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 上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75382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以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为主线的学术著作。全书参照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武谷三男的科学认识路线,由现象、实体(关系)到本质的思路,通过三个单元的具体分析,展示了从几何学到物理学、从物理学到经济学、从经济学到生态学三个大跨度的学科发展(现象);继而考察了从平衡到非平衡、从线性到非线性、从存在到演化三条大主线的系统演化(关系);最后阐述了世界的非线性本质、非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思维三个大侧面的研究成果(本质)。本书涉及的学科领域广阔、资料翔实、阐述严谨,是一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启迪智慧、优化思维、增长知识的著作。

第一章 导言 1

一 什么是学科? 1

(一)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1

(二)交叉科学的基本分类 3

二 学科的两大系统及其转换 5

(一)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 6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 7

(三)从对象系统向问题系统的转换 11

三 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科学 15

(一)跨学科研究的含义和实际应用 16

(二)跨学科研究产生和成功的原因 23

(三)非线性科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31

(四)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 40

第二章 几何学与物理学 43

一 欧氏几何与古典物理学 44

(一)欧几里得与托勒密 44

(二)哥白尼与开普勒 46

(三)伽利略与牛顿 49

二 黎曼几何与近代物理学 52

(一)非欧几何的建立 52

(二)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55

(三)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58

三 纤维丛理论与现代物理学 63

(一)规范场概念的诞生 63

(二)杨-米尔斯规范场 66

(三)纤维丛理论与规范场 72

(四)杨-米尔斯场的实验检验 79

四 几点结论 83

(一)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可认识的 86

(二)创造性的原理存在于数学之中 86

(三)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 88

(四)物理学的几何化思想 90

(五)真正的物理定律不可能是线性的 92

第三章 物理学与经济学 96

一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97

(一)组元特征的复杂性 97

(二)开放导致的复杂性 98

(三)结构关系的复杂性 99

(四)环境作用的复杂性 100

二 经典力学与古典、新古典经济学 101

(一)经典力学与牛顿模式 102

(二)古典、新古典经济学 107

(三)传统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117

(四)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 122

三 量子力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三次革命 125

(一)量子力学及其主要特征 126

(二)西方经济学的三次革命 138

(三)凯恩斯革命的主要特征 142

四 混沌学与非线性经济学 145

(一)建立非线性运行机制 147

(二)把握非均衡系统常态 148

(三)寻求确定性混沌规律 151

第四章 经济学与生态学 155

一 一场空前险恶的生态劫难 155

(一)生物圈与生态环境的形势分析 156

(二)当今人类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 162

(三)当今生态环境危机的三大特征 168

二 生态危机内在本质的探寻 173

(一)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生态的失衡 173

(二)两种生产力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179

(三)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生存危机 183

三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185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及其内涵 186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理念 188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形态 192

