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 1
第二节 调查区自然地理概况 1
一、位置交通 1
二、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 2
第三节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 2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2
二、前人工作评估 3
第四节 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 3
一、工作概况 3
二、质量评述 4
三、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5
第二章 地层 7
第一节 岩石地层 7
一、上古生界岩石地层 8
二、中生界岩石地层 19
三、新生界岩石地层 33
第二节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52
一、上古生界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52
二、中生界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57
三、新生界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62
第三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分析 64
第一节 沉积体系特征及沉积相构成 64
一、浅海陆棚沉积体系 65
二、冰海沉积体系 65
三、斜坡沉积体系 66
四、台地沉积体系 66
五、滨海(海滩)沉积体系 66
六、三角洲沉积体系 66
七、湖泊沉积体系 67
八、冲积-河流沉积体系 67
第二节 沉积相时空分布及演化 67
一、古生代沉积相特征 67
二、中生代沉积相特征 72
三、新生代沉积相特征 83
第三节 构造层序及层序地层 88
一、构造层序Ⅰ(泥盆纪—二叠纪) 88
二、构造层序Ⅱ(侏罗纪) 89
三、构造层序Ⅲ(白垩纪) 89
四、构造层序Ⅳ(古近纪—第四纪) 90
第四章 岩浆岩 91
第一节 火山岩 91
一、燕山晚期火山岩(K1) 92
二、喜马拉雅中早期火山岩(E1—E2) 97
三、喜马拉雅晚期火山岩(N1—Qp2) 103
四、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12
五、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及其源区性质 122
第二节 侵入岩 128
一、燕山晚期基性、中性及中酸性侵入岩 130
二、喜马拉雅早期中性及中酸性侵入岩 142
三、喜马拉雅晚期酸性侵入岩 144
四、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46
五、花岗岩类成因类型 158
六、与侵入岩有关的接触变质作用 161
第三节 脉岩 163
一、基性脉岩 163
二、中性脉岩 164
三、酸性脉岩 164
第四节 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环境 165
一、岩浆岩组合及时空分布特征 165
二、构造背景分析 168
三、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 170
第五章 构造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一、调查区大地构造背景 174
二、调查区构造层划分 174
三、构造变形单元划分 176
第二节 构造变形单元分述 176
一、昂拉仁错褶皱构造带(Ⅰ) 176
二、仁多断褶带(Ⅱ) 183
三、南北向地堑构造 188
第三节 构造变形综述 191
一、构造变形层次 191
二、构造变形期次 192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及高原隆升 192
一、新构造运动地貌标志 192
二、新构造运动的构造地质标志 194
三、地热显示与地震 194
第五节 地质发展史 195
一、革吉-措勤弧后盆地基底形成阶段(D—P) 196
二、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2—E2) 197
三、高原隆升盆地消亡阶段(E3—Q) 198
第六章 矿产及其他国土资源概况 200
第一节 矿产资源 200
一、矿产资源概况 200
二、矿产分述 200
三、成矿预测及找矿方向 205
第二节 生物资源 206
一、主要植被类型 206
二、主要野生动物资源 209
第三节 旅游资源 210
一、本区旅游资源类型及特点 210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212
结语 213
一、主要地质成果和进展 213
二、存在问题 217
参考文献 218
图版说明及图版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