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篇 3
第1章 绪论 3
1.1 背景 3
1.2 国家重大需求分析 4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6
1.3.1 国际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6
1.3.2 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 10
1.4 关键科学问题与框架体系 11
1.4.1 科学问题与关注要点 11
1.4.2 框架体系 11
第2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季风区水循环水资源影响的检测与归因 13
2.1 季风区陆地水循环时空变异的检测与归因 13
2.1.1 大气中水汽-降水-径流收支平衡与水循环变化的再认识 13
2.1.2 蒸散发的年代际时空变化规律与成因 20
2.2 水循环时空变异及其原因 22
第3章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与情景预估 27
3.1 贝叶斯理论模型 27
3.2 降水预估的共识性与可信度统计方法 28
3.2.1 降水季节预报流程 28
3.2.2 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可预报性 29
3.3 贝叶斯多模型统计降尺度方法及应用 29
3.4 基本认识 32
第4章 “陆-气双向耦合”模式与水循环响应机理 33
4.1 区域水循环响应机理研究 33
4.1.1 大尺度陆地水循环模型CLM-DTVGM的构建 33
4.1.2 考虑取用水、调水和作物生长的区域陆-气耦合模式 37
4.1.3 陆气双向耦合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38
4.2 东部季风区过去水循环变化成因探究 40
第5章 气候变化对东部季风区北方和南方典型流域水问题的影响 41
5.1 气候变化对华北及东北农业水资源的影响 41
5.1.1 华北及东北地区干旱强度和频率的演变和趋势 41
5.1.2 生态水文关键参数的尺度扩展方法 51
5.1.3 华北平原作物种植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2
5.1.4 东北和华北水资源消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6
5.2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典型流域洪涝灾害影响 57
5.2.1 非稳态水文极值系列洪水频率计算方法 57
5.2.2 适用于洪水预估的气候模式和区域降尺度方法 58
5.2.3 气候变化对中国洪涝灾害风险的影响 59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对策 65
6.1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脆弱性理论与方法 65
6.1.1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脆弱性分析新的模型与方法 65
6.1.2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资源脆弱性 71
6.2 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体系与框架 78
6.2.1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新的概念与定义 78
6.2.2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体系与框架 78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86
7.1 认识与总结 86
7.1.1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水循环影响的检测与归因 86
7.1.2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与情景预估 87
7.1.3 平稳水文极值系列洪水频率计算 87
7.1.4 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脆弱性 88
7.1.5 中国水资源规划及重大工程设计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不足 89
7.2 对策与建议 90
参考文献 93
专题篇 99
科学基础研究与进展 99
课题一: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要素演变规律分析与成因辨识 99
第1章 陆地水循环气候要素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 100
1.1 黄河流域水循环气候要素变化规律 100
1.1.1 1961~2010年黄河流域降水量及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 100
1.1.2 年降水量及雨日减少的成因分析 107
1.1.3 流域季节降水的成因分析 108
1.2 长江水循环气候要素变化规律 109
1.2.1 长江流域春夏季降水量时间变化规律 109
1.2.2 长江流域春夏季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112
1.2.3 长江流域春夏季水汽输送及收支的气候特征 115
第2章 东部季风区蒸散发特征分析 118
2.1 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 118
2.2 海河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 120
2.3 珠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 123
2.4 长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 127
2.5 季风区流域蒸散发比较分析 129
第3章 东部季风区水文循环特点研究 132
3.1 水汽通量 132
3.1.1 整层大气水汽总量 132
3.1.2 水汽收支 132
3.1.3 水汽输送影响范围 133
3.2 陆地水量平衡 135
第4章 不同空间尺度的流域径流预估及其不确定性 137
4.1 珠江流域径流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137
4.2 淮河流域径流变化及预估 139
4.2.1 淮河流域径流变化 139
4.2.2 淮河流域径流预估 140
4.3 长江和黄河典型流域径流预估 142
4.3.1 长江和黄河典型流域径流变化 142
4.3.2 长江和黄河典型流域水循环预估 143
第5章 东部季风区极端水文事件变化特征 150
5.1 降水极值 150
5.2 径流极值 153
第6章 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陆地水循环影响的相对贡献辨识 155
6.1 基于气候模式的归因分析 155
6.1.1 模式检验 155
6.1.2 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的贡献分析 158
6.2 基于水文模型的成因分析 159
6.2.1 降水量突变检测 159
6.2.2 降水对径流变化的贡献 161
6.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成因分析 163
第7章 东部季风区主要江河流域水文-气候数据分析 165
7.1 东部季风区气候数据的均一化及分析 165
7.2 格点数据集研制 167
7.3 气候-水文数据库建设 167
参考文献 168
