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然地理概况 1
1.1 地理位置 1
1.2 地质与地貌 1
1.2.1 地质 1
1.2.2 地貌 1
1.3 气候类型与特征 1
1.4 水系与水文 2
1.4.1 水系 2
1.4.2 主要河流与水文情势 2
1.4.3 地表水和地下水 2
1.5 土壤与植被 2
1.5.1 土壤 2
1.5.2 植被 5
1.6 灾害性因子 5
第2章 调查内容和方法 6
2.1 调查内容 6
2.1.1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6
2.1.2 植被调查 6
2.1.3 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6
2.1.4 生态系统调查 6
2.1.5 社会经济调查 6
2.2 调查方法 7
2.2.1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方法 7
2.2.2 植被调查方法 7
2.2.3 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方法 8
2.2.4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 9
2.3 调查时间 9
2.4 调查线路 9
第3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 10
3.1 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10
3.1.1 大型真菌 10
3.1.2 维管植物 13
3.2 资源植物 19
3.2.1 大型真菌资源 19
3.2.2 维管植物资源 20
3.3 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 24
3.3.1 保护植物概念的说明 24
3.3.2 IUCN名录物种 24
3.3.3 CITES名录物种 29
3.3.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物种 31
3.3.5 中国植物红皮书名录物种 32
3.4 特有植物 36
3.5 模式植物 36
3.6 孑遗植物 36
第4章 植被 38
4.1 植被总体特征 38
4.2 植被类型及特征 39
4.2.1 植被分区地位 39
4.2.2 植被分类原则 40
4.2.3 植被分区概述 41
4.2.4 植被类型及特征 41
第5章 动物物种多样性 59
5.1 无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59
5.1.1 昆虫物种多样性 59
5.1.2 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 64
5.2 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66
5.2.1 脊椎动物区系 66
5.2.2 哺乳类 66
5.2.3 鸟类 67
5.2.4 爬行类 69
5.2.5 两栖类 70
5.2.6 鱼类 71
5.3 珍稀濒危及特有动物 72
5.3.1 珍稀濒危脊椎动物 72
5.3.2 特有脊椎动物 82
第6章 生态系统 85
6.1 生态系统类型 85
6.1.1 自然生态系统 85
6.1.2 人工生态系统 86
6.2 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86
6.2.1 食物网和营养级 86
6.2.2 生态系统稳定性 87
6.3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 88
6.3.1 自然因素 88
6.3.2 人为因素 88
6.3.3 旅游潜在因素 88
第7章 主要保护对象 89
第8章 社会经济与社区共管 91
8.1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会经济状况 91
8.1.1 乡镇及人口 91
8.1.2 交通与通信 92
8.1.3 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 92
8.1.4 社区经济结构 92
8.1.5 科教文化卫生体育 93
8.2 社区共管 94
8.2.1 社区环境现状 94
8.2.2 社区共管措施 94
8.2.3 基于替代生计项目分析 94
8.2.4 社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 95
第9章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评价 96
9.1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 96
9.1.1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 96
9.1.2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评价 96
9.1.3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96
9.1.4 保护管理现状及评价 97
9.2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属性评价 98
9.2.1 物种多样性 98
9.2.2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98
9.2.3 稀有性 98
9.2.4 脆弱性 99
9.3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价 99
9.3.1 科学价值 99
9.3.2 生态价值 99
9.3.3 社会价值 100
9.3.4 经济价值 100
第10章 管理建议 102
10.1 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102
10.2 保护管理建议 102
参考文献 104
附表1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108
附表2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方调查记录表 184
附表3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210
附表4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软体动物名录 230
附表5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名录 231
附图1 247
附图2 251
附图3 256
附图4 260
附图5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