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山西省的经验数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佑元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9651278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对区域创新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强调了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现状及影响科技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和创新过程,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内容及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建立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阶段DEA模型,对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新技术革新孕育兴起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

一、科技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2

二、区域经济增长是科技创新的保障 3

三、科技创新绩效是衡量区域创新成效的标尺 4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9

一、国外研究现状 9

二、国内研究现状 15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20

一、研究思路 20

二、研究方法 21

第五节 本书主要内容与特色 24

一、本书结构与主要观点 24

二、本书特色与创新之处 25

本章小结 27

第二章 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29

第一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 29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理论 29

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33

三、区域科技创新理论 38

四、城市创新系统 48

第二节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53

一、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 53

二、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56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58

四、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61

五、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动过程 65

第三节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评价 66

一、创新能力的评价 66

二、创新绩效的评价 67

三、创新能力评价与创新绩效评价的关系 69

四、创新绩效评价的意义 70

本章小结 71

第三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现状 73

第一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的现实基础 73

一、山西省的经济地理位置 73

二、构建和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经济基础 76

三、构建和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人力资源基础 80

四、构建和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政策制度环境 84

第二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及运行机制 86

一、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 86

二、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95

第三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96

一、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横向比较分析 96

二、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纵向比较分析 105

本章小结 111

第四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114

第一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4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114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115

三、指标体系构建 116

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工具选择 122

一、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 122

二、评价工具 123

第三节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二阶段DEA模型 125

一、模型建立 125

二、应用分析 130

本章小结 131

第五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 132

第一节 国内30个省(市、区)科技创新绩效评价 132

一、基础数据来源 132

二、区域数据代入和运算过程 133

三、省级区域阶段结果分析 135

四、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性分析 136

第二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 140

一、数据来源 140

二、综合效率分析 141

三、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性分析 143

四、松弛因子分析 145

第三节 山西省各市创新绩效评价 146

一、数据来源 146

二、各市分析 147

三、松弛变量分析 148

本章小结 152

第六章 影响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 153

第一节 影响科技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 153

一、宏观因素 153

二、微观因素 169

第二节 影响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因素的实证分析 173

一、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173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175

三、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80

本章小结 183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84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 184

一、主要的研究结论 184

二、理论贡献 185

第二节 提升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186

一、统筹资金投入体系 186

二、扶持科技中介发展,增强科技中介机构活力 187

三、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 190

四、搭建多方联动的组织体系 191

五、规范创新利益分配 192

六、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93

七、营造良好的科技协同创新组织氛围 194

八、建设多层次沟通协调体系 194

参考文献 196

附录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