廊的空间重组与优化 139

6.3.1 空间重组的特征与结构优化 139

6.3.2 空间重组下的区域关系协调 140

6.3.3 空间重组下的空间发展共谋 141

6.3.4 空间重组下的城乡关系重构 142

6.3.5 空间重组下的职住关系优化 143

6.4 沪宁高铁走廊综合交通支撑体系优化 144

6.4.1 沪宁城际快速交通通道建设 144

6.4.2 不同等级城市交通枢纽建设 148

6.4.3 信息化与智能化客运体系建设 148

6.5 沪宁高铁走廊同城化的非物质支撑体系 149

6.5.1 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149

6.5.2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150

6.5.3 加强文体事业协作 150

6.5.4 推进养老事业合作 151

6.5.5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152

6.5.6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2

6.6 沪宁高铁走廊地区同城化的城际协调与治理机制建设 153

6.6.1 区域协调机制现状评价 153

6.6.2 同城化的实施机制建议 155

7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与空间组织研究 157

7.1 宁镇扬同城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57

7.1.1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基础与可行性 157

7.1.2 宁镇扬同城化的必要性分析 160

7.2 宁镇扬同城化的现状基础 161

7.2.1 宁镇扬同城化的历程回顾 161

7.2.2 宁镇扬同城化的现状评估 162

7.3 宁镇扬同城化的总体发展战略 167

7.3.1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总体定位 167

7.3.2 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战略路径 167

7.4 推进宁镇扬同城化的具体行动 168

7.4.1 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同城化 168

7.4.2 空间格局同城化 169

7.4.3 重点跨界协调示范区的协同建设 171

7.4.4 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同城化 174

7.4.5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175

7.4.6 区域科技研发合作和构建创新型同城发展区域 176

8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的空间利用 177

8.1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概况 177

8.2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与所在城市的关系 178

8.3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功能发展分析 181

8.3.1 高铁站点地区功能用地规模 182

8.3.2 高铁站点地区功能结构 183

8.3.3 高铁站点地区规划功能布局模式 185

8.3.4 高铁站点地区功能成长模式 187

8.4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空间形态分析 188

8.4.1 高铁站点地区的空间开发模式 188

8.4.2 高铁站点地区的道路交通网络 191

8.4.3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道路系统与土地利用 194

8.4.4 高铁站点地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196

8.4.5 高铁站点地区的空间骨架 197

8.4.6 高铁站点地区的核心空间 198

8.4.7 高铁站点地区的天际轮廓线 200

8.5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的空间开发强度 201

8.5.1 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强度 201

8.5.2 以商业、商务办公功能为主的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强度 202

8.5.3 多功能综合型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强度 203

8.6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的交通联系分析 204

8.6.1 高铁站点与城市其他对外交通方式的联系 205

8.6.2 高铁站点地区与所在城市的交通联系 207

8.7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开发建设的空间效应分析与评价 208

8.7.1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空间利用的总体特征与规律 208

8.7.2 基于节点—场所理论模式的高铁站点地区功能评价 208

8.7.3 基于问卷调研的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空间使用主体特征 210

8.7.4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开发建设对区域与城市空间的影响 211

附录 215

主要参考文献 221

图片来源 226

表格来源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