课题二: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水文情景预估及不确定性研究 170
第1章 全球气候模式适用性评估与预测应用 171
1.1 全球气候模式在东部季风区的适用性评估 171
1.2 应用贝叶斯多模型平均(BMA)方法气候变化预测 172
1.3 应用贝叶斯多模型进行CMIP5极端气候指数预测 176
1.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降水预估的共识性与可信度 184
1.5 中国和东部季风区典型流域未来温度和降水的预估 186
第2章 统计降尺度方法研究 189
2.1 统计降尺度与动力降尺度对比研究 190
2.2 STNSRP统计降尺度模型研究 190
2.3 基于DCA方法的统计-动力混合降尺度研究 191
参考文献 194
课题三:陆地水文-区域气候耦合模拟及水循环变化机理分析 199
第1章 陆地水文-区域气候耦合模式系统研制与应用 200
1.1 大尺度陆地水循环模拟系统构建 200
1.2 陆面水文-区域气候双向耦合模式系统构建 201
1.3 取水用水和调水对局地陆面过程及区域气候的影响机理 201
1.4 取水用水与作物生长过程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及机理 202
第2章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构建 203
2.1 显式四维变分同化方法PODEn4Dvar 203
2.2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构建 203
第3章 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时空变异 204
3.1 东部季风区地表水文变量的变化趋势及对强迫的响应 204
3.2 陆表干旱的时空变化与极端降水气温事件 204
3.3 大气水循环特征演变及陆气耦合强度模拟与机理分析 205
3.4 东部季风区过去水循环变化成因探究 206
3.5 中国东部季风区未来50年气候变化情景模拟 206
参考文献 208
水资源及水旱灾害应用 210
课题四:气候变化下我国北方农业及生态脆弱区水文水资源的响应 210
第1章 生态水文模型与农业干旱分析 211
1.1 试验观测和基础数据整理 211
1.2 生态水文模型 211
1.3 过去和未来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干旱时空变化规律 212
第2章 近50年来气候的变化对流域作物产量、蒸散、径流的影响 213
2.1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213
2.2 气象变化对作物蒸散和产量影响的归因分析 215
2.3 气象变化对流域径流影响的归因分析 216
2.4 华北平原、松嫩平原作物耗水和土壤水的时空变化格局 218
第3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典型区域径流、农业耗水的影响 223
3.1 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淮海平原作物产量、蒸散、灌溉需求变化 223
3.2 未来气候变化下东北松嫩-三江平原径流、农业需水、灌溉需水变化 228
3.3 利用夏季风指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中游径流 230
第4章 保障粮食安全的区域水资源安全适应措施与对策 232
4.1 基于华北平原水资源安全的农业适应性对策 232
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松嫩-三江平原水资源适应性对策 233
课题五:气候变化对南方典型洪涝灾害高风险区防洪安全影响及适应对策 235
第1章 未来二十年到五十年洪水情势预估 236
1.1 从CMIP5筛选可用的全球环流模式(GCMs) 236
1.1.1 CMIP5模式对当前珠江流域降水模拟能力评估 236
1.1.2 模拟结果相似性检验 239
1.1.3 模式筛选 240
1.2 洪水预估不确定性的等级划分 241
1.3 珠江和淮河流域未来20~50年洪水预估 241
1.3.1 汛期年最大流量与日流量(径流深)相关分析 241
1.3.2 基准期及未来20~50年日流量过程模拟 242
1.3.3 极端水文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243
第2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洪水频率计算方法研究 262
2.1 气候变化下的洪水频率计算 262
2.1.1 水文极值与气候影响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 262
2.1.2 淮河流域水文极值统计预测模型 264
2.2 非稳态洪水极值频率计算方法 270
2.2.1 降水强度增大下洪水频率计算方法 270
2.2.2 降水频次增加下洪水频率计算方法 273
2.2.3 洪水历时缩短下洪水频率计算方法 276
第3章 气候变化对区域防洪安全的影响 279
3.1 研究方法 279
3.2 气候变化对重要水库工程和区域防洪安全风险的影响 279
3.2.1 飞来峡流域VIC模型构建与评估 279
3.2.2 极端水文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280
3.3 气候变化下极端洪水对工程设计、运行等防洪安全影响 283
3.3.1 未来情景极端入库洪水平均预估 283
3.3.2 气候变化下防洪适应对策与建议 283
3.4 气候变化对淮河典型区域防洪安全风险的影响 284
3.4.1 基准期及RCPs情景下王家坝断面流量过程模拟 284
3.4.2 极端水文事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284
3.4.3 气候变化下极端洪水对蓄滞洪区运用及区域防洪安全的影响 286
第4章 气候变化对城市防洪安全的影响 288
4.1 方法与途径 288
4.2 雨潮联合分布函数构建——广州市 288
4.3 雨洪组合风险概率模型——蚌埠市 292
4.4 气候变化对广州市城区内涝风险概率影响 292
4.4.1 广州未来气候情景预估 292
4.4.2 广州未来海平面变化预估 294
4.4.3 广州雨潮组合风险概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95
4.5 气候变化对滨河城市外洪与城市暴雨遭遇概率影响 296
4.5.1 历史城市暴雨洪水遭遇概率分析 296
4.5.2 未来情景下外洪与城市暴雨遭遇概率趋势分析 297
参考文献 298
适应与对策 300
课题六: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对策 300
第1章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资源脆弱性 301
1.1 未来水资源来水量变化 301
1.2 未来水资源需水量变化 302
1.3 变化环境下中国水资源脆弱性评估 303
第2章 变化环境下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适应性对策与效益分析 306
2.1 适应性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与调控变量 306
2.2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与决策集的分析方案 307
2.3 水资源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态势 307
2.4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与对策的情景与效益分析 311
2.5 总的认识与几点建议 320
参考文献 322
索引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