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元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4175523
  • 页数:1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宏观调控的决策机制、目标体系、政策手段和工具运用、政策传导机制、部门间协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是指形成宏观调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协调的运行方式,核心是形成促进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的内在力量,包括宏观调控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调控目标确定和排序的机制化安排、调控政策手段搭配的机制化安排、政策工具选择的机制化安排、政策传导渠道的建立和完善等五个层次。

第一章 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1

一、导言 2

(一)我国宏观调控的作用和范畴 2

(二)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的基本内涵 4

二、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的相关理论和国际经验借鉴 6

(一)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的相关理论 6

(二)相关国际经验借鉴 9

三、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历程及效果分析 12

(二)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方面的已有进展 18

(三)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25

四、建立适应我国实际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和机制化安排 38

(一)新阶段宏观调控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要求 38

(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的主要任务 42

第二章 1998年、2008年两轮稳增长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52

一、两轮稳增长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操作 52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政策操作 52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政策操作 54

二、两轮稳增长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分析 56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稳增长政策效果 56

(二)国际金融危机后稳增长政策效果 61

三、稳增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64

(一)取得的经验 64

(二)应吸取的教训 66

四、从两轮稳增长政策操作中得到的启示与相关建议 69

(一)保持政策定力,综合平衡总量与结构目标 69

(二)统筹使用短期调控和中长期改革措施 70

(三)要恰当把握政策出台和退出时机 70

(四)应同步推进扩大投资与扩大消费 70

(五)多管齐下防范和应对政策可能的后遗症 71

第三章 宏观调控机制化的国际经验 73

一、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机制化安排 73

(一)财政政策 74

(二)货币政策 77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作 82

二、欧盟宏观经济政策的机制化安排 83

(一)财政政策 83

(二)货币政策 85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作 87

三、日本经济政策的机制化安排 88

(一)财政政策 88

(二)货币政策 94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作 96

(四)产业政策 96

四、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机制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97

(一)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的法制体系是机制化的基础 97

(二)有必要建立健全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98

(三)预期管理是货币政策机制化的重点 98

(四)发挥和扩大自动稳定器在平滑经济周期中的作用 99

(五)财政规则的设立要符合国情与经济现实 99

第四章 财政政策机制化相关问题研究 101

一、财政政策机制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103

(一)公共选择理论 103

(二)时间一致性理论 104

(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 106

二、我国财政政策实践分析 106

(一)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运用 106

(二)财政政策的决策机制 107

(三)财政政策的调控模式 109

三、我国财政政策机制化的实现路径 110

(一)机制化路径一:专业研判+协商决策 110

(二)机制化路径二:构建调控规则 113

四、财政政策机制化的配套政策建议 114

(一)促进基础数据公开缩短时滞 114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15

第五章 货币政策机制化相关问题研究 117

一、货币政策机制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118

(一)对货币政策机制化的理解 118

(二)相机抉择与政策规则的争论和融合 119

二、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历程、特征与效果分析 122

(一)货币政策框架的建立完善 122

(二)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初步确立以来政策操作的基本历程 124

(三)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与政策操作的特点 127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待改进的方面 131

(一)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应变性之间的平衡机制有待建立完善 131

(二)政策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 132

(三)政策目标存在的问题 134

(四)政策工具使用的问题 135

(五)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136

(六)与其他政策手段协调搭配的问题 138

四、推进我国货币政策机制化的政策建议 139

(一)完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 139

(二)形成兼顾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机制 140

(三)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机制化程度 141

(四)完善相关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42

(五)建立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手段的协调机制 143

第六章 发挥宏观审慎管理作用、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 145

一、宏观审慎的提出 146

二、宏观审慎管理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147

(一)宏观审慎管理与传统意义的宏观调控具有一致的最终目标 147

(二)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能够互相促进 148

三、对我国吸收宏观审慎理念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 149

第七章 宏观调控部门协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15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部门调整的历史 153

(一)宏观调控职能部门初步确立 153

(二)宏观调控主体部门框架初步建立 154

(三)以综合部门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154

(四)宏观调控主体间协调机制初显雏形 155

二、我国宏观调控部门体系的现状 156

(一)综合经济部门成为宏观调控主体体系的核心 158

(二)专业职能部门作为宏观调控主体体系的组成部分 158

三、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协调存在的突出问题 160

(一)宏观调控政策权威性和统一协调性不高 160

(二)中央综合经济部门间宏观政策协调不够 160

(三)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部门政策协调不足 161

(四)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政策协调不畅 162

四、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协调性不够的主要原因 162

(一)相关法律尚不健全 162

(二)协调机构还未形成 163

(三)协调机制有待强化 164

(四)运行程序仍旧缺失 164

五、优化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协调性的对策建议 164

(一)探索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 165

(二)加快制定相关部门的综合性法律 165

(三)设置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构 166

(四)加强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166

(五)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执行落实中的积极作用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