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经典学术丛刊 先秦辩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湛波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2577996
  • 页数:123 页
图书介绍:《先秦辩学史》完成于1932年第七师范训育任上。该书将先秦逻辑学命名为辩学,以辩学的学术发展脉络为主线,利用传世文献的记载对邓析、惠施、公孙龙、墨辩、荀子等诸子的思想传承、学说观点就行了厘清。作者认为,辩学起源于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到惠施时开始盛行,公孙龙为集大成者,而墨辩、荀子将辩学推向了更高的阶段。该书承接1922年至1925年的墨辩大讨论,对梁启超、胡适、冯友兰、伍非百、钟泰等知名学者的成果批判继承,不唯权威,在辩学的起源,惠施、公孙龙学说源流以及墨家与墨辩的关系等问题上均有独到见解。

第一篇 形名学的起源 1

一 形名学是什么 1

二 刑名学即形名学 2

三 刑名学非“法术学” 2

四 刑名学与法术学 3

五 形名学为郑学 4

六 结论 5

第二篇 邓析 7

一 邓析时代的郑国 7

二 邓析略传 9

三 “两可说”——邓析学说之一 10

四 “无厚”——邓析学说之二 13

五 邓析同时的思想家 15

第三篇 惠施 19

一 惠施的时代及其事略 19

(一)惠施的年代及其事略 19

(二)惠施的事迹 20

(三)惠施的著述 22

二 惠施学说的背景及来源 23

(一)惠施学说的背景 23

(二)惠施学说的来源 24

(三)惠施的学说 25

三 “坚白”——惠施学说之一 26

(一)惠施与“坚白” 26

(二)“坚白说”是什么 28

(三)公孙龙的“坚白论”——“离坚白” 29

(四)《墨经》中的“坚白论”——“合坚白” 29

四 “同异”——惠施学说之二 31

(一)“同异说”是什么 31

(二)“大同异”——辩证思维 31

(三)“小同异”——逻辑思维 32

(四)《墨经》中“同异说”——“离同异” 33

(五)公孙龙、荀卿的“同异说” 34

第四篇 公孙龙 36

一 公孙龙略史 36

(一)公孙龙的年代和国籍 36

(二)公孙龙的事迹 37

(三)公孙龙的辩论 39

(四)公孙龙的著述 40

二 “白马说”——公孙龙学说之一 41

(一)公孙龙与“白马说” 41

(二)“白马说”是什么 43

(三)各家“白马说”的批评 44

(四)“白马说”在辩学上的影响 45

三 “臧三耳”——公孙龙学说之二 49

(一)公孙龙与“臧三耳说” 49

(二)“臧三耳说”是什么 49

(三)“臧三耳”与“鸡三足” 50

(四)“臧三耳”与“黄马骊牛三” 51

四 “指物论”——公孙龙学说之三 52

(一)公孙龙与“指物论” 52

(二)什么是“指” 53

(三)公孙龙的“指物说” 53

(四)公孙龙的“指不至,至不绝” 55

五 “通变论”——公孙龙学说之四 56

(一)“左右二说” 56

(二)“右变说” 57

(三)“羊牛非马说” 57

(四)“青白说” 59

(五)“犬可以为羊说” 60

六 “名实论”——公孙龙学说之五 61

(一)公孙龙以前的“名实说” 61

(二)公孙龙的“名实说” 62

(三)《墨经》中的“名实说” 64

(四)荀卿的“名实说” 65

第五篇 公孙龙时代的“辩者”及其学说 68

一 公孙龙时代的“辩者” 68

二 《天下篇》所述“辩者”的学说 72

三 《仲尼篇》所述“辩者”的学说 81

第六篇 墨辩 85

一 墨辩 85

(一)“墨辩”是什么 85

(二)“墨辩”与《墨经》 86

(三)“墨辩”与墨翟 86

(四)“墨辩”与“别墨” 90

(五)“墨辩”与惠施、公孙龙 91

(六)结论 94

二 “知”——墨辩学说之一 94

(一)“知”是什么 94

(二)“知”的来源 96

(三)非“五路”的知 97

(四)“知”的种类 97

(五)“知”的用途 98

(六)结论 99

三 “辩”——墨辩学说之二 100

(一)什么是“辩” 100

(二)“辩”的方法 102

(三)“辩”的种类 105

(四)结论 108

四 《墨辩》中“辩学”的实例 109

(一)《墨辩》中的墨家学说 109

(二)《墨辩》中“辩者”学说 111

(三)《墨辩》中诸家学说之辩论 113

第七篇 荀子一 荀子略史 116

二 荀子与“辩者” 117

三 荀子与“辩学” 118

四 荀子的名学 119

(一)演绎的名学 120

(二)名的制定 120

(三)名的用途 121

(四)名的分法 121

五 结论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