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约翰·V·康菲尔德 1
第一章 语言哲学&马蒂尼奇 11
语言及其用法 11
意义的命名理论 13
意义的证实理论 19
说话者的意义 21
言语行为和会话:一种语用学理论 23
命名的因果理论 27
名称与信念 31
解释与翻译 33
结论 36
第二章 语言哲学的形式化工作&尼诺·B·库恰瑞拉 41
把普遍语言看作一种哲学语言的观念 41
把逻辑上完善的语言看作一种理想规则的观念 43
逻辑类型论 47
彻底的经验主义和对世界的逻辑构造 51
逻辑经验主义的意义理论 53
符号学与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三位一体 56
从逻辑的观点看语用学 59
内涵逻辑 63
普遍蒙塔古语法 68
言语行动理论和对语用学的回归 70
第三章 形而上学Ⅰ(1900—1945)&威廉·詹姆斯·迪安祖尼斯 78
导言 78
绝对唯心主义:英国和美国的新黑格尔主义 79
皮尔士:反形而上学的早期萌芽 84
摩尔:常识的使徒 87
伯特兰·罗素 92
旧形而上学与新逻辑 92
逻辑构造主义 95
逻辑原子主义 97
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与中立一元论 99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被推翻的形而学 103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主义 107
共同的信念 107
共同的问题 109
第四章 形而上学Ⅱ(1945—)&伯纳德·林斯基 116
形而上学的再发现 116
唯名论 118
同一性与个体化 120
模态形而上学 129
迈农主义 136
自然主义 138
反实在论 140
第五章 伦理学Ⅰ(1900—1945)&迈克尔·斯廷格尔 147
摩尔的《伦理学原理》 148
直觉主义 155
自然主义 158
逻辑实证主义 162
实质性伦理学 166
回顾 172
第六章 伦理学Ⅱ(1945—)&罗伯特·L·阿灵顿 180
第七章 知识论&保罗·K·莫泽 214
经验主义的复苏 214
常识经验主义者:摩尔与罗素 214
逻辑实证主义 223
美国古典实用主义 229
经验主义的问题 235
奎因论分析性 235
卡尔纳普论分析性 238
认识论中的分析性 240
认识论辩护 243
知识的条件 252
怀疑论 253
第八章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约翰·V·康菲尔德 272
向后期哲学的转变 274
总旨 274
语法虚构;形而上学图像 275
用法 276
颠倒 279
《哲学研究》中的“逻辑” 280
何谓简单物,我们可以考察它? 282
语言的根源 284
行动 284
“本能的”行为 284
意向 286
姿态阶段 286
简单的语言游戏 287
从原始物到复杂物 288
第三人称的意向陈述:句法 289
关键词 290
用法;语言游戏 290
功能 292
家族相似 293
标准 293
Ausserungen(状态) 296
语言的基石 298
私人语言 300
方法和范围 305
“哲学的正确方法” 305
维特根斯坦与学院派哲学 306
维特根斯坦批评的范围 307
第九章 政治哲学&亚瑟·利普斯坦 314
元伦理学和概念分析 314
功利主义 315
马克思主义 316
实用主义 317
1960年代 318
罗尔斯 319
罗尔斯的批评者们 321
自由主义 32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324
共产主义 325
女性主义 328
公共的和私人的 329
第十章 女性主义哲学&萨拉·露西亚·霍格兰 玛里琳·弗赖伊 337
第十一章 法哲学&加尔文·G·诺姆 382
基础法理学 382
道德的强制 391
惩罚 394
因果关系、责任和民事侵权行为 399
其他主题 401
第十二章 应用伦理学&贾斯汀·奥克雷 405
导言 405
生命伦理学 408
环境伦理学 415
商业伦理学 422
结论 429
第十三章 美学&乔治·迪基 436
导言 436
心理学时期 437
审美经验 437
艺术哲学 440
分析时期 443
艺术经验 443
艺术哲学 447
情境时期 449
绪言 449
艺术经验 449
艺术哲学 452
解释和评估艺术 457
解释 457
评估 459
第十四章 宗教哲学&爱德华·维伦卡 468
唯心主义 469
威廉·詹姆斯和实用主义 470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与过程哲学 471
神学语言:可证实性和意义 471
维特根斯坦式唯信论 473
恶的问题 474
本体论证明 476
宗教的分析哲学 477
宗教认识论 480
神学话题 481
名词解释 488
索引 499
译后记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