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8
第一章 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之源——《易经》 8
第一节 《易经》的基本知识 8
第二节 《易经》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哲理 10
第三节 《易经》与传统武术的技击理论 12
第四节 通往神明之路 15
第五节 《易》元止境 17
第二章 先秦时期武术 19
第一节 中国武术的萌芽 19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武术 22
第三节 春秋战国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27
第四节 先秦诸子与武术 33
第五节 先秦民族武术的交流 37
第三章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 40
第一节 秦收兵器与汉代尚武 40
第二节 汉代武术流派、著作及理论 42
第三节 汉代武术套路、攻防格斗及练力试力 44
第四节 角抵、手搏与相扑 46
第五节 剑的演变与刀的勃兴 48
第六节 弓弩与射术的发展 51
第七节 其它武术器械的使用 53
第八节 汉刀、刀剑之术与相扑 56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 57
第一节 军事武艺的演进 57
第二节 娱乐性武术的发展 60
第三节 少林武术的发端和早期道教与武术 63
第四节 南北民族武术的交融 67
第五章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武术 70
第一节 府兵制度 70
第二节 武举制的创立 71
第三节 尚武任侠之风 73
第四节 角抵复苏兴盛 74
第五节 射远兵器 77
第六节 器械武艺 80
第七节 其它武艺 83
第八节 唐代武舞与武术套路 84
第六章 两宋时期武术 87
第一节 军事武艺的发展 87
第二节 武举制度与武学 92
第三节 民间武术结社 94
第四节 市民阶层的武术活动 96
第七章 辽、金、西夏及元代武术 99
第一节 倡武与禁练 99
第二节 骑射武艺 100
第三节 拳搏与角抵 102
第四节 兵械武艺 105
第八章 明代武术 108
第一节 武举与武学 108
第二节 明军的武艺训练 110
第三节 武术体系的形成 111
第四节 十八般武艺的内容 113
第五节 少林武术的显扬 116
第六节 套路与对抗形式 117
第七节 摔跤 119
第八节 中日武术交流 120
第九节 著名武术典籍 122
第九章 清代武术 126
第一节 发展趋势 126
第二节 官办武学与武举制末 127
第三节 武术对传统文化的摄取 129
第四节 民间武术与教门、结社 131
第五节 武术流派的发展 135
第六节 文武并重与颜习斋 138
第七节 清代主要著作及其作者 139
第十章 民国时期武术 142
第一节 发展特点 142
第二节 “中华新武术”的兴衰 143
第三节 精武体育会的兴盛 145
第四节 中央国术馆始末 146
第五节 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 150
第六节 武术运动竞赛与表演 152
第七节 “土洋体育之争”中的武术科学化呐喊 154
第八节 武术思想与学术研究 156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术 159
第一节 武术发展变化的条件 159
第二节 传统武术稳步发展 171
第三节 武术组织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174
第四节 学校武术教育 176
第五节 武术优秀运动队的建立与发展 180
第六节 社会武术运动的兴起 182
第七节 武术竞赛的发展变化 184
第八节 挖掘、整理武术遗产 197
第九节 武术科学研究 199
第十节 武术国际交流与走向世界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