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连铸技术发展概况 1
1.1 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1
1.2 连铸发展概况 2
1.2.1 世界连铸发展概况 2
1.2.2 我国连铸发展概况 3
1.3 连铸优越性 6
1.4 连铸技术发展及应用 8
1.4.1 传统连铸技术发展 8
1.4.2 连铸新技术开发 8
1.4.3 数学模型在连铸过程中的应用 9
习题 10
2 连铸机机型与结构特征 11
2.1 连铸机机型及特点 11
2.1.1 连铸机机型分类 11
2.1.2 各类连铸机的特点 12
2.2 连铸机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与铸机生产能力计算 17
2.2.1 连铸机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17
2.2.2 连铸机生产能力计算 24
2.3 常见铸机结构特征 26
2.3.1 小方坯连铸机 26
2.3.2 板坯连铸机 28
2.3.3 圆坯连铸机 43
2.3.4 大方坯连铸机 44
习题 45
3 中间包设计 46
3.1 中间包作用 46
3.2 中间包容积和深度 47
3.2.1 中间包容积 47
3.2.2 中间包深度 48
3.3 中间包结构及内腔主要尺寸 49
3.3.1 中间包外形 49
3.3.2 中间包内形 49
3.3.3 中间包内腔主要尺寸 50
3.4 中间包钢水夹杂物的去除 51
3.4.1 中间包内钢水流动特征 51
3.4.2 中间包内钢水流动现象 52
3.4.3 钢水的流动形态控制 53
3.4.4 钢水夹杂物去除与控制 55
3.5 中间包包衬耐火材料 57
3.5.1 中间包砌筑结构 57
3.5.2 中间包辅助结构 58
3.6 中间包加热技术 59
3.6.1 等离子加热技术 59
3.6.2 电感应加热技术 61
3.6.3 电渣加热 61
3.6.4 陶瓷电阻加热 62
习题 62
4 浇注水口设计 63
4.1 浇注水口用耐火材料 63
4.2 长水口设计 66
4.3 浸入式水口类型与设计 67
4.3.1 浸入式水口基本类型 67
4.3.2 浸入式水口设计 68
习题 70
5 结晶器设计 71
5.1 结晶器冶金作用 71
5.1.1 凝固坯壳生长均匀性 71
5.1.2 液相穴夹杂物上浮与排除 72
5.1.3 结晶器微合金化 72
5.1.4 凝固组织控制 73
5.2 结晶器材质 73
5.2.1 不同元素对铜性能的影响 73
5.2.2 连铸对结晶器用铜合金的性能要求 74
5.2.3 结晶器用铜合金热—力学特性及其使用现状 74
5.2.4 结晶器镀层 76
5.2.5 结晶器寿命 77
5.3 结晶器结构 78
5.3.1 整体式结晶器 78
5.3.2 管式结晶器 78
5.3.3 组合式结晶器 79
5.3.4 漏钢检测装置 80
5.3.5 多级结晶器 80
5.3.6 结晶器断面调宽装置 81
5.3.7 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 82
5.3.8 结晶器快速更换台架 82
5.4 结晶器尺寸设计参数 83
5.4.1 结晶器断面尺寸及长度 83
5.4.2 方坯结晶器圆角半径 85
5.4.3 结晶器倒锥度 85
5.5 结晶器冷却水量 86
5.6 结晶器振动 87
5.6.1 结晶器振动目的 87
5.6.2 结晶器振动规律演变 88
5.6.3 正弦振动规律及振动参数 89
5.6.4 非正弦振动规律及振动参数 97
5.6.5 结晶器振动机构 105
5.7 结晶器润滑 108
5.7.1 结晶器润滑机理 108
5.7.2 结晶器内摩擦力分布 109
5.7.3 结晶器润滑介质 109
5.8 结晶器电磁搅拌 111
5.8.1 电磁搅拌分类 111
5.8.2 结晶器电磁搅拌的发展 111
5.8.3 常见结晶器电磁搅拌方法 112
习题 113
6 二冷系统设计 114
6.1 二次冷却与铸坯质量 115
6.2 二冷区作用与传热 115
6.2.1 二冷区作用 115
6.2.2 二冷区传热 116
6.3 二冷系统装置 120
6.3.1 二冷装置结构形式 120
6.3.2 拉坯矫直装置 123
6.3.3 引锭装置 127
6.3.4 铸坯切割装置 127
6.3.5 辊道及后步工序其他设备 130
6.4 铸机弧半径设计 131
6.4.1 全凝固矫直时连铸机基本圆弧半径 131
6.4.2 带液芯矫直时连铸机基本圆弧半径 133
6.4.3 现有连铸机基本圆弧半径确定方法分析 135
6.5 二冷辊列设计 136
6.5.1 足辊段与密排辊列段设计 137
6.5.2 矫直段设计 137
6.5.3 基本弧形段设计 140
6.5.4 连铸机辊列判定计算 141
6.6 二冷喷水系统设计 144
6.6.1 水喷雾冷却 144
6.6.2 气—水喷雾冷却 145
6.6.3 干式冷却(干式浇注) 146
6.7 二冷配水设计 146
6.7.1 二冷比水量的确定 147
6.7.2 二冷区冷却模式的确定 149
6.8 二次冷却控制 151
6.8.1 二次冷却控制原理 151
6.8.2 二次冷却控制方法 153
6.8.3 目标表面温度动态控制法 154
6.8.4 参数控制法 162
6.8.5 两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163
6.9 二冷压下与电磁搅拌技术 164
6.9.1 轻压下技术(Soft Reduction) 164
6.9.2 重压下技术(Heavy Reduction) 168
6.9.3 连续锻压技术(Continuous Forging) 168
6.9.4 热应力压下技术(Thermal Soft Reduction) 169
6.9.5 二冷电磁搅拌技术 169
习题 171
7 连铸自动化控制与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173
7.1 主要自动控制系统 173
7.1.1 中间包钢水液位自动控制 173
7.1.2 保护渣加入自动控制 174
7.1.3 结晶器钢水液位自动控制 177
7.1.4 开浇自动控制 180
7.1.5 结晶器冷却水流量自动控制 181
7.1.6 二次冷却水自动控制 181
7.1.7 铸坯定长切割自动控制 183
7.2 电力传动控制 184
7.2.1 连铸过程对电力装备的要求 185
7.2.2 连铸过程电力传动系统的运转方式 186
7.2.3 连铸过程电力传动控制 187
7.2.4 连铸过程电力传动主要控制系统 189
习题 206
参考文献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