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题解与论域之界定 2
1.1.1 关于财产与财物之选择 2
1.1.2 天人观与传统文化 3
1.1.3 《唐律疏议》与《民法大全》之样本意义 4
1.1.4 本书之论域 5
1.2 论题研究现状之述评 6
1.2.1 论题之研究现状 6
1.2.2 现有研究之成就与不足 10
1.2.3 本书之突破 11
1.3 研究方法之检讨 12
1.3.1 比较方法之实践意义 12
1.3.2 历史分析方法之实证意义 13
1.4 中西古代财产法引述 13
1.4.1 《唐律疏议》、中国古代法之内部结构与中国古代财产法 14
1.4.2 《民法大全》与西方古代财产法 22
第2章 中西古代财产法律制度的文化内核比较 37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 38
2.1.1 天人合一观之源流小考 38
2.1.2 天人合一观之主要内容 45
2.1.3 天人合一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地位 49
2.2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天人二分观 53
2.2.1 天人二分观之源流考辨 53
2.2.2 天人二分观之主要内容 61
2.2.3 天人二分观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之地位 69
2.3 比较天人合一观与天人二分观 73
2.3.1 文化地位之相似性与比较意义 73
2.3.2 天人关系结构之“合”与“分” 74
2.3.3 “天”与“人”关系之“同一”与“平等” 76
2.3.4 “天”与“人”关系之“感应”与“界分” 77
2.3.5 “天”与“人”关系之“相通、相类”与“相异” 79
2.3.6 “天”与“人”关系之“相依、相胜”与“对立” 80
第3章 中西古代财产法律关系比较 82
3.1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之主体差异 83
3.1.1 中西古代财产法主体之主要差异 84
3.1.2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之主体差异 106
3.2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之客体差异 113
3.2.1 中西古代财产法客体之主要差异 114
3.2.2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客体差异 121
3.3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之权利差异 129
3.3.1 中西古代财产法之权利差异 129
3.3.2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之权利差异 134
第4章 中西古代财产法在所有权制度上之差异 138
4.1 中国古代之财产及其保有权利制度 138
4.1.1 中国古代之财产及其分类 139
4.1.2 中国古代之财产保有权利制度 144
4.2 西方古代之物及其所有权制度 159
4.2.1 西方古代财产法之物及其分类 159
4.2.2 西方古代财产法之权利体系 164
4.3 中西古代财产法在所有权制度上之差异 168
4.4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在所有权制度上之差异 173
4.4.1 天人合一观与中国古代财产观 173
4.4.2 天人二分观与西方古代财产观 176
4.4.3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在所有权制度上之差异 178
第5章 中西古代财产法在他物权制度上之差异 181
5.1 中国古代财产法与他物权制度 182
5.1.1 永佃制度 183
5.1.2 “典”制度 186
5.1.3 相邻制度 190
5.2 西方古代财产法之他物权制度 196
5.2.1 役权 196
5.2.2 关于永佃权与地上权 198
5.2.3 担保物权 200
5.2.4 占有与准占有 201
5.3 中西古代财产法之他物权制度差异 203
5.3.1 中西古代财产法中的“他物权”制度之总体特征差异 204
5.3.2 中西古代财产法之相邻制度差异 206
5.3.3 中西古代财产法之永佃权制度差异 207
5.3.4 中西古代财产法之“担保物权”制度之差异 208
5.4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之他物权制度差异 209
5.4.1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他物权”制度之总体特征差异 209
5.4.2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他物权”之具体制度差异 211
5.4.3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他物权”之特色制度差异 212
第6章 中西古代财产法之“债”制度比较 214
6.1 中国古代财产法之“债”制度 215
6.1.1 中国古代财产法中债之含义 215
6.1.2 中国古代财产法中的契约之债 218
6.1.3 中国古代财产法中的侵权之债 222
6.2 西方古代财产法之“债”制度 225
6.2.1 西方古代财产法中债之含义 225
6.2.2 西方古代财产法中的契约之债与准契约之债 227
6.2.3 西方古代财产法中的侵权之债 230
6.3 中西古代财产法之“债”制度差异 232
6.3.1 中西古代财产法中“债”之内涵与总体特征差异 232
6.3.2 中西古代财产法的契约之债差异 233
6.3.3 中西古代财产法的侵权之债差异 234
6.4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之“债”制度差异 235
6.4.1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财产法关于“债”之内涵与总体特征差异 236
6.4.2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契约之债之差异 238
6.4.3 天人观与中西古代“侵权”之债之差异 239
结论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