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为多数人服务模式终结 1
第一章 O2O模式极速裂变 2
1.1 “大而全”阻挡不了客户流失 2
1.2 为什么大公司越来越衰弱 5
1.3 新蓝海:垂直细分领域 10
1.4 QQ、微信取代不了陌陌 14
1.5 风投机构为何热衷于小众平台 18
第二章 个性化:大众化向定制化迁移 22
2.1 原来,世界可以有多种颜色 22
2.2 一切行动以客户为中心 26
2.3 每个用户都想做VIP 29
2.4 私人定制催生小众服务 33
2.5 向用户低头的苹果手机 35
2.6 为什么经营者在模仿尚品宅配 39
第三章 社群经济:一个圈子就是一座城池 43
3.1 社群特征:高质量高频度重合 43
3.2 每个社群都有自己的护城河 47
3.3 互联网思维 51
3.4 用户需要自己的鲜明特征 54
3.5 罗辑思维:只做自己的小众 59
3.6 知乎:表达见解的地方 62
中篇 如何打造小而美的平台 67
第四章 产品定位:用户基因卡位 68
4.1 用户属性划分方法 68
4.2 市场并不是无限大 73
4.3 产品系列易精不易多 75
4.4 90后的消费观念 79
4.5 只专注于发烧友的小米 82
4.6 为什么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只有两种颜色 85
4.7 拉勾网:只为IT工程师服务 88
第五章 产品打造:品质是一切黏性的基础 93
5.1 极致:一切都要无可挑剔 93
5.2 产品经理一定要有死磕精神 96
5.3 纯手工:因不可复制而让人迷恋 100
5.4 快速迭代:Window与XP系统 104
5.5 细节制胜:产品包装的秘密 106
5.6 时刻敏感:让新技术与产品画上等号 109
第六章 体验营销:给用户一个真场景 112
6.1 给客户一个使用场景 112
6.2 让客户参与其中 116
6.3 试用就是实用 118
6.4 以客户体验为宗旨 122
6.5 谷歌眼镜、苹果的体验式营销 126
6.6 优衣库的虚拟试衣间 131
第七章 后续服务:吸引客户二次购买 135
7.1 当今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处理客户投诉 135
7.2 为客户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139
7.3 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 142
7.4 口碑效应:客户主动推荐他的朋友 146
7.5 进行互动,让客户再次参与 150
7.6 一切皆可数据化、可视化 154
第八章 优化流程:为“大而全”累积动力源 158
8.1 扩张之前的流程梳理 158
8.2 新品类的设置剖析 162
8.3 大数据引路,引入“互联网+” 167
8.4 品类冲突时的解决方法 171
8.5 爱屋吉屋为什么先上海后北京 174
8.6 当当网的扩张之路 178
下篇 突围时代:“小而美”向“大而全”的裂变 183
第九章 从1至N,是升级不是重复 184
9.1 复制模式必死 184
9.2 连锁的困局:产量上去了,品质下来了 188
9.3 大规模复制,小规模创新 191
9.4 为什么百度建立100多个研发小组 194
9.5 庆丰包子铺的布局之路 197
第十章 裂变选择:是收购还是重建 202
10.1 两难选择:收购费钱,重建费力 202
10.2 顺丰由连锁变直营的历程 206
10.3 收购的三大要点 209
10.4 重建的模式和核心 213
10.5 谷歌的全球收购之路 217
10.6 大肆收购的链家地产 221
第十一章 拥抱时代:剖析BAT的成长轨迹 226
11.1 百度的初创队伍 226
11.2 百度上市后的布局模式 230
11.3 阿里巴巴前期所走的弯路 233
11.4 阿里巴巴的全面布局 237
11.5 腾讯立足的社交 241
11.6 QQ与微信占领的社交领域 245
11.7 你的时代,也要静静等风来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