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研究 3
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 3
再谈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 13
政治上层建筑应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23
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存在吗?——与焦凤贵同志商榷 31
试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黑格尔对“质”和“量”的分析谈起 36
注意对哲学范畴所反映的对象进行分类研究 43
《太阳城》的教育思想 45
哲学与现实关系研究 57
马克思《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57
辩证地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67
新技术革命与传统道德观念 70
由“两个改造”的关系看“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79
试论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 84
权力的利益属性 91
权力过程中的错位现象 100
人的规格化和利益分配的层次性——论权利平等、能力差异及利益导向 107
生产力理论研究 117
“怎么样”还是“为什么”——试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17
简论生产力分类研究 123
简论生产力的结构和功能 134
论生产力的质态结构和量态结构 141
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若干思考 149
社会企业化和企业社会化 156
关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几个问题 164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73
略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命运 173
试论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181
毛泽东思想民族观的集中体现——读毛泽东《致彭德怀、西北局》 191
简论邓小平主体性思想 199
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探析 203
论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时代性 211
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217
论邓小平的群众观 225
邓小平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简论 233
简论邓小平的激励思想 243
邓小平方法论研究论纲 250
试析研究邓小平方法论的意义 259
抓住机遇,迅速决断——学习邓小平的决策方法 267
毛泽东邓小平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论纲 274
试论开展毛泽东邓小平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的意义 282
略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点内容与特色 291
全面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 301
后记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