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地景观时空演变及优化的比较研究 以长江三角典型城市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玲玲,曹杨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030478665
  • 页数:2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选取旅游发展在全国具有标杆作用的长三角区域为背景,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南京和以人文与自然复合景观为主的苏州作为研究及比较对象,并主要以RS、GIS等为研究手段,进行实践研究。通过ArcGIS分析,从城市整体及旅游片区发展角度,构建城市旅游地景观演变研究体系,并把握城市旅游地景观重心迁移轨迹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通过构建城市旅游地景观演变驱动模型,探讨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城市旅游地景观演变的驱动机制。通过引入美景度评测方法及模型,对城市旅游地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景观美学与格局的关系研究,搭建景观美学与景观生态的关系桥梁。通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累计耗费距离模型以及景观美学评价,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景观优化系统。本书体现了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城市旅游地景观规划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3

1.2.1 研究目标 3

1.2.2 研究内容 3

1.3 研究方法 5

1.4 研究价值 6

1.4.1 理论价值 6

1.4.2 实践价值 6

参考文献 6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7

2.1 研究综述 7

2.1.1 相关概念及分类 7

2.1.2 基于景观的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12

2.1.3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进展 13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6

2.2.2 景观美学理论 17

2.2.3 元胞自动机原理 17

参考文献 18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7

3.1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27

3.1.1 区域范围及定位 27

3.1.2 历史沿革及成员城市 27

3.1.3 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 29

3.2 南京市概况 32

3.2.1 城市性质 32

3.2.2 区位条件 32

3.2.3 历史沿革与现行行政区划 32

3.2.4 地理环境状况 34

3.2.5 资源状况 37

3.2.6 经济状况 38

3.2.7 人口动态 43

3.2.8 研究区范围 45

3.3 苏州市概况 45

3.3.1 城市性质 45

3.3.2 区位条件 46

3.3.3 历史沿革与现行行政区划 46

3.3.4 自然环境状况 48

3.3.5 资源状况 50

3.3.6 经济状况 51

3.3.7 人口动态 54

3.3.8 研究区范围 56

3.4 数据处理方法与准备 57

3.4.1 景观信息提取方法 57

3.4.2 研究数据准备 58

3.5 数据预处理 61

3.5.1 影像几何校正 61

3.5.2 影像配准 61

3.5.3 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 62

3.6 分类结果与精度评价 62

3.6.1 研究区景观分类研究 62

3.6.2 研究区景观分类结果及精度分析 63

参考文献 66

第4章 城市旅游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及比较 68

4.1 基于旅游视角的城市景观分类 68

4.2 城市旅游地景观时空演变研究方法 69

4.2.1 景观指数法 69

4.2.2 景观演化模型 71

4.3 基于整体视角的南京城市景观时空演变 72

4.3.1 景观构成变化与整体演化特征 72

4.3.2 典型与非典型旅游景观格局变化 76

4.4 基于分区视角的南京城市旅游景观时空演变 78

4.4.1 分区目的与划分方式 78

4.4.2 中心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80

4.4.3 东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81

4.4.4 南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84

4.4.5 西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85

4.4.6 北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87

4.4.7 分区旅游景观整体演化特征及对比 89

4.5 基于整体视角的苏州城市景观演变 90

4.5.1 景观构成变化与整体演化特征 90

4.5.2 典型与非典型旅游景观格局变化 95

4.6 基于分区视角的苏州城市旅游景观演变 97

4.6.1 分区方式 97

4.6.2 中心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98

4.6.3 东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101

4.6.4 南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102

4.6.5 西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104

4.6.6 北部景观区旅游景观变化 106

4.6.7 分区旅游景观整体演化特征及对比 107

4.7 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对比与讨论 109

参考文献 112

第5章 城市旅游地景观演变的人文驱动力及比较 114

5.1 南京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 114

5.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城市规划的发展 114

5.1.2 南京城市规划驱动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 118

5.2 南京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优势型景观演变的驱动 120

5.2.1 景观变化的人口驱动力 121

5.2.2 景观变化的第二产业发展驱动 123

5.2.3 景观变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驱动 126

5.3 南京旅游业发展对房地产景观变化的驱动分析 127

5.4 苏州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整体变化的驱动 128

5.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城市规划的发展 128

5.4.2 苏州城市规划驱动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 131

5.5 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优势型景观演变的驱动 132

5.5.1 产业结构及一产的发展变化 133

5.5.2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构成变化 136

5.5.3 房地产投资变化 137

5.6 苏州房地产景观变化的旅游驱动分析 138

5.7 人文驱动力对比与讨论 139

参考文献 143

第6章 基于Geo-CA的城市旅游地景观演变时空模拟及比较 145

6.1 元胞自动机模型概述 145

6.1.1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 145

6.1.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要素 146

6.1.3 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 147

6.2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城市旅游地Geo-CA模型 147

6.2.1 基于Logistic回归的Geo-CA转换规则 147

6.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Geo-CA模型(PCA-Geo-CA) 151

6.3 Geo-CA数据预处理及模拟模块 152

6.3.1 城市扩张的影响因子 153

6.3.2 Geo-CA数据预处理 154

6.3.3 构建Geo-CA模拟模块 154

6.3.4 模型校正和精度评价 155

6.4 基于Geo-CA的南京研究区景观时空演化与模拟 156

6.4.1 由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分段式建模 156

6.4.2 PCA对空间驱动因子的选取 156

6.4.3 Logistic-Geo-CA和PCA-Logistic-Geo-CA模拟景观演化及精度评价 160

6.5 基于Geo-CA的苏州研究区景观时空演化模拟 161

6.5.1 单中心建模 161

6.5.2 PCA对空间驱动因子的选取 162

6.5.3 Logistic-Geo-CA和PCA-Logistic-Geo-CA模拟景观演化及精度评价 163

6.6 景观演化模拟讨论与对比 164

参考文献 168

第7章 城市旅游地景观美学质量及其与格局的关系 170

7.1 城市旅游地景观视觉体验分类体系 171

7.2 基于SBE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172

7.2.1 景观美学评价样点调查与拍摄 172

7.2.2 选取评价照片与评判者 173

7.2.3 评判方式与过程 173

7.2.4 数据处理 176

7.3 基于RS、GIS的景观格局分析 176

7.4 城市旅游地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178

7.4.1 样本景观个体评价结果 178

7.4.2 基于评判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景观SBE评价对比 180

7.4.3 基于不同景系的景观SBE评价对比 182

7.4.4 基于不同视域的景观SBE评价对比 184

7.4.5 基于不同归属地的景观SBE评价对比 185

7.5 景观美景度与格局的关系分析 188

7.5.1 SBE与斑块水平指数的关系 188

7.5.2 SBE与景观水平指数的关系 190

7.6 讨论与结论 190

参考文献 194

第8章 城市旅游地景观优化 196

8.1 基于生态功能的景观格局优化 196

8.1.1 景观累积耗费模型 196

8.1.2 南京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 198

8.1.3 苏州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 203

8.2 基于旅游地演化的景观类型优化 208

8.2.1 南京研究区景观类型优化重点 208

8.2.2 苏州研究区景观类型优化重点 209

8.3 基于景观美学的景观美感优化 210

8.3.1 景观美感优化原则 210

8.3.2 景观美景度评价分析 211

8.3.3 景观美感优化对策与建议 216

8.4 城市旅游地景观优化讨论 220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