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另类与单一(1966—1977) 553
第一节 权力镜像 565
1.时代事件与剧烈的电影变动 565
2.“文革”电影中的女性身体政治 566
3.革命意志书写中的煽情机制 569
4.“文革”影像中的暴力动机 572
5.形如冰炭的反差 575
6.《人民电影》——冠以电影之名的意识形态表达 576
7.“文革”电影——双重的集体失忆 579
第二节 洪流之外 584
1.红色舞台上的奇异情色 584
2.西洋器乐与民族戏曲的琴瑟和鸣 586
3.中西合璧的现代经典——《杜鹃山》 588
4.从《卖花姑娘》看“文革”时期大众电影的叙事策略 591
5.“文革”中的大众娱乐范本 594
6.“被误解的马可波罗”遭遇讨伐和批判 597
7.安东尼奥尼《中国》怎样发现、观察中国 599
8.重拍片——“文革”电影的特殊存在 601
9.红色年代的“大众情人” 604
10.“文革”电影中的东方奇观 606
11.“文革”音画——接轨好莱坞的英雄电影 608
第三节 另类的“符号” 612
1.样板戏类型化的镜头语言 612
2.样板戏电影的舞台布景 615
3.电影作为戏剧附庸的年代 618
4.红色年代中的“红色崇拜” 620
5.“文革”电影的摄影风格 623
6.“文革”电影表演与样板戏表演的同一性 626
7.“千人一面”的“文革”女郎 629
8.电影中的“反面人物” 632
9.也谈“出绿” 635
第四节 浩劫中的挣扎 639
1.未开拍的《鲁迅传》与“文革”中失落的电影 639
2.有关《闪闪的红星》的“34条”修改意见 642
3.书写真人真事的《创业》 644
4.《海霞》:曲折、隐秘的镜像 647
5.电影辩护与不断觉察的清醒 650
6.阴谋电影的擦边球——《决裂》 654
7.歌颂“新生事物”的《春苗》和《红雨》 656
8.从“‘文革’文学”到“‘文革’电影” 658
9.李行《秋决》中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 662
第六章 新电影美学的建构(1978—1989) 665
第一节 解禁年代 676
1.回首当年的那场风波 676
2.重新塑造与历史想象 679
3.老电影与内参片 681
4.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国影片的引介策略 686
5.破冰之吻——电影中情爱禁忌的突破 691
6.当意大利人推开“末代皇帝”的大门 694
7.生活的选择:街上的“二子”们 696
8.摇滚与电影:解禁时代的身体摇摆 700
9.从体育到电影——身体的双重美学解放 703
第二节 文化复兴之思 707
1.虚饰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初期电影中的现代化表征 707
2.电影与政治的关系:一个时代的无言之言 710
3.影像服装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学 715
4.文学化、实验性和“间离”的真实 718
5.娱乐、主旋律、产业化——新时期的电影变奏曲 723
6.“我们是80年代的新一辈”——青年形象与文化想象 727
7.谢晋,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政治责任 731
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谢晋模式”大争论的启示 735
9.哀而不伤的人文主义 739
第三节 光影背后 744
1.开放的视域与时代叙事 744
2.理论“起搏”与“介入” 746
3.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发展 749
4.从韦必达珍藏的两封信说起 751
5.第五代的崛起和创新 754
6.寻找邱岳峰之旅 756
7.锐意走风格化路线的《黄土地》 759
8.艺多不压身——从电影美术到电影导演 760
9.《神秘的大佛》中旅游风景的展现 766
10.电影海报的民族性嬗变 768
11.从靡靡到风靡:李谷一电影歌曲研究 771
12.对今日中国导演群体的反思 774
13.《悲情城市》与侯孝贤的自觉创作 778
第四节 形象与形态 783
1.从开篇镜头看当下中国电影形态的一种走向 783
2.《大众电影》封面女郎与商品拜物教 787
3.《红高粱》的挑战与作者电影的追求 789
4.坚持与流变:第五代源于市场的新萌动 792
5.经典角色的产生 794
6.新文化史观下“另类”的人民英雄 799
7.电影经典的画面记忆 802
8.《东陵大盗》的“淘金记” 807
9.电影商业化与娱乐片 808
10.镜头里的几张洋面孔 810
11.“殊途同归”——农村题材电影的建构策略 813
12.角度与内涵:谢飞的写实电影《本命年》 817
13.吴宇森英雄片中的“反英雄”与侠文化 819
14.会功夫的“卓别林”——成龙 822
