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大纲 1
第一章 政治学的性质 3
第一节 什么是政治学 3
第二节 政治学是不是科学 8
第三节 政治学与别种科学的关系 11
第二章 研究政治学的方法 15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说或生物学的方法 15
第二节 比较的方法 16
第三节 实验的方法 17
第四节 历史的方法 18
第五节 心理学的方法 19
第六节 结论 20
第三章 国家的性质 22
第一节 名词确定的重要 22
第二节 什么是国家 23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的区别 27
第四节 国家与民族的区别 28
第五节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 28
第四章 国家的物质基础——环境与土地 30
第一节 国家的物质要素 30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要素 31
第三节 地球的外形 32
第四节 气候 34
第五节 物产 35
第六节 土地 35
第五章 人民 39
第一节 人民的重要 39
第二节 人口的增加与分配 41
第三节 人口编制法 42
第四节 中国人口的大概情形 44
第五节 种族与民族 51
第六章 国家的起原 55
第一节 从前的国家起原论 55
第二节 现今的国家起原论 56
第三节 血统与国家的起原 57
第四节 宗教与国家的起原 59
第五节 经济与国家的起原 61
第六节 战争与国家的起原 63
第七节 国家的发现 64
第七章 国家的进化 65
第一节 政治进化的大概 65
第二节 政治观念的变迁 68
第八章 国家的历史基础 72
第一节 政治进化史上所发现的各种国家 72
第二节 团体国家 73
第三节 民族国家 79
第四节 世界帝国 84
第五节 帝国主义 89
第九章 国家的学理基础 94
第一节 政治学理的重要 94
第二节 神权说 95
第三节 强权说 97
第四节 民约说 98
第五节 有机体说 107
第六节 实利说(The Utilititarian Theory) 108
第十章 主权与民权 112
第一节 国家的权力——主权 112
第二节 人民的权力——民权 115
第十一章 宪法及其产生的方法 120
第一节 什么是宪法 120
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 122
第三节 革命 125
第四节 中华民国成文宪法运动史 129
第十二章 政府的分类(上) 137
第一节 政体的种类 137
第二节 民治政体 139
第三节 总统制与内阁制 143
第十三章 政府的分类(下) 146
第一节 立宪政府 146
第二节 代议政府 149
第三节 人民政府 152
第四节 公意与人民政府 156
第十四章 邦联制与国际联盟 159
第一节 邦联 159
第二节 联邦的性质 161
第三节 联邦与各邦的职权分配 163
第四节 国际联盟 165
第十五章 政党 169
第一节 政党的性质 169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及其组织 172
第十六章 选举权与罢免权 179
第一节 选举权的学说 179
第二节 选民的资格 183
第三节 选举法及选举权的性质 187
第四节 选民注册 192
第五节 选举票及投票手续 194
第六节 罢免权 198
第七节 选举费用与选举舞弊法律 200
第十七章 创制权与复决权 207
第一节 什么是创制权与复决权 207
第二节 瑞士 208
第三节 美国 211
第四节 欧洲的新宪法 214
第十八章 政府的职务及其分配 218
第一节 政府职务的性质 218
第二节 从三权分立学说到五权宪法 220
第三节 行政权 222
第四节 立法权 227
第五节 司法权 232
第六节 考试权 237
第七节 监察院 243
宪法 249
政治制度浅说 279
后记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