(四)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194

四 当今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 200

(一)主体能动性的异化 200

(二)主体能动性异化的表现形式 202

(三)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5

五 解决生态危机的基本思路 207

(一)建立一种全新的“大自然观” 207

(二)建立一种全新的“大生产观” 209

(三)建立一种全新的“大社会观” 210

第五章 从平衡到非平衡 214

一 经典力学的研究方法 214

(一)机械运动与力的概念 215

(二)静力学研究力系的平衡问题 216

(三)动力学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219

二 平衡与非平衡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 222

(一)平衡是系统相对稳定的阶段 222

(二)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原因 224

(三)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关系 227

(四)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与平衡的复杂性 231

三 耗散结构理论与非平衡自组织演化 233

(一)两类不同的有序结构 234

(二)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 242

四 协同学与非平衡自组织演化 251

(一)非平衡相变与平衡相变 252

(二)竞争与协同 255

(三)序参量与伺服 258

(四)合作机制的建立 260

五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讨论 264

(一)非平衡与系统的开放性 264

(二)非平衡与对称性破缺 267

(三)非平衡与差异的普遍性 271

(四)非平衡与自组织演化 274

第六章 从线性到非线性 279

一 线性与非线性的由来及特征 279

(一)线性及其特征 280

(二)非线性及其特征 285

二 因果关系的等当与非等当性 291

(一)线性因果性 291

(二)非线性因果性 297

三 事物发展的统一性与多元化 307

(一)统一性与多元化的探析 308

(二)非线性创造万物和生命 318

四 几点启示 335

(一)非线性是世界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 335

(二)非线性是将一元论与多元化相统一的一种方式 338

(三)非线性是加深理解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有力武器 342

第七章 从存在到演化 349

一 存在是指什么? 350

(一)存在范畴的提出 350

(二)存在意义的考析 354

(三)存在领域的分割 358

二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64

(一)物质范畴的探析 365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68

(三)物质的无限可分性 373

(四)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379

三 物质存在的系统性 389

(一)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390

(二)系统的基本类型 394

(三)系统的基本原理 396

四 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403

(一)层次结构的普遍性 404

(二)层次结构的基本特点 408

(三)层次结构的结合度 411

(四)层次结构的因果链 414

五 系统演化的过程性 416

(一)宇宙和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417

(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421

(三)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423

六 系统演化的方向性 427

(一)时间之矢与不可逆性 427

(二)不可逆在演化中的作用 431

(三)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 434

七 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性 441

(一)自组织概念的提出及含义 441

(二)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与途径 444

(三)自组织形成的根据和条件 447

第八章 非线性是世界的本质 452

一 物理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 453

(一)经典物理学中的非线性问题 453

(二)广义相对论的非线性本质 459

(三)量子力学线性与否的争论 460

(四)规范场理论也是非线性的 462

二 复杂世界中的相干结构——孤子 464

(一)从罗素的孤波到孤子 465

(二)自然界其他相干结构 468

(三)孤子的生成演化机制 471

(四)孤子的科学文化特征 475

三 确定性系统的无规则运动——混沌 479

(一)混沌的含义及其演变 479

(二)“混沌之父”——洛伦兹 482

(三)马康姆戏说混沌 488

(四)确定性混沌的基本特征 490

四 现实世界中的几何体——分形 495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分形体 496

(二)芒德勃罗分形几何的创立 501

(三)分形几何与复杂性研究 506

(四)分形结构的复杂性特征 515

第九章 非线性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 523

一 非线性是系统复杂性之根源 524

(一)简单性原则的局限性 525

(二)简单规则导致复杂行为 533

(三)非线性与系统复杂性 538

二 非线性是系统结构有序化之根本 545

(一)序的概念和有序度的描述 546

(二)有序与对称性破缺的关系 551

(三)非线性与系统结构的有序化 564

三 非线性是人类创造性思维之源泉 576

(一)非线性现象带给人们的思考 577

(二)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张力常新 582

(三)从构成论向生成论的范式转换 586

四 非线性是事物运动发展之终极原因 592

(一)线性相互作用的“绝境” 593

(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机制 595

第十章 非线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599

一 传统自然科学的局限性 600

(一)分科的知识体系 600

(二)机械论的自然观 602

(三)还原分析的方法 604

二 迈向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606

(一)非线性系统的基本特征 607

(二)非线性科学引起的变革 609

(三)几种主要的非线性方法 615

三 科学向辩证思维的复归 618

(一)恩格斯关于科学向辩证思维复归的思想 619

(二)普里戈金关于科学系统演化的三形态说 620

(三)从形而上学思维到辩证思维的复归 625

四 非线性思维的基本内涵 627

(一)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概念的提出 628

(二)把思维对象作为非线性系统来识物想事 630

(三)把思维过程作为非线性系统来规范运作 633

五 非线性思维的内在机制 636

(一)两可图识别的非线性机理 636

(二)直觉产生的非逻辑特征 639

(三)灵感形成的非线性机理 645

六 复杂性科学的哲学启示 652

(一)复杂性科学的学科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653

(二)复杂性科学在当代语境下的哲学启示 658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复杂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673

外国人名译名及对照 690

参考文献 699

第一版后记 724

第二版后记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