第七章 徘徊与转型(1989—1999) 825
第一节 变奏与位移 840
1.以战争的名义缅怀 840
2.怎样在电影艺术与商业形式之间培育精神 843
3.语境和逻辑:主流电影、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 845
4.主流电影/社会派电影:短暂抽离与大众化倾向 847
5.《老店》:传统文化的书写与思索 849
6.《秋菊打官司》等影片展现的平民化视角 851
7.从三部作品看刘恒和巩俐的合作 853
8.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愤懑与想象 855
9.《喜宴》:李安的另类表达 857
第二节 类型的扩张 861
1.从《龙年警官》看警匪题材创作的探索 861
2.从市场的理念出发 863
3.在娱乐片浪潮下个别性和观众该做怎样的融合 864
4.张建亚的游戏文本 865
5.最难不过喜剧 867
6.由纷繁的“少林”题材影片引发的思考 869
7.一种遗憾——空缺的最佳儿童片 871
8.后王家卫时代的娱乐实验片:以《初缠恋后的二人世界》为例 873
第三节 变迁的世界 878
1.冲破对市场的遮蔽:张艺谋、陈凯歌电影的转向 878
2.电影——凭票入场 880
3.与电影节零距离——爱如初见 882
4.贺岁片与贺岁档 884
5.让电影穿越深巷 887
6.透过禁片看电影生存空间 889
7.中国同步于世界:中美WTO谈判 891
8.合作拍摄 893
第四节 主体性的嵌入 896
1.不可复制的作者电影 896
2.第六代影人显现出的另一种风貌 901
3.流淌的梦想 903
4.往事和现实:贾樟柯《小武》的底层叙事 906
5.徜徉在小说与电影之间 907
6.电影多维主义与别无选择的现实立场 909
7.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和表现的意义 911
8.张一白的城市情怀 913
9.冲击、构造与生机:电影产业化 915
第八章 从作品到产品(2000—以后) 919
第一节 一种凝视 930
1.镜头背后的都市 930
2.真实叙写城市生活和小人物 933
3.残酷的青春记忆 934
4.主流电影的历史的功能 936
5.在路上:中国式公路片的形成与探索 938
6.歌声与舞动 940
7.电影的异域风情 943
8.电影的“半边天” 945
9.南腔北调话电影 947
10.杜琪峰电影中的黑色调子 950
11.台湾青春片中的撞球文化 953
第二节 产业时代 957
1.院线制领跑中国电影 957
2.真实的存在与心中的理想 959
3.香港电影及其国族主义 961
4.电影与数字技术 963
5.小投资,大回报 965
6.用票房说话——冯小刚 967
7.产业化背景下对“第六代”或“新生代”的再思考 970
8.“看”电影 974
9.掀起电影的红盖头 977
10.电影《无极》中的“寓言式文本” 980
11.动作大片《神话》的修辞策略 982
12.置换与刻画:冯小刚《夜宴》毁誉参半 983
13.关于“经济”的想象的人类学 986
14.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整体构成的历史 988
15.许鞍华:社会问题与现世关怀 992
第三节 多维延伸 997
1.电影频道制造的图景与走向 997
2.新世纪电影教育 999
3.从指尖玩电影到微电影的兴起 1001
4.并行:电影与奢侈品 1003
5.记录之震撼 1005
6.院线制与电影产业化 1007
7.合作·共赢 1009
8.农村,电影的另一广阔市场 1011
9.武侠与动漫的另类结合 1014
10.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版资料略谈 1016
第四节 无尽的旅行 1020
1.今日中国男明星群落现状反思 1020
2.当下女明星的审美表征与思考 1024
3.中国符号的全新演绎 1027
4.奥运催生下的体育电影 1030
5.电影收藏:寻觅光影的踪迹 1032
6.新瓶与旧酒:动画电影的形式探索 1034
7.重走长征路 1037
8.又看宁浩疯狂 1038
9.意志的沿革:从《创业》到《铁人》 1040
10.戏曲电影——从记录到写意 1042
11.从海报设计透视香港与内地合拍片模式的衍变 1044
第五节 时间中的光影 1048
1.电影节与电影产业的互动 1048
2.好莱坞的意义与中国电影的转折 1050
3.青年话语如何成长 1053
4.动画电影的尝试 1055
5.本土关怀与中国形象塑造 1057
6.姜文的类型叙事 1059
7.《钢的琴》:民众幸福感的探询 1062
8.年轻一代导演的崛起 1063
9.大电影:数字化转型 1066
10.《艋舺》与台湾后新电影美学 1068
11.台湾电影中的“同志”命题 1070
12.台湾电影中父亲形象的转变 1074
13.个体化影像书写 1075
14.通向彩虹桥的彼岸 1079
15.《狼图腾》:关于狼与蒙古草原的故事 1083