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推进能源领域的“四个革命”要求中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1.1.2 中国能源转型战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 2
1.1.3 环境污染压力倒逼能源效率的提高 3
1.2 研究意义 6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3.1 能源效率的定义和测算 8
1.3.2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 15
1.4 本书研究内容 19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1
1.5.1 技术路线 21
1.5.2 研究方法 21
1.6 本书创新点 23
第2章 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的相关理论基础 25
2.1 相关理论基础 25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5
2.1.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31
2.1.3 经济收敛理论 32
2.1.4 环境经济学理论 33
2.1.5 空间经济学理论 34
2.2 基于场景理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理论分析框架 37
2.2.1 场景理论的基本思想 37
2.2.2 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场景理论的构建 39
2.2.3 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场景理论的学术价值 41
2.3 本章小结 42
第3章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与评价 43
3.1 能源效率测度模型 44
3.1.1 环境技术集 44
3.1.2 SBM-DEA模型 46
3.2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 50
3.2.1 投入产出指标说明及数据处理 50
3.2.2 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结果 53
3.3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 60
3.3.1 两种测度结果的对比分析 60
3.3.2 两种测度结果的聚类分析 62
3.4 中国区域工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64
3.4.1 节能减排模型 64
3.4.2 区域工业节能潜力评价 65
3.4.3 区域工业减排潜力评价 69
3.5 本章小结 72
第4章 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空间差异收敛性分析 75
4.1 收敛性分析方法 76
4.1.1 σ收敛 76
4.1.2 绝对β收敛 76
4.1.3 条件β收敛 77
4.1.4 俱乐部收敛 78
4.2 工业能源效率收敛模型构建 78
4.2.1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σ收敛模型 79
4.2.2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绝对β收敛模型 79
4.2.3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条件β收敛模型 80
4.2.4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俱乐部收敛模型 81
4.3 区域差异收敛性分析 81
4.3.1 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σ收敛分析 82
4.3.2 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绝对β收敛分析 84
4.3.3 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条件β收敛分析 85
4.3.4 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俱乐部收敛分析 86
4.4 本章小结 86
第5章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空间效应分析 89
5.1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 90
5.1.1 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指标的选择 90
5.1.2 影响因素指标的数据来源与说明 94
5.2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的建立 95
5.2.1 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95
5.2.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99
5.3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102
5.3.1 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 103
5.3.2 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基准水平在地理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态势 103
5.3.3 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出口额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影响 105
5.3.4 产业结构调整、人均GDP、贸易进口额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106
5.3.5 城市化率、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107
5.4 本章小结 108
第6章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时间效应分析 109
6.1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面板VAR模型构建 109
6.2 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因素贡献率分析 110
6.2.1 能源价格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2
6.2.2 产业结构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2
6.2.3 能源消费结构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3
6.2.4 人均工业产值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3
6.2.5 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4
6.2.6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4
6.2.7 城市化率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4
6.2.8 技术进步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5
6.2.9 贸易进口额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5
6.2.10 贸易出口额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冲击效应贡献率分析 116
6.3 影响因素变动对区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冲击效应分析 116
6.4 本章小结 127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29
7.1 主要结论 129
7.1.1 构建了基于场景理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理论框架 129
7.1.2 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的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 130
7.1.3 基于收敛分析模型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131
7.1.4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131
7.1.5 运用面板VAR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变动对区域工业能源效率的冲击效应 132
7.2 政策和建议 133
7.2.1 深化能源市场改革,合理构建公平的能源价格体系 133
7.2.2 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交流,适度采取因地制宜政策 134
7.2.3 深入加强技术研发与专利申报,加快专利成果转化应用 135
7.2.4 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移升级,减少资源环境压力 135
7.2.5 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准入门槛 136
7.2.6 实施区域差异化的能源效率政策,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 136
7.2.7 有效布局财政的区域分布,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 137
7.2.8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施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和可再生能源替代战略 137
7.3 展望 138
参考文献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