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吴汝钧 1
序二&陈荣灼 3
自序 5
主篇 道家无为与海德格泰然任之之比较 5
导论 5
一、问题之提出 5
二、本研究之结构 8
第壹章 道家底无为 10
一、老子底无为 10
(一)老子与无为底传统 10
(二)有为 11
(三)无为之不同面向 15
1.道的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16
2.德的无为 22
3.治国的无为 24
4.个体的无为,自我修养的无为 28
(四)无为之内涵 30
1.无为与自然 30
2.无为与「无底结构」(Nicht-Struktur) 32
(五)无为之差异与同一 33
1.道家之分别说 34
2.道家之非分别说 37
二、庄子的无为 41
(一)无为的诸面向 41
1.个体的无为:无为与逍遥 42
2.道的无为 52
3.治国的无为 53
(二)浑沌与无为:庄子思想之顶峰 55
三、王弼的无为 63
(一)无为与劣义的有为:崇本息末 65
(二)无为与中性义的有为:崇本举末 66
四、郭象的无为 68
(一)无为与有为之分别说 68
1.无为与劣义的有为 68
2.无为与中性的有为 74
(二)无为与有为的非分别说 76
1.迹冥圆 76
2.绝对的无为:非无为非有为 80
第贰章 海德格的泰然任之 81
一、泰然任之的本质规定 81
(一)无意欲(Nicht-Wollen ) 81
(二)让(Lassen ) 85
(三)等待 86
(四)泰然任之 91
(五)地域(Gegend ) 95
1.地域与视域(Horizont ) 95
2.地域、人、物 99
二、泰然任之与现代科技 108
第参章 道家无为与海德格泰然任之之比较 115
一、无意欲(Nicht-Wollen)与无的结构(Nicht-Struktur) 115
二、让(Lassen ) 117
(一)让与任 117
(二)作为「让在场」的让 121
(三)让在场与让生 125
三、地域(Gegend)与域:空间性与时间性 128
四、物 133
(一)用具与器 133
(二)始源的物(das ursprungliche Ding) 136
1.物物(das Ding dingt ) 136
2.物物没有为什么(das Ding dingt ohne Warum) 138
3.以适性而物物:物的无为 139
4.物底本质规定:走向站立(Zu-stand) 140
五、人 141
六、人类对於科技之正确态度 147
七、无为与泰然任之 152
(一)无为与泰然任之的同一 152
1.无为与有为之区分、泰然任之与架起之区分 152
2.无为与有为之统一、泰然任之与架起之统一 156
(二)无为与泰然任之之差异 158
结论 164
参考书目 165
副篇 179
壹、海德格与老子论「同一与差异」 179
一、导言 179
二、海德格论同一与差异 180
(一)有无同一 180
1.海德格论「无」 180
2.海德格论老子11章与「有无同一」 186
(二)海德格之「存有论差异」 187
三、老子论「有无同一」与「道物差异」 190
(一)老子论「有无同一」 190
(二)老子论「道物差异」 194
1.「道物差异」、「道学差异」 194
2.「玄同」:差异后的同一说法 196
四、海德格与老子「同一与差异说」之比较 197
(一)有无同一说 197
(二)差异说 200
1.差异之分别说 200
2.差异之非分别说 201
贰、德国哲学界之新道家诠释——以Heidegger与Wohlfart为例 205
一、海德格的道家接受:「哲学家式的自由相应」 206
(一)海德格接受道家思想的开始 206
(二)海德格的「虚空」(Leere )与道家的「无」 208
(三)海德格的「泰然任之」 (Gelassenheit)与道家的「无为」 211
(四)现代科技之本质「聚架」 (Ge-stell)与道家的「机心」、「有为」 213
(五)道 216
(六)海德格接受道家之方式 218
二、Wohlfart的道家接受:「欧洲道家式的浸入」 219
(一)Wohlfart的道家研究概述:德语道家哲学研究之新里程碑 220
(二)欧洲道家 222
三、海德格与Wohlfart之道家诠释:以「道」、「无为」为例 225
四、由哲学式道家诠释而来之文化间际哲学(Interkulturelle Philosophie )问题 229
五、结语:海德格与Wohlfart对於之前道家接受问题之回应 231
参、牟宗三先生、其后学与海德格——迈向—新的基础存有论之路 233
一、牟宗三先生对海德格哲学之理解与批评 233
二、对於牟先生之「海德格理解」的一些反省 238
三、牟先生后学对海德格哲学之进一步吸纳 243
(一)以海德格哲学诠解中国哲学之二模式:「袁保新模式」与「陈荣灼模式」 243
(二)二模式差异底形成与相关问题 252
四、海德格哲学与牟先生哲学会通之处:一些误解的澄清 255
(一)海德格「存有论的差异」中的「牟宗三元素」 255
1.海德格哲学中的「物自身」义 255
2.海德格哲学之「无限心」义 259
(二)海德格也主张「人是有限而无限」 261
(三)价值与事实辩难 262
五、结语:迈向一新型基础存有论之路——海德格与牟宗三之基础存有论之超越 263
肆、赫拉克利特Logos学说与老庄道论之比较 267
一、赫拉克利特之Logos学说 268
(一)Logos之意义 268
1.Logos在赫拉克利特思想中之日常用法 268
2.Logos在赫拉克利特思想中之哲学术语用法 270
(二)Logos作为「对立项底统一」 278
1.对立之诸型态 279
2.统一:「对立底统一」与「一切底统一」 281
二、神话与哲学-赫拉克利特对於神话之超越:哲学之开端 285
(一)诸神与Logos 286
(二)对神话家之批评 290
三、赫拉克利特Logos学说与老庄道论之比较 291
(一)大母神作为哲学创造之根源 292
(二)由神话到哲学 294
(三)哲学智慧的型态 295
(四)哲学之终极原理:Logos与道 296
1.道与Logos之「创生作用」 296
2.道与Logos作为「一」 296
3.道与Logos中之「对立与统一」 299
4.道与Logos的隐蔽 301
5.俗人对道与Logos之态度 302
6.为道、为Logos之日损 302
7.道心与成心 303
四、结语 305
伍、海德格与道家研究